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國瑜
摘要:思維靈活性是指一個人能夠在特定的環境下對一些事情做出準確的判斷,從獨特的角度對一件事情的解決不局限于保守的模式,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手段解決問題。思維靈活性對每一個分析問題的影響都是決定性的。提高人類個體的思維靈活性,將對未來的每一次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眾所周知,藝術對人類的影響尤其有利于思維的靈活培養,從事藝術相關職業的工作者具有極高的思維靈活性。
關鍵詞:初中音樂;思維靈活性;培養策略
引言
音樂不僅能給人以美的享受,緩解我們的緊張和焦慮情緒,而且更重要的是通過音樂課堂的有效開展,還能激發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對學生個人的未來發展和綜合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因此,我們應該重視且加強音樂教學的創新,從而提升學生音樂素養,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基礎。
一、運用多媒體手段,創新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初中音樂教師開始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設備作為教具,以提高實際教學效果。音樂課程本身作為一門藝術課程,具有抽象性和表現力。因此,音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音樂課程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音樂材料與思維靈活性訓練的相關內容相結合,從而實現音樂教育中審美教育和思維訓練的雙重教育功能。比如音樂老師在指導學生教《茉莉花》這首歌的時候,可以通過觀看上海世博宣傳片的視頻向學生展示這首歌,喚醒學生對民歌《茉莉花》的記憶。然后,通過比較江蘇和東北地區《茉莉花》的調式、風格、歌詞,讓學生感受到南北文化差異,進一步拓展東西方民歌特色的比較、國內外民歌的比較等。,讓學生體會到“一面水土養一面”和“優秀的民族文化是世界共同的瑰寶”的理念,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懷和思維靈活性。通過教師對課堂教學結構的巧妙設計,學生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進行發散性學習,并以前所未有的更直觀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喜歡音樂作品的深度和廣度,從而實現音樂教育和思維培養的雙重效果。
二、利用聯想對音樂進行感知,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其更具靈活性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做的就是和學生一起聆聽音樂,對音樂的表現力進行感晤,體會音樂的創造性價值。學生感悟音樂的過程,就是情操得到陶冶、審美情趣得到培養的過程。初中英語教學并不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單純的音樂技巧,而是要對學生的潛能進行挖掘,看看他們在音樂方面有什么天賦。并且,音樂的學習是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愛上音樂,讓音樂陪伴他們的一生,分享人生過程中的喜怒哀樂,使他們對藝術產生一種由衷的熱愛與追求,利用自己的方式對音樂感受進行表現和創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感悟音樂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常用的是歌唱和鑒賞,并通過表現和創造的方式使學生形成自己的獨特感悟,感受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與美感。要想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的思維更具靈活性,我們可以從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入手,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訓練。
比如在《搖籃曲》的教學過程中,我用多媒體為學生演奏了舒伯特的經典《搖籃曲》。大屏幕上,幾組親子互動的照片和影片緩緩滾動。學生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嬉笑打鬧,安靜地坐著,認真地聽著,腦子里都融入了音樂。我用柔和的聲音給學生們背誦了孟郊的《流浪的兒子》:一位慈愛的母親手中的線,為她任性的兒子做衣服。母愛總是那么深沉善良。你感覺到了嗎?聽到老師的問題,學生們陷入了沉思。有的人回憶起與母親溫暖的過去,她是多么愛自己;有人舉手講了一個自己和母親之間的小故事,在細微之處感受到母愛。然后我說:“我們現在可以表達對母愛的感受了。事實上,在我們的童年,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沒有記憶,但母親仍然用一切可能的方式照顧我們,母愛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一點。小時候,我們都很苦惱。當媽媽讓我們睡覺時,我們會唱一些溫柔動人的歌。現在我們稱這些歌曲為“搖籃曲”。你知道老師是怎么哄寶寶睡覺的嗎?”然后,我用勃拉姆斯的《搖籃曲》把學生帶入一種安靜祥和的氛圍。有柔和的旋律在老師間流淌,學生的心也逐漸被音樂感動。一些學生被它陶醉了,和老師一起唱歌。我在打鐵的時候成功的介紹了歌曲的學習和演唱,同學們很快就完成了歌曲的學習。在唱歌的過程中,同學們被感動了,幾個父母外出打工的同學偷偷流淚。他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被音樂觸動了,激起了他們的聯想,讓他們對音樂產生了共鳴。這種情感體驗來源于學生的內心,學生的思維也是由情感激發的。在詮釋這首歌的時候,會充滿情感,溫柔動人。
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學,主動學,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情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想象力,培養自己的靈活性思維能力。初中音樂課堂中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音樂不僅緩解了學生緊張的學習生活,讓學生通過音樂有效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而且還能通過靈活多變的節奏、韻律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那么初中音樂老師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
例如,初中音樂《我愛你,中國》,這是一首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抒發自己的愛國之情的歌曲,但是,可能單純地憑借歌曲以及樂曲,讓這個年代的學生深刻地體會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很難有深刻的體會與感受,為此老師可以創設一定的情境,通過借助多媒體展示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通過對特定時期的歷史事件展示,讓學生深刻領會祖國對于我們每個人的意義,不僅如此,還可以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通過對這首歌曲的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感受這首音樂中描繪的場景,從而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情感,這樣不僅有效完成了音樂教學,而且還能在這樣的情境中通過學生想象力的激發,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
結束語
初中音樂作為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其靈活多變、形式多樣的樂曲、樂譜不僅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焦慮的心情,而且還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更重要的是這種靈活多變的節奏變化能促進學生的靈活性思維培養,因此,初中音樂老師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一定要從初中生的特點和需求出發,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帶學生走出課堂,通過良好的課堂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
參考文獻:
[1]盧鏡.談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培養策略[J].北方音樂,2020(04):204+211.
[2]趙有蛟.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培養[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3.
[3]邵夢陶.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培養[J].科學中國人,2017(24):425.
(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中心中學?6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