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斌
摘要:初中階段作為基礎教育的中期階段,對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有了更加細致、完備的要求。尤其是對數學這個邏輯性、思維性突出的學科來說,需要學生具備十分嚴謹的邏輯能力,能夠準確運算出比較復雜的數學題,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自我檢驗的學習習慣。基于此,本文將淺談初中數學的教學現狀以及中學生審題習慣與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中學生;審題習慣;教學現狀;培養策略
引言:
初中高年段學生各方面能力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大部分學習習慣也已經養成,所以,教師在探究培養學生個體的習慣與能力時,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選擇能夠糾正學生已經養成的不良習慣的優質教學策略,有效促進學生正確學習習慣的養成。此外,教師還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觀念。
一、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學習壓力大,審題意愿低
初中九年級的學生在經歷了兩年的學習以后,需要在九年級階段將舊的知識與新的知識聯系起來,復習壓力大。此外,九年級教師經常會為了提高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為學生們布置大量的數學練習作業,導致大部分學生對審題產生嚴重的抵觸心理。
一方面,九年級數學知識與數學練習在很大程度上與七年級、八年級知識有所聯系,需要學生具備系統、完善的知識體系和靈活的解題方法。學生在升入九年級時,經常會發現之前在數學知識方面上的漏洞,很難在熟練掌握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自身對九年級更高階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因此,常常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智力水平產生懷疑,對自身的學習狀態沒有一個科學、客觀的了解。
另一方面,伴隨著九年級階段數學知識內容的增加和難度的增大,數學教師會為了提高學生對新舊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布置大量的數學練習訓練作業[1]。但是,這些數學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機械性和重復性,而且難度也比學生們之前接觸過的練習題難度大,學生也就會在巨大的作業壓力之下完成數學作業內容,而很少細致、完整的審查數學題干的要求。
(二)階段性學習特征突出,不良學習習慣根深蒂固
九年級學生已經經歷了兩年的初中數學學習,在學習習慣、學習觀念、學習態度上有著較強的個人風格,他們憑借著自己對數學學科的理解掌握了一套完善的學習體系,但是也意味著,在長時間的數學學習過程中,他們也在不經意之間養成了不良的數學學習習慣,學習觀念也有著一定的偏差。
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學生的解題內容偏離了數學題的具體要求,進而導致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不差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水平不斷下滑,這就是學生沒有養成良好審題習慣的表現。這一問題的出現不僅是初中學生自己導致的,更多與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習慣以及布置作業的形式和內容息息相關。
二、初中數學中學生審題習慣與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更新理論知識教學策略,增加審題方法培養
數學教師培養學生身體能力的第一步應當從提高學生審題意愿入手,只有當學生清楚認識到審題對自身邏輯思維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才能產生強烈的審題意愿,進而為教師落實審題培養策略奠定了良好的現實基礎[2]。所以說,數學教師在九年級數學知識教學過程中,應當采用生動的視聽資源,選擇學生能夠快速接受的數學知識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能夠有興趣、有能力掌握審題的基本方法,在方法的引導之下提升自身的審題能力。
例如,數學教師在對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中“第二十七章 相似”的“27.1 圖形的相似”進行教學時,可以選用比較短小精悍、高質量的微課視頻開展方法教學,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和積累新奇、有效的相似求證方法,使學生通過審題提升自身的證明的準確性和嚴謹性。
(二)教師引導,正確處理日常數學訓練
初中數學教師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要從日常的數學教學的各個方面挖掘完善、細致的審題教學方法,使學生在長期的熏陶和引領之下養成嚴謹審題的習慣。教師應當從日常數學知識教學入手,在向學生傳授數學公式、定理、定律等知識的同時,開展適當的基礎知識訓練,引導學生細致、完整的審視數學題目的要求和指向,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
例如,數學教師在對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中“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數”的“26.2 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在保證學生掌握有關反比例函數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在本章小結練習中積極查找簡單的反比例函數問題,使學生能夠在審題以后準確回答出問題的解題方向和具體要求,高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審題能力和積累審題方法的水平。
(三)優化數學作業形式,減輕初中生負擔
數學教師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細致觀察、仔細分析的能力,因此,為了保證學生的審題質量,教師應當轉變作業形式,積極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倡導高質量作業教學[3]。
例如,數學教師在對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中“第二十九章 投影與視圖”的“29.1 投影”布置作業時,要注意通過布置多內容、多種類的題型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和審題意愿,進而有效提高學生對投影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要想在初中高年級學段鍛煉學生的身體能力,除了要分析自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的不足,還要探究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學習觀念和審題意愿,通過“對癥下藥”的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題觀念。
參考文獻:
[1]曹伏琴.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2019(14):81.
[2]薛錚.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下),2019(01):188.
[3]謝海靈.論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2019(01):75.
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蓬街鎮中學 318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