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勁梅
摘要:新時期下,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在推進之中。基于此種情況下,各種創新型教學方式隨之浮現,如多媒體教學法、故事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等。這些創新型教學方式的誕生與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各學科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就拿高中歷史課程來說,故事教學法的應用既激發了學生歷史學習興趣,提升了課堂教學有效性;同時還突破了傳統教學束縛,實現了課堂內容與學生知識視野的豐富與拓展,可謂是意義重大。
關鍵詞:歷史故事;高中歷史;教學應用
當前,新課改對高中歷史課程教學做出了新要求“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開展應面向學生,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與實際學習需求開展教學。應讓學生在多樣化的學習環境中實現知識的掌握與自我的全面發展?!倍鴼v史故事的應用,則符合高中生身心發展特性以及學習發展情況,能夠在構建良好教學氛圍的同時促進學生對更多歷史知識的了解與掌握,為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良好基礎。下面,本文將對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闡述,僅供大家參考。
一、應用歷史故事,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氛圍
眾所周知,歷史學習在很多學生眼里多為枯燥乏味,所以很多學生對于歷史課程的學習都是不“感冒”的,即不感興趣。再加上傳統教學觀念與方式的束縛,使得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想要讓學生對歷史學習感興趣,營造輕松、和諧且愉快的教學氛圍;那么則可以結合課堂實際內容以及學生實際需求引入歷史故事,以此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的提升[1]。
例如,在進行高中歷史必修一《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這一節知識內容教學時,本節課教學目標為讓學生了解秦朝統一六國的基本情況,以及讓學生了解秦朝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在教學中,針對這一教學內容和學習需求教師則可以借助現代化多媒體技術來給播放《秦滅六國圖》,并結合這一圖片給學生講述秦朝滅六國的故事以及順序,例如“蠶食韓魏”、“長平之戰”等歷史故事,以此來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初步掌握秦朝滅六國的順序。之后,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有關于“商鞅變法”的故事視頻內容或影視片段,在觀看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故事情節作以詳細講述“商鞅作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其提出的變法不僅影響到當時秦朝的局面,更是對中國之后數千年造成了影響。但其提出的變革威脅到秦朝貴族,最終被陷害致死?!蓖ㄟ^觀看和講解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都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此時教師則可以讓學生結合視頻內容進行討論秦朝加強中央集權制度建立對中國造成了哪些影響,從而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
二、應用歷史故事,拓展學生知識視野,不局限于課堂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歷史故事的引入和應用不僅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知識視野的拓展,幫助高中學生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我國以及其他國家的發展歷史。更重要的是,通過歷史故事的引入和應用還能夠促進學生對相關歷史知識的記憶;特別是對于一些記憶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高中歷史教師課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根據班級學生歷史掌握情況來開展按照強弱結合原則將學生合理化分組,讓一些歷史基礎水平較好的學生與一些基礎水平較差的學生結合為小組,達到以強帶弱以及促進學生均衡發展的目的[2]。
例如,在進行高中歷史必修一《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這一知識內容教學時,教師則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引導學生結合“中國特色主義社會道路的開辟與發展”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兩個中心標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各小組學生查找與中心標題相對應的歷史故事以及歷史人物,并進行總結。然后各小組再輪流展示所搜集成果。最后教師在結果學生所匯報成果引導班級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讓教學突破了課本的束縛,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同時還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強化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此種教學方式很好的為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大大促進了高中歷史課程長遠發展。
三、應用歷史故事,促進歷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
教學新形勢背景下,多媒體信息技術已然成為了教師的好幫手。對于高中歷史課程來說,如果想要在保證課堂質量的同時充分促進歷史教育功能的發揮,讓學生認識到真正的歷史、增強學生歷史意識以及實現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那么則可以將歷史故事與多媒體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促進歷史教學與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還能夠實現歷史知識的形象化展示,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課堂內容搜集一些符合學生認知、思維與情感的歷史故事,用文本、圖片或者視頻等方式展現出來,構建情境,拉近學生與歷史知識的距離,讓學生更好的感知到歷史[3]。
例如,在進行高中歷史必修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這一知識內容教學時。教師則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電影《建國大業》,因為雖然學生已經有一定歷史基礎,但對于新中國成立以及社會主義過渡等內容還是缺乏一定了解,所以教師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該知識內容的了解與掌握。通過電影《建國大業》的播放與觀看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人民以及國家領導人都為此付出了什么,認識到當下所處太平盛世和幸福生活是多少革命先輩用汗水和血水換來的。通過真實歷史的了解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積極的投入到學習當中,旨為將來可以更好的報效祖國。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高中歷史課程的有效教學,歷史故事的融入與應用有著積極意義;既能夠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還能夠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深入理解與掌握。希望各教師都能夠重視歷史故事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馬少偉.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歷史教學初探[J].科教導刊(下旬),2017(2):132-133.
[2]余少良.談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生活化教學應注意的問題[J].新課程學習(下),2015,(6):151-151.
[3]林凌萍.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的探索及反思[J].華夏教師,2017,(19):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