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蘋
【摘要】教學興趣的有效培養對于高中英語的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其教學活動所應必備的主要條件。這點在新課程標準中也有明確的提出。因此,應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教學;英語教學;學習興趣
對于英語的學習而言,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交際能力和多不同文化的感知能力。在高中英語的學習中學生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和培養,也是促進其自身全面發展的一個標準指標。而這種教學目的的有效達成,在一定程度上也要依靠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可見,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鼓勵學生不斷練習,加大興趣的培養
對于英語學科自身而言,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性。與其他學科相比,英語更注重的是實踐。相比于傳統的知識的積累,實踐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對于課堂活動的有效實踐,就要加大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
教學過程中,教師主體應創設一種積極和諧的學習氛圍,達到學生輕松學習的目的。使學生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得到有力的號召,進而激發其自身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疑難題,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性;.適時設置問題的懸念,激發學生自主探知的欲望;創設必要的學習情境,使學生主體的自我求知心理加強。
對于英語的學習,其主體主要是學生。而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主要的側重點集中在獨立性的堅持上。學生通過獨立性的學習獲得所需要的知識。在主要的課前預習指導中可以有針對性的創設事前學生情境。對于學生應當學習什么和怎樣學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通過不斷地進行學習前的預習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前有事先的實踐經歷。進而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之后的學習,進而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脫離了相關的提綱的指導,達到最終的目的。加大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提出質疑。對于學生自身學習而言,由于受到各種限制。如:年齡、地位或是自身性格等特點。面對遇到的學習問題,不敢提出自己的質疑。更有甚者,對知識的獲得存在一知半解,也不敢提出質疑。作為教師而言,應努力創設教學情境和教學條件,營造出一種和諧的分為,使學生敢于提問、敢于提出質疑。同時對于教師而言,也應具有激發學生探索性問題的提出。此外,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來說,生動的演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較為生動的表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營造一個相對愉悅和輕松的學習氛圍,進而可以使學生很好地參與之中,加強學生主動能力的培養,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的培養。
二、發展多種教學形式,擴寬教學路徑
對于傳統的英語教學而言,其更多的是注重對主要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整體的綜合素質的養成。對于新形勢下的英語教學而言,更加注重的是教學時間的高效性的培養上。教師需要在固定的時間將所需要傳達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就需要在英語教學中發展多種的教學形式。對于教師的教學過程而言,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使其融入進具體的教學課堂。通過動態和文字的呈現,加大了學生的學習直觀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圖文并茂的表達。
在常見的教學環境中,可以有針對性地創設小組討論活動,讓學生主體參與進整體的討論中來。進而發揮學生主體的主人意識。通過對自身的思維方式的有效表達,進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知識規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而來,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促進彼此之間很好的了解。對于其生活和具體的實踐能力而言,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利用這種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加大對自身學習與思考能力的培養。這樣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對于學生間的交流與溝通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應加強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養成。因為對其自身而言,最了解自身的實際情況。如:自己的需要和自己對于知識的掌握清楚和不清楚的地方。因此,教師在實際傳授過程中應注重傳授的方式是否得當,是否能夠發揮其應有的效果,進而實現其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而對于生活實踐能力的養成,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通過同學直接的互相合作式學習,為學生自身提供了屬于自己的獨特的表達方式,進而在活動中能夠表現自己,使自己對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更為深入,也更全面和豐富。總之,對于課堂教學的傳授,教師在善于利用教材的同時,還應發揮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利用多種學習方法,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進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真正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培養良好師生關系,養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學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來完成,不能只依靠教師或是學生的單一方面來進行。對于教學的整體過程來說,單一完成一個方面是不能夠完成整體教學任務的,同時對于學生自身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也變得無意義。因此,對于學生興趣的激發,最好的方式是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師生關系的較為親密的建立,可以使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及時有效的解決。通過不斷地溝通,教師可以適當地改變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整體反饋,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而對學生的學習計劃進行合理的調整。同時,對學生的學習生涯進行適當的幫助。
對于課堂上學習氛圍的養成,教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課堂的氛圍而言,其積極、輕松的學習氛圍,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同時也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具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和智力上的相對活躍性增強。
對于高中英語教學,教師應結合學生自身學習的實際情況,綜合各種學習因素,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興趣的引導。同時,還應注重對于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教學。對于興趣和基礎知識的傳授,教師應結合其自身的教學實際進行合理的安排,爭取達到兩者之間的有效平衡。
參考文獻:
[1]朱月菊.淺談高中生英語教學興趣的培養[J].小作家選刊,2018(09).
[2]劉志明.高中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初探[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6(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