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曉玲
摘 要:高中是學生邁入大學前,接受的教育的最高階段,也是麥子成熟的階段,在這個豐收的最后時期,如何讓麥粒更加的成熟,飽滿,讓作文寫作五谷豐登,是高中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高中語文教師需要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自主學習策略 高中語文 寫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高中生的學習階段恰似寶藏般的求學階段。學生知識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誨。但如何將教與學放在同等的位置,讓老師教育的輕松,學習的輕松,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并非容易的事情。因此。教師要盡可能的順應時代的變化,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找到突破問題的方法,在經(jīng)驗與創(chuàng)新中,兩者結合起來,開展教學。以此實現(xiàn)對學生最大化的知識輸入。
一、高中生寫作現(xiàn)狀
1.閱讀時間少
高中匯階段的學習量大,學習負擔繁重。根據(jù)有效數(shù)據(jù)調(diào)查,小學生普遍認為語文學習中最難的就是寫作與考試面臨的閱讀。甚至在高中也會出現(xiàn)教師與學生因為學習,鬧得雞飛狗跳的局面。對于高中生來說,其實語文的學習是充滿樂趣的,然而在教學的過程中,依然有較多的學生雖然心懷對語文的濃厚興趣,但就是找不到學習的竅門,不知道如何提高寫作能力,增強閱讀量,甚至會出現(xiàn)閱讀的知識量,學習過一遍之后,也很難記住。
2.寫作水平層次不齊
當前,市面上的書籍五花八門。有的教師著急讓學生從閱讀四大名著、有的教師著急讓學生背誦古詩詞,積累名詞佳句。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各不相同,學習起來的狀態(tài)和態(tài)度各不相同,導致學習的結果呈現(xiàn)差異化,讓教師與學生同時陷入僵局,由此可見,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尊重差異化,因材施教開展教學。
二、自主策略性寫作能力培養(yǎng)之我見
1.根據(jù)寫作內(nèi)容設定閱讀范圍
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可以從兩方面進行教學、第一,以閱讀促寫作,第二以寫作促閱讀。教師在基于每單元的寫作要求時,會根據(jù)課時的要求可以向?qū)W生指定閱讀的范圍,也就是具有代表作的讀物。通過在課堂上以簡單概述的形式,將故事中的精彩部分對學生進行描述,并設置懸念,對相關的結局以及故事的變化進行隱藏,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進行尋找答案。
2.借助當前的閱讀軟件、主播號等進行閱讀
常言道,21世紀是碎片化的時代,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要做,因此只能抽空來完成自己的一天的學習量,進行自我能力的提升。有一名著名的作家霧滿攔江,在于其助理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其70歲,讀過2萬多本書,他在談到寫作時,說到寫作是一項技術活,就是不斷的訓練和積累的過程,之所以寫作難,是因為讀的書少,因此駕馭起來非常的困難,然而在自己面對學習的過程中,如何讓學生積累自己的寫作能力,在苦中尋找到一絲的樂趣呢?答案就是,順應學生的喜好-電子產(chǎn)品。當前,堪稱自媒體的時代,不難看出,在微信讀書、公眾號、抖音等相關的媒介中有非常多的讀書文案,講書欄目,還有較為重要的寫作技能的提升,知識的含金量非常之多。匯聚了聲音、優(yōu)美背景音樂,漂亮圖片和配圖等一系列的視頻合成體,供受眾進行學習,閱讀,因此借助時代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關注一些自己喜歡的閱讀主播或者公眾號,在碎片時間,或者周末進行閱讀,學習,每周摘抄幾句優(yōu)美的文案,將其運用至寫作中,這樣三年時間下來,就會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和能力,實現(xiàn)寫作水平的提高。
3.進行演講稿背誦、仿寫
先模仿,后超越,這句話同樣適用于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高中的學生學習比較繁忙。目前,是網(wǎng)絡信息信息化的時代,教師可以采用演講比賽的方式進行自主策略性的培養(yǎng),比如,讓學生自己在網(wǎng)上搜索一篇經(jīng)典或者自己喜歡的演講稿進行話術的背誦,并在課堂進行演講。比如有一篇演講稿是“痛苦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其中的內(nèi)容是,痛苦對我們意味著什么?這篇演講稿出自于著名的央視主持人董卿之手。眾所周知董卿是一位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著名主持人,其每晚都有睡前一小時的閱讀習慣,而且具備較多的語言才華,可以做到一張口就引經(jīng)據(jù)典。口吐蓮花,妙語如珠,因此,也是學生應當爭相學習的典范。她其中的這篇演講稿,不僅僅彰顯了知識的魅力,也適用于學生在攻克寫作難題時使用,將其列舉如下: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一語道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中國古代文人有多少沉郁頓挫的痛,就有多少達觀不屈的逆境重生。1849年,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為參加反對沙皇的革命活動而被捕,險遭槍決,最終他是戴著手銬腳鐐離開了彼得堡,開始了漫長的流放生涯,但是痛苦的牢獄生活并沒有擊垮他,相反把他推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巔峰。他曾經(jīng)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他說“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教師可以將這篇文章讓學生進行背誦,在背誦的過程中就會被這段話的逆境力量所折服,寫作只是呈現(xiàn)在眼前一片灰蒙蒙的灰紙,走上前去,撕下它,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片碧海藍天。當學生具備了這種強能量的力量,內(nèi)在驅(qū)動力的趨勢,還有什么寫作難題是自身所不能克服的呢?
即便學生在面對寫作,在最惡劣的境遇,仍然有著不可被剝奪的精神的自由,可以選擇以尊嚴的方式面對痛苦,而這種選擇本身,就彰顯著人性的高貴,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他考驗著每一個人的品格和智慧,而只有經(jīng)受住考驗的人,才能夠享受到由痛苦轉換而成的財富。寫作何嘗不是呢?
參考文獻
[1]洪霞.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14-14.
(進賢縣第一中學 江西進賢 33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