譚行如
摘要:2016年G20峰會在杭州舉辦并取得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因此,杭州成為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信息中心,是強大的經濟和信息樞紐。顯然,后G20前亞運時代的杭州迫切需要擴大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而這個目標的中堅力量則是浙江省的各大高職院校。為此,浙江省各大高職院校開始注重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本文針對各大高職院校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實證研究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G20;創新型國際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高職教育
G20峰會的成功使得浙江省與國際的交流更為頻繁,浙江省已然成為了華東地區的經貿中心。而它的發展趨勢迫切需要國際化人才,要求其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寬廣的國際視覺以及創新意識。自G20峰會結束之后,浙江省各大高職院校開始認識到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國際化趨勢,考慮到就業需要,重視國際化人才的培養。
一、高職院校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現狀
浙江省的高職院校是培養創新型國際人才的儲備倉,但要達到人才標準,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1缺乏專業性,可替代性強
近幾年來,浙江省的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上,特別是課程設置上十分重視實操性教學,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對就業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非常高,特別是縝密的貿易思維。與此同時,浙江省的本科院校的生源質量相對于高職院校而言較高,而近幾年來本科院校也開始重視與國際貿易相關的專業。這樣造成了在應聘時,企業會優先選擇本科院校的應聘者,這對高職院校的外貿人才的就業情況十分不利。
1.2教學環境單一,教學條件相對落后
在教學過程中,缺少與企業的合作,實踐教學的時間不多,對新的學習資源更新慢。這就導致在解決實際問題和創新能力的表現上沒有得到很好的答復。
1.3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待提高
當前,各大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過多強調經濟貿易交流和合作的理論,缺乏對復雜文化背景下的國際貿易環境的認識,導致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無法得到鍛煉和培養。
二、高職院校輸出助推對外合作與交流的主要路徑
借助G20峰會的東風,我國相關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紛紛走出國門,開啟了國際化合作與交流。高職院校需要進一步加強產業和教育的融合,將其發展為教育國際化。
2.1適應企業,實施“走出去”的針對性人才培養
各大高職院校大力發展國際化專業,舉辦中外合作辦學的項目。通過和國外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國際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
2.2開發服務于企業參與國際化合作與交流建設的課程資源
高職院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項目,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國際化人才,后續服務于企業。那么,就要針對性地推進課程資源的國際化。例如,將企業的項目案例作為高職院校教育輸出的教材,同時鼓勵高職院校就企業的項目聯合組建開發團隊,面向企業的產業領域針對性進行培養人才。同時,要借助企業的資源,將人才投入市場中鍛煉,輸出職業人才的培養。
2.3開展對接經濟國際化的社會培養平臺建設
高職院校關注“G20峰會”所需人才的針對性培養,更注重企業海外業務發展的自我“造血”能力的發揮,因此需要一個社會培養平臺,來滿足人才的技術培訓需要。
三、為高職院校輸出對外交流與合作提供支持和保障的建議
目前高職院校對外交流和合作、助推企業人才培養的政策支持還處在探索階段,且面對的國際經濟政策多變,導致教育政策跟不上,同時經費保障欠缺,資源統籌的力度也跟不上。這是一個長遠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加以引導和鼓勵,并在相關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
3.1建立支持高職院校輸出的統一協調機制
要加強國際化的頂層設計,研究高職院校輸出所涉及的業務范圍。要建立支持高職院校輸出和指導的協調機構,加強對外的溝通協調。要加強對職業教育相關的人才需求,將資源和有條件的高職院校進行對接,增強輸出經濟國際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2出臺引導高職院校輸出人才的扶持政策
考慮設立專項資助項目,用高職院校和對外合作的部分項目資金作為資助的獎學金來依托高職院校進行培養。針對政府資助的項目設立聯合培養計劃,對參與的專業人員給予經費補貼,對某些具有良好專業素質的從業人員可在學歷層次上開辟“綠色通道”。設立高職院校畢業生和優秀人才向企業輸出的就業扶持政策,吸引優秀人才投身到企業的對外合作中去。
3.3深化校、政、行、企多方合作
高職院校要盡可能加強與區域政府、外貿行業協會、優質外貿企業的聯系。時刻了解國際形勢,定期進行專業交流建設,針對行業企業人力資源需求進行調研。通過與外貿行業協會的聯系,多為學生爭取熟悉工作崗位的機會。如此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符合企業實際需求。
3.4提升師資團隊的國際化水平
要加強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專業能力、實踐能力,推進培養專業帶頭人。高職院校可以多多邀請國外專家指導并對院校專業進行建設,也可通過外聘國外優秀師資來參與教學。另外,要多多培養教師的國際視野,提升整個師資團隊的國際化水平。
四、結束語
G20峰會的召開不僅僅給杭州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影響力滲透到了經濟、教育、文化等諸多方面。它的成功帶動了杭州乃至整個中國和世界的交流與合作,為下一個城市的國際發展之路起到很好的典范作用。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我們要把握好時代賦予的機會,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水平,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成為一個合格的技術人才,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參考文獻:
[1]李素琴. 國際經貿人才培養模式變革思考——以河南大學經濟學院人才培養為例 [J]. 當代經濟,2017(22).
[2]郭占桓. 郭璇. G20之后中國怎么辦,浙江怎么辦,杭州怎么辦[J]. 浙江經濟,2016(18).
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 3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