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趙紅軍
摘要:自學能力基于自主學習,是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重要思想之一。讓學生掌握教學大綱要求內的基礎語文知識,只是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目的之一,除此之外,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同樣至關重要。據新課程改革內容來看,今后要加強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視,這就要求語文教育工作者變革舊有的單一教學模式,優化舊的課堂結構,與時俱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自學能力于學生而言極其重要,自主學習而不是被動學習,顯而易見,主動學習的效果好過被動學習。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主學習;培養策略
在傳統高中語文課堂中,語文教師作為教育者,而學生則作為受教育者。這樣一來,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語文教師的知識灌溉,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學習效率不高。教師應多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教育客體的主體性,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不斷摸索,不斷激發對知識的探索欲,使其能表現為外在的主動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將被動的“要我學”轉換成主動的“我要學”,這樣一來,學習語文的壓迫感就消失了,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升。只有當學生愿意自主探索語文時,語文學習質量才能得到保障。
一、什么是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從字面意思來看,即為學生主動而非被壓迫的學習。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實踐等手段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的行為方式。如在此過程中,學生逐漸掌握了語文學習方法,增強了學習語文的個人技能,找到了更好理解文言文知識的學習途徑等等。據新課堂改革內容要求,高中語文教師除了傳授給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還應重視學生欠缺的有關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應引領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改變原來的死記硬背、機械學習的狀況,大力提倡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培養學生主動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獲取新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在正處于信息化時代,大數據背景下,知識更迭的速度超乎我們的想象。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能大幅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更能鍛煉學生在今后學習過程中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利用智能教學設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近年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教學設備也逐漸現代化智能化。互聯網技術與實際教學活動相結合,能最大程度增強高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互聯網擁有著海量的信息數據,其中不乏大量優秀的資源可作為語文教學素材,供學生使用,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并提起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紀念劉和珍君》一文時,可以先給學生播放該課本歷史背景下的影視資料,讓學生對該篇文章的創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這將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此篇課文。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時候真正理解那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能真正與“這是怎樣的哀痛者與幸福者”產生共情,繼而跨越時空,去體味去感受那個年代學生的風骨,以及當時學生一顆愛國的拳拳之心,以至于愿意為國家為信仰去斗爭,去反抗,哪怕要為此付出生命。又或者在學習名著《大衛科波菲爾》時,不是機械地讓學生閱讀,而是尋找有關的影視片段,利用教學設備播放給學生觀看。在某種程度上,視覺沖擊帶給人的震撼遠高于文字敘述。在影視片段播放完畢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大衛及其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給予學生發言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索名著,并獲得相應的感悟。
2.變換教學模式,降低語文學習門檻
語文屬于人文學科,學生學習起來相對來說較為容易。但原有的語文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一般而言,都是教師占主導地位,少有以學生為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案。尤其是高中課本知識難度上升,教學的枯燥無味極其容易滋生學生對語文的厭棄情緒,這樣一來,學生便喪失了對語文的自主探索熱情。由此可見,教師應變革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與時俱進,增添新意,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是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文言文《孔雀東南飛》時,摒棄以往的由教師帶領學生逐句學習,逐字翻譯講解方式。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權,先讓學生熟悉課文,而后可向學生提議,將此文言文改編成一個小劇目。該劇目由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劇情的改編工作、道具的制作、全篇劇目的編排、演員挑選等等,全部交予全體學生商討安排,教師只需在必要時候給學生提供指導。主要還是依靠學生去自主摸索《孔雀東南飛》中焦仲卿、劉蘭芝、焦母、劉家兄弟等各人物特點,以及每個人面臨的處境,這些都交給學生交流探討。教師可適時引導學生討論人物矛盾,以及發散思維,衍生出在當時世道下,人活著是否自由?人都受到了哪些壓迫?劉蘭芝在與焦母辭別時,說道,“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與課文開頭處的“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自相矛盾,這種說法的矛盾是焦母不喜劉蘭芝的原因嗎?且焦劉二人告別交談時,劉蘭芝說道,“我有親父兄、性情爆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教師可以此句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封建時代對人的壓迫,以至焦劉二人死亡的結局。
以劇目形式呈現課文,簡單還原《孔雀東南飛》的情節,一來能鍛煉學生的開展活動能力,二來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當然最重要的是能激發學生對于語文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再通過自主探索,深入學習。文言文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學習門檻,很多學生容易對其產生畏難情緒,在學習一段時間無果后直接放棄,這是相當可惜的事情。新穎的授課方式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全體學生投入參與,以劇目的形式學習文言文能降低門檻,使得學生愿意學習語文。
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自主能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首要是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學習語文,只有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進一步去探索語文,教師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想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無疑存在一定的困難,這要求語文教師變革傳統教學模式,與時俱進,使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變得高效。
參考文獻:
[1]曾紅.如何在中學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新課程(下),2019, (01):196.
[2]張增輝.怎樣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上旬), 2020.
[3]朱曉東.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J].語文課內外,2020,(11):55.
作者簡介:李陽(1982.03-),男,漢族,河南西平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趙紅軍(1978.09-),男,漢族,河南西平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
河南省西平縣楊莊高級中學 河南 西平 46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