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鳳
摘要:寫作實踐是部編版教材的一次創新,作為新的學習環節,給初中語文課堂帶來了新的生機。初中語文如何發揮教材最大的功用,如何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是當前初中課堂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將從當前的教學現狀出發,探討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寫作
引言:初中階段的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主要還是集中于課堂教學,閱讀能力是學生掌握識字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綜合性學習能力的基礎,閱讀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和鞏固字詞、培養學生表達能力,還能提升學生捕捉、理解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初中語文教學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抓基本方法,學基本內容,形成基本的習慣,養成基本的能力,并將其運用于寫作之中。當前部編版的初中語文教材有明確的單元任務,語文要素和單元側重有明確的要求,在每個單元都添加了寫作實踐的環節,既是對前面所學閱讀文章的總結也是對寫作能力的一種鍛煉。
1.閱讀與寫作教學現狀
1.1閱讀積累不多
初中階段的學生社會閱歷較少,對生活缺乏深刻的體悟,在寫作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言而無物的情況。再加上初中階段的學生素材來源大多局限于語文教材,除教材外的素材積累較少,無法從課外閱讀吸取養分,導致初中學生所寫內容和表達方式十分趨同。同時許多初中語文教師對學生的關注點仍然停留在生詞短語等層面上,強調素材的技藝而忽視基礎知識的運用,導致學生即使有一定的素材積累,也不知道該如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也就是缺乏對文字的掌控能力。
1.2寫作教學模板化
在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許多教師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對分數過于看重。在教學時過多強調得分技巧,強調好詞好句的摘抄和背誦,反而缺少對閱讀文本的深刻體悟和對寫作內容的深入探究,致使學生對閱讀的態度不端正,對寫作抱有投機取巧,投其所愛的傾向,表現在文章當中就是好詞好句的套用。
1.3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以興趣為驅動的教學模式是最為持久最為高效的教學模式。當前許多閱讀和寫作教程只強調數量而不重視質量,沒有根據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心理狀態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初中學生本來就少有生活經驗積累,一味的催促學生進行寫作練習,無疑于是紙上談兵,缺乏生活和體驗的寫作不僅沒有生氣,而且會打擊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造成學生沒有表達欲望寫作總是應付了事的情況。
2.如何以讀悟寫
閱讀能力是學生掌握識字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綜合性學習能力的基礎,寫作能力提高,需要在閱讀中去抓基本方法,學基本內容,形成基本的習慣,養成基本的能力。因此要做到以讀悟寫首先就要抓好閱讀教學。
2.1巧抓閱讀教學,滲透寫作價值
閱讀可以積累寫作素材,增長見識。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除了要讓學生掌握文章內容,積累詞句之外,還應當引導學生挖掘文章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同時將思想感情與文字描寫相結合,幫助學生們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對文章感情的重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領會文章內容,而且對培養學生情感價值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
例如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材名著導讀中推薦了《傅雷家書》作為課外閱讀素材,書中不僅體現了傅雷的教育方法和獨特的教育觀念,還能教給學生很多做人的方法。除此之外文章中傅雷給兒子提出的建議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的細節,人際交往的禮儀,如何讀書求學,如何處理感情的,可謂巨細無疑。雖然文字樸實,但其中蘊藏的父愛卻如涓涓細流,能流入每個人的心口。用樸實的文字傳達深沉而溫暖的父愛是一種高級的表達,教師應當讓學生去體悟文字和感情傳達之間的微妙關系,讓學生明白一篇好的文章應當表達心中所想,有感而發的文章,即使質樸也蘊含著深沉的力量。這是一種寫作價值的教育,不同于技巧教育,這種教育對學生寫作的影響是深遠而深刻的。
2.2巧用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但由于閱歷尚淺,閱讀品位和所寫文章都難以深刻。許多學校喜歡將國內外名著設置為學生的課外必讀書目,以任務的形式強加于學生,導致學生本就因看不懂而興趣缺缺,又因為任務強制而產生逆反心理。事實上許多初中學生雖然不能完全理解名著深刻的內涵,且很多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審美能力,但名著內容距離他們的生活較遠,缺乏生活經歷的學生很難與名著中的故事或人物互相共鳴。但名著的經典性和深刻內涵,不僅可以為學生寫作提供高級素材,甚至會成為學生前進路上的明燈,因此,此類文章的閱讀是必要的。可以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將深刻厚重的名著直觀化,形象化,讓學生觀看相關電影或其他影視資料,一是新媒體形式素材更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二是影視資料可以降低學生閱讀原文的難度。例如,許多學生在觀看完《茶館》這部老電影后會在課外時間閱讀《茶館》原文。
2.3讀寫結合,以讀悟寫
閱讀教學是關注表達的教學,立足于文本的閱讀教學需要更多的關注閱讀中的表達方法和表達技巧。讀寫結合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方式,在對文章反復誦讀與體悟的基礎上,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練習中體會文本表達的巧妙,用練習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對文本表達技巧的理解。
以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為例,這個單元包含了中外許多名家的演講稿,單元活動任務要求學生應當跟隨演講者走進演講現場,感受演講者的不同風格,并自己嘗試撰寫演講稿,舉辦演講比賽。由此可以看出活動探究單元的寫作實踐環節與課文內容息息相關,需要學生菜掌握單元課文和熟悉相關寫作技巧的基礎上,按照閱讀寫作的提示獨立完成文章寫作。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獨立完成選擇寫作題目,運用寫作技巧,加入個人觀點和思想感情,完成演講稿撰寫。在這一連串的寫作過程中,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幫助學生復習前面學習過的課文。將寫作技巧融入實踐,既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能引發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行文思路。這種利用閱讀資料進行寫作訓練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模板,降低寫作難度,樹立寫作自信。
總結:在初中學生有限的閱讀時間里,深入理解文本、學習文本,通過閱讀積累素材、掌握表達技巧是寫作教學最方便最高效的方式之一。可見讀寫結合,以讀悟寫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加深學生對原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夠幫助學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的行文與用詞技巧,能夠更好的通過讀+寫的方式搭建語文閱讀學習的框架。
參考文獻:
[1]劉永祥.如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寫作[J].中國校外教育,2020(01):90+89.
[2]王雨晴.依托文本勤點撥,以讀促寫妙滲透——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寫作指導[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29+34.
[3]馬福海.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教學思考——“以讀悟寫”[J].語文學刊,2013(13):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