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麟翔
摘要:翻轉課堂是現代技術與學科教學相融合的產物,采用這種教學模式,有效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提升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對于高質量學科課堂的構建具有積極意義。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越來越多小學語文教師開始尋求借助翻轉課堂實現提質、減負的教學效果。因此,本文結合筆者實踐經驗,就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路徑展開探討,以期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不僅衍生出更多新的教學方法,而且促進了不同學科教學領域在教學模式上的借鑒,比如語文學科教學借鑒物理教學,將翻轉課堂引用到教學模式創新工作中,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實踐發現,構建翻轉課堂的關鍵在于學生主體作用、教師引導作用的發揮,小學語文教師要將這種教學模式靈活地運用到日常教學中。
一、利用翻轉課堂,促使學生打破權威
人類社會的發展呈現螺旋形上升結構,其中人們對權威質疑所創造的推動力量是不可忽視的。小學語文課程不僅要培養學生識文斷字,更要利用好自身基礎學科的內容優勢,培養學生對權威的質疑精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需要通過自主學習掌握部分知識點,并提出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在課上討論解決,有利于培養學生提出質疑、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如:教學《荷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觀察荷花,看一看荷花的姿態是否正如作者所描寫的那般葉子“擠擠挨挨”、像“碧綠的大圓盤”、花朵從荷葉之間“冒”出來。無論學生所觀察到的荷花,是否與教材中描寫的荷花呈現出相同的姿態,學生都已經開啟了質疑和思考的過程。在課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看到的荷花,用語言描繪出來或者用照片展示出來。接下來,教師向學生展示作者筆下的荷花,讓學生結合圖片品讀荷花的姿態、感悟作者眼中的“畫”之美。這一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找到文中的關鍵語句,并進行替換,讓學生面對文學大家時多一份“文無第一”的好勝心,激發學生“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豪情。
二、“先學后教”,提升課堂質量
(一)與合作教學相結合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課前學習中所產生的問題,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法,通過兩種教學方法的有機融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這種融合型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將學習問題上傳到在線做作業體統,由教師進行整理和歸納,然后設計討論議題。
例如:教學《芙蓉樓送辛漸》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將翻轉課堂和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進行聯合使用,引導學生依靠群體的智慧,徹底掌握本節課的內容。首先,課代表輔助教師進行問題總結,形成討論內容表,將學生在課前學習中所產生的問題數量、內容的整體情況直觀地呈現出來,交由教師進行學情分析。這一環節教師要課代表設計工作表,指導其完成統計工作。其次,語文教師結合學情分析結果,設計議題題目,并預先擬定分組方案。為了確保討論活動的順利實施,教師要對議題難度進行評估,對學生可能產生的學習問題預測,并設計相應的引導方案。最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幫助學生解決課前學習中所產生的問題。教學實施過程中,盡量啟發學生依靠自身智慧解決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性,確保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二)構建生本課堂
相比于被動接受教師總結好的知識網絡,學生更加希望參與到教學資源的制作、課文內容的探究過程中來。翻轉課堂的構建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進一步拓展“先學后教”的內涵,讓學生參與到教學工作的更多環節,以通過學生參與度的提升,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教學《白鷺》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前思考問題,通過網絡收集資料,并將學生所搜集到的資料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要向學生介紹常用的資料收集方法,讓學生通過資料收集回答課前思考問題的同時,幫助教師進行教學資料收集。教師在設計課前思考問題要注意問題內容的差異性、不同問題之間的獨立性和邏輯性,以方便學生課前學習使用。為了降低學生作業難度,提升作業趣味性,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其中一個問題進行回答。其次,結合學生所收集的資料以及對課前思考問題的回答情況,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深挖。這一環節,教師要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教師授課語言以點撥、引導為主。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這種教學模式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也將更多動手、動腦的任務交給學生完成。在翻轉課堂教學實施初期,小學教師要給學生過渡時間,并在之后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注意對具體實施方法的變化與創新,從而不斷帶給學生新鮮的學習體驗,保證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
參考文獻:
[1]宋燕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探究[J].讀寫算,2020(24):146+148.
[2]寇暉.翻轉課堂模式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08):26.
[3]馮瑞來.淺析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天津教育,2020(2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