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玉
摘? 要:在教學工作中,待優生教育一直是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常常困擾著教師,本文結合筆者教學實踐,就待優生個案進行研究分析,并探討相關解決策略,以期得到有效轉化,促進學生個體的充分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待優生;轉化策略
一、問題綜述
在班級教學中,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待優生。這些學生因學習動機、學習基礎、學習信心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習表現暫時落后,但如果這種狀況長期存在,必然對學生后續學習造成影響,因此,我們要對這些學生給予足夠的關注和幫助,以促進學生個體的充分發展。
在我任教的班級中,有這樣一位學生,他叫小鋒。這位同學注意力分散,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對數字不敏感,識字量遠低于同班同學,20以內的加減法不熟練,計算還需要數手指,而且正確率不高,做作業拖拉,每天都做得很晚,父母對孩子的學習表現也感到非常頭痛,束手無策。他的作業都是家長幫忙完成,基本都對,但在課堂練習時,做題準確率與作業準確率相差甚遠。
二、原因分析
1.缺乏學習的動機
小鋒同學在學習上沒有學習目標,課間與同學玩得甚歡,但提起學習就眉頭皺,提不起學習興趣,沒有學習意識,不知道為什么要學,上課經常走神、開小差,不專心,也很少舉手回答問題。在他眼里,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2.基礎知識薄弱
該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都是似懂非懂,導致他在課堂上總比別人慢半拍。由于數學知識一環扣一環,系統性強,前面知識學不好往往會影響后續學習,長此以往,導致知識的斷層,形成惡性循環。
3.缺乏學習信心
由于在聽課過程中往往聽不明白,不理解,因而小鋒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心想無論自己多么努力,也不會超越別人。特別是解決問題,因識字量不夠,對題目不理解,便自動放棄,把數字隨便湊在一起,應付了事。
三、轉化策略
1.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從激發學習興趣入手,調動他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上,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請他回答,答對了進行表揚。作業也是分層布置,先讓他做一些簡單的作業,讓他感到自己還是可以獨立完成作業的。我充分發現和捕捉他身上的“閃光點”,只要有一點點進步,我便在班上大力表揚,讓他重拾學習信心,并認識到 “只要我用心學,其實我是可以學好的”,從而促進其認真學習。
2.加強溝通交流,拉近師生距離
情感是一劑良藥,愛是情感的“催化劑”。因此,要走近學生,讓學生感覺老師也是平易近人,可愛可親的,并不是不可親近、高高在上的感覺。當消除畏俱感,情感溝通了,才可能“親其師,信其道”。對于待優生,我認為不要太多的責罵,因為責罵無助于事情的解決,反而會讓學生更討厭學習,討厭老師。每個人都想自己學習好,但由于人的差異及客觀原因,學生表現暫時落后其它同學,其實他自己心里也不好受。這個時候,更需要老師對他的關愛,讓他真切感受到雖然我學習不好,但老師還是喜歡我的,在幫助我取得進步。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多做思想工作,激發他的學習熱情。
3.及時進行輔導,促進學生進步
在課堂教學中,我會關注小鋒,在做練習的時候,多走到他的身邊,了解練習情況,不明白或做錯的及時指導,讓其糾正。在課后,我也會抽時間對小鋒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由于小鋒解決問題比較薄弱,因此,我加強生活情景的創設,讓他意識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學好數學,能解決生活中很多問題。對于解決問題,解答后,我會讓小鋒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做,讓他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促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4.加強家校合作,爭取家長支持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對于待優生,更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以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通過溝通,了解學生在家中的表現,同時老師也將學生在校的情況向家長匯報,促進雙方在教育上達成共識,形成合力。針對小鋒這種情況,我與家長進行了溝通,爭取家長配合教育。為促進小鋒主動學習,我從抓計算入手,讓小鋒每天進行計算的練習,并且每天打卡。學習乘法口訣后,也要求他每天背口訣打卡,以減少遺忘率。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小鋒的計算有了明顯的進步,于是我在班上體面地表揚了他,讓他體會進步的喜悅,鼓勵他繼續努力。在期末測試中,小鋒取得了A級的成績,我在全班同學面前隆重表揚了他,同學也報以他熱烈的掌聲。回到家他開心地跟家長說,今天發卷子我拿了A,老師和同學都表揚了我,高興之情溢于言表。
哲學家埃墨森曾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教好一個優生并不難, 但教好一個待優生則不易。常言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轉化工作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具有長期性和反復性,但只要我們心中有學生,對學生不放棄,在教學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自己不喪失信心,相信待優生也會不斷取得進步。
(作者單位:海珠區黃埔小學,廣東? ?廣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