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
摘 要:伴隨社會的變遷,教育的作用也日趨凸顯。在新教改的環境下,為了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具體化抽象的問題及知識,很多學校現已在課堂上,引入多媒體設施。同時,還及時革新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并在老師的輔助下活躍課堂氛圍,以促進學生大幅提升學習效率、夯實學習基礎,進而迅速增強綜合能力。而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還要深入分析當前的教學問題,通過打造翻轉課堂,來妥善處理問題,真正踐行教學目的。為此,從高中數學出發,概述了翻轉課堂,并針對當前的教學問題,探討了有效應用翻轉課堂來改善教學效果的模式,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階段;翻轉課堂;基礎模式
在新世紀下,翻轉課堂指的就是教師靈活調整課內課外時間,并轉移學習決策權的課堂。在高中數學平日的教學中,通過打造翻轉課堂,主要就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促進學生有效、靈活地學習探究數學知識。這么一來,便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濃厚興趣,真正樂于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更快地達到全面發展目的。
一、翻轉課堂的概述
(一)基本特點
在翻轉課堂中,需要老師在開始上課前,預先告知學生將要解決的問題,并引導學生自學新知。然后,在上課時,創新教學模式,活躍學習氣氛,吸引學生踴躍探究學習。而在課后,數學老師應從以上教學內容出發,精心制作課程視頻,以輔助學生做作業、方便學生溫習及復習。所以翻轉課堂需要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并積極主動地學習,所以翻轉課堂很好地改變了以往教育過程。在具體的翻轉課堂上,還需要教師交還給學生重要的學習決策權,真正尊重自己的學生,并周全考量學生個體上的不同。在引導學生學習時,強調學生的主觀性,并幫助學生營造自己的學習環境,從被動地接受教育,及時轉向積極學習的探索者。此外,在翻轉課程模式下,就評價過程而言,還需要聯合問卷調查,基于形成性、總結性這兩種評價方法,來豐富評價考核師生成績的方式。
(二)重要性
(1)促進教學模式的革新
伴隨時代的變遷,教學模式也不可故步自封。在高中數學學科教學中,教師也應緊跟時代的發展,及時摒棄傳統的教學舊模式,并從當前學生特點出發,及時革新教學模式。而翻轉課堂與當前學生情況更為吻合,整體針對性強,并且能夠促進教學內容的進一步優化與教學效果的大幅提升,所以翻轉課堂普及得越來越快。
(2)促進教學資源的合理化配置
針對高中數學,通過有機融合翻轉課堂和別的教學模式,能夠提供給學生豐富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全方位增強教學實際效果。通過翻轉課堂,針對教育資源稀缺的區域,利用網絡便能夠很方便地獲得更加廣泛的優勢素材,促進各個區域進一步合理化配置教學資源。在數學教學中,原本就應強調公平性。但地區經濟的不平衡性及師資力量的參差不齊,以至于教學資源難以合理分配。但互聯網則能夠很好地突破時空的桎梏,幫助學生從自己的特點出發,自主安排設置學習任務,并充分共享網絡資源、交流應用效果,第一時間學到新知,從而優化應用豐富的教學資源。
(3)促進學生增強自學能力
在以往的課堂上,往往教師是主體,課堂上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知識。總體上的課堂教學具有明顯的“填鴨式”特征,所以學生也并不積極、主動。而在翻轉課堂下,則充分彰顯出學生主體性。在課堂上,學生可借助計算機,自主選擇需要的軟件及視頻,并拓展學習課外知識,適當延伸涉獵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從而幫助學生快速增強學習效果。這么一來,學生除了能夠鍛煉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外,還能夠自主分配學習時間、基礎內容等。
二、高中數學當前的教學現狀
伴隨社會經濟的增長、先進科技的飛快創新,在數學課堂上,也越來越多地引進信息技術,并進一步深化改革高中教育。作為基本性學科之一,高中數學的綜合性很強,并且在高中學科占據著很突出的地方。然而,縱觀當前高中生的整體學習狀況可知,大部分學生普遍覺得數學學習枯燥乏味,并逐步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學生們通過僅憑借課堂學習,來理解基礎數學知識,所以難度很大。針對以上這種情況,就需要及時整改學習模式。
