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貴明
摘要:教學反思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表現理性地反思,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提高個人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教學反思,在教育事業上有所成就的教師一直在使用這個方法來提高自己的教育質量以及改進教學方式。本文從自我反思、從他人身上啟發反思、從學生身上得到反思這三個方面分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反思策略。
關鍵詞:教學反思;有效手段;小學數學;教師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317
引言
在新課標的教改下,大力的要求教師開展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徑,同時也能構建高效的學習課堂,作為教師應該如何反思,怎么反思,讓反思變得有意義,是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教師資質很好就是教不出“好學生”,相反資質平平的一個教師,他的課堂氛圍就很好,這個原因就需要我們教師反思一下;為什么城市比農村的學生升學率高,這個也需要教師好好反思。
1、從自身上總結且反思
古時就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說法,事情開始做之前和做完之后都要進行一下總結,然后反省一下,以此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和處事的應變能力。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多自省,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我們的學生負責。
1.1課前的反思
上課之前,教師也應該想一想接下來的這堂課是否會講的很成功,備課的內容是否會得到學生的認可,要講的內容是否會顧全整個班的同學,我們對待同學的態度是否端正。教學內容是非常重要的,是這節課的核心內容,所以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學生指定不同的教學計劃,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對待學習能力不是很好的學生,我們應該更加的有耐心,慢慢地教會他們,讓他們能夠在同樣的學習時間段不被落后太多。我們應該通過做游戲和制定獎罰制度使學生對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充滿興趣,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多媒體。在學習過程中不能讓學生感覺到枯燥乏味,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學到更多的知識,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老師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
1.2課中的反思
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態,根據備課的內容適當地調整,積極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主要反思授課的內容是否面向全體學生,難易程度是否是學生可以接受的,怎樣授課才能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而不是像一潭死水,反思整個課堂學生占主體還是教師占主體。我們要注重學生的獨立學習,不能讓他們的思維禁錮住,小學生的思維正是活躍的時候,如果我們禁錮住他們的思想,他們以后就會很呆板,就像一個提線木偶一樣,為了提高他們的全面發展,獨自思考的能力,我們教學的時候應從生活實際出發。
例如:在判斷題中,有6個小朋友分一張餅每個人能得到1/6,5個小朋友每個人能得到0.2,正確嗎?有的同學就會認為不正確,他們的思維已經被禁錮,不會轉換,這就與我們教學的目的相違背。
1.3課后的反思
教師下課后應主動地反思這節課的優點和不足,好的地方我們繼續發展,不足的地方我們要積極改正,反思為什么這樣的授課方式不受學生的歡迎,可以在班級上組織一個活動,活動的內容就是讓學生寫出他們喜歡的授課方式和現在授課的方式他們認為不能接受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想法來做出一些改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從他人身上啟發反思
從他人身上的啟發進行反思,其實就是從別人身上學習他們的長處,但是我們不能照搬他們的發光點,我們應該將他們的長處與自己的教學方式相結合,從而得到適合我們自己教學的方式。我們去別的學校或者本校聽課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課下,我們可以和這個老師一起探討一下,他是怎么上課的?為什么這樣上課?然后自己再想一下,如果自己也有這樣一節課,自己怎么上。如果在聽課過程中你感覺這個老師講課時出現很多的錯誤,也要問問為什么這樣進行一個課堂。這樣總結一下,自己來設計一下這節課,課堂效果就會跟以前有很大的區別。雖然每個人的教學方式不一樣,可是我們還是可以從中學到很多。
3、從學生身上得到反思
老師講課的好壞直接就能從學生身上表現出來,如果學生特別喜歡你的這堂課他們的學習氛圍就會很愉快,如果他們不喜歡那么你將會體會到什么叫鴉雀無聲,所以我們就可以從學生當中獲得反思,比較一下學生喜歡的課堂和不喜歡的課堂有什么地方的區別,然后改正。
例如: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的有余數的除法
老師直接在很白上寫道:10÷2=5
10÷3=31
10÷4=22
告訴學生商是什么,余數是什么這些學生當時可以記住,等一會他們就會忘記,而且不能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我們可以在上課之前讓學生準備一些小木棍,10個木棍分為2堆,每堆有多少個?然后分為3堆,每堆多少剩余多少?分為四堆呢?這樣學生在動手的情況下就可以把這個問題解答了,并且這樣他們也不會很容易忘掉。也可以找10個學生,兩個人為一組,三個人為一組,四個人為一組得到的結果,這樣的課堂可以就讓學生參與進來,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這兩堂課就可以看出學生更喜歡哪種教學方式,那么我們在以后的課堂中就會多和學生互動,以他們的喜好為主。
結束語
我們只有在學習了之后才能知道我們在什么地方不足,教導別人的時候才會發現這件事并不容易,知道自己哪里不足后就可以深刻的自我反省,知道教導別人的不容易,才能讓我們強化我們的知識。老師反思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人無完人,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反思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星云.基于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優化的教學反思有效策略[J].廣西教育,2020(48):55-58.
[2]萬麗蕓. 教師專業發展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研究[D].蘇州大學,2019.
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小塘鎮樹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