眾所周知,翻轉課堂很好地突破了傳統教學舊模式,充分顛覆了課堂上師生之間所處的位置關系。在翻轉課堂上,學生扮演著主體角色,成為了課堂上的“小老師”。而老師則會在旁輔助學生深入學習理解知識。而在信息數據平臺上,老師還可以基于講課內容,統一制作小視頻,提供給學生課前課后很方便地使用。這么一來,學生便會紛紛投入到自主學習,并加快學習進程,逐步增強學習能力。伴隨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學生也越來越重視全面發展。所以首要的教學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們及時轉變學習方式。作為主要學科之一,數學學習整體情況卻不甚理想。
據教學實踐調查顯示,學生們表現出的學習不良情況也大體一致。也就是教學模式相對死板,常常會直接灌輸給學生理論知識。作為數學教師,根本就沒有考慮自己學生的具體接受能力,總的教學效率很難得到保證。久而久之,學生便會逐步失去原本很濃厚的學習興趣與耐心。當前許多高中老師在數學教學中,還是沿用單一化的舊教學模式,以至于很難開發學生本來的智力,相應的學生也會逐步降低學習興趣。同時,在傳統教育思想的長期影響下,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也并不重視開發、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整體教學內容也十分狹隘。學生長時間位處以上環境,就很難獲得良好鍛煉,以至于教學效率及整體質量均備受影響。
三、翻轉課堂模式的有效應用
(一)做好課前預習
在數學教學中,課前預習環節至關重要。在翻轉課堂基礎模式下,要求教師根據課堂上要求的內容、目標,有針對性地規劃設計,并引導學生在課前自主預習、探究。例如,教師在講解“函數與方程”中,便可以考慮從“一次函數”、“二次函數”等基礎概念出發,精心制作出來微課課件,并指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概念知識。此外,教師還應周全考量層次各異學生的情況,對應加強課前聯系。譬如,在布置任務時,針對學困生,提出探索“y=4x-1零點的任務”;針對中等生,提出探索以下任務:“已知f(x)函數為偶函數,且圖像和x軸相較在兩個點,求出該函數一切零點的和”;針對學習出色的,提出以下任務:“在R上已知f(x)函數遞增,且f(xy)=f(y)+f(x),f(3)=1,請說明f(x)+f(x-2)>1”。通過以上難度有針對性的訓練,便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大致了解所學知識,并逐步增強自主學習探究的綜合能力。
(二)充分凸顯學生主體性
在高中數學平日的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擺脫落后的教法,積極引進翻轉課堂,充分彰顯學生主體性,圍繞學生展開教學,并留給學生充裕的學習探究空間。這樣師生便均可以充分體會到運用翻轉課堂的重大價值。譬如,在高中時期的數學教學中,有關的幾何知識屬于重難點內容。倘若僅僅一味地基于實物模型,來講解解釋知識,則學生將很難理解許多知識。然而,基于翻轉課堂這樣的教學模式,則學生便能夠自主動手設計有關圖形,并靈活運用網絡自帶的優勢,通過3D技術基礎下的幾何圖形基礎功能,來很方便地不斷轉換、使用圖形,進而展示出類型豐富的幾何結構,以形成不一樣的效果。在整個自主操作環節,學生也會不斷深入學習知識,進一步增強自學能力。
(三)增進互動和調整心態
在翻轉課堂上,應按教學內容,來統一規劃教學流程,以保證順利開展教學。就教學實踐經驗不甚豐富的教師來說,在教學開始前所做的準備,往往會直接影響實際的教學效果。就該模式下的設計及種類選用,還可借鑒參考同行擁有豐富經驗的優秀教師,并常常與同事一起溝通探討,及時找出亮點。在實用性教學環節的收集整理中,基于模仿他人的條件下,逐步熟練掌握運用該模式的技巧。這么一來,方才可充分滿足學生豐富多樣化的要求,進而促進數學教學得以提高教學質量,并挖掘出價值更大的課本內容。同時,教師還需要盡量制作出趣味性的課件,以吸引學生生集中注意學習,調動學生的興趣愛好。此外,還可以考慮靈活調整實際實施教學的角度及手段,迫使學生專注學習過程。
(四)借助多媒體營造教學情境
在數學翻轉課堂基礎模式下,還應多應用多媒體技術,來具體化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激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及主動性,進一步優化整體上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系”時,便可以通過動態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直線、雙曲線各自的變化特征,引導學生從教學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有關知識。但是,許多教師在具體應用多媒體時,卻并未充分發揮多媒體應有的優勢。在課件制作中,一般都是呆板地堆積拼湊數學知識,無法實現預期效果。所以在實際應用中,數學教師應從學生特點出發,著重講解重難點,以利用好微課。同時,老師還應增強應用多媒體設備的綜合能力,在實施數學教學中,注意從易到難,引導學生深化學習知識,并獲得啟發、提高。同時教師還可向網絡平臺,下發一定的課件、資料,促使學生得以自由按自己的需要下載,并反復觀看重難點部分,以增強應用效果。這樣便可構建一定的情景,引導學生從學習平臺上,及時提高學習效果,達到提高翻轉課堂整體效率、改善教學實施效果的目的。
(五)加強小組合作
在數學學科翻轉課堂基礎模式下,高中教師還需要及時“放松”學生思維,留下一定的思考及實踐空間,并從課堂活動出發,調動學生積極性及興趣愛好。譬如,教師在講解“直線方程”中,便可以先從多角度講解給學生一些有關直線的公式,引導學生全面了解學習直線方程。在具體的分析中,教師還應組織小組學習,從學生能力出發予以有效分配任務,比如,探究“求通過焦點的直線”、“應用直線方程”等的問題。同時在小組合作中,老師也不可以疏忽職責,需要按學生具體與情況靈活調整,并增進學生間的互動,引導學生逐步突破學習直線方程的重點難點。這么一來,便可以幫助學生及時增強自學能力、有效歸納知識。最后老師針對學生的總結匯報,便可以從學生回答出來的結果出發,及時予以提煉,并糾正學生犯的錯誤。
(六)延伸拓展課后學習渠道
在翻轉課堂上,教師除了需要注意課前預習、課中教學外,還需要適當延伸拓展翻轉課堂,以增強教學的效果與實效性,促進學生更迅速地發展自己的綜合學習能力。這么一來,數學教師便需要根據教學所得成果、學生的課堂實際表現,來及時地加以有效延伸。例如,教師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章節學習完后,便可以適當布置一定量的延伸拓展性小作業:探討正弦余弦定理之間的不同性、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之間是否存在聯系等研究價值不菲的問題。另外,數學教師還可考慮充分發揮微課工具的作用,來逐一標記其中涉及的重難點知識內容,以方便學生進一步深入分析及及時鞏固知識。
結語
在高中階段,就數學教學而言,翻轉課堂表現出很多突出的優勢,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師生。所以教師應充分了解翻轉課堂整體應用模式的優勢,并在教學中針對常見的問題,充分利用好翻轉課堂固有的優勢,來改善教學效果,營造一種融洽的學習氣氛,以大幅提高教學實際效果,幫助學生為后續的學習打好基礎,從而推動高中數學基礎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游桂嵩.基于學習金字塔理論的高中數學翻轉課堂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2]宋興盛.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最值問題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3]章瀟.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高中數學微課教學應用探究[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9.
[4]孫露,方輝平.“翻轉課堂”視角下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銜接重疊內容的教學設計[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01):70-76.
[5]樊華麗,彭瑤.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模式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5(4):47-49.
[6]高俊萍.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1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