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雯雯
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教師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自主學習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方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綜合素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诖?,本文對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對策研究,為之后學生自主學習的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對策研究
學生自主學習,是在老師科學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不受老師支配,通過聽講、思考、實踐等方法得到不斷變化的過程。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邏輯性較強,教師要善于引導,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了解到數學的樂趣,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主探究精神。小學數學教師要科學利用自主學習方法的優越性,在小學數學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進一步實現教學目標。
一、培養學習興趣,自主探究知識
小學教育是學生為未來的學習生涯奠定基礎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黃金時期。教師要正確引導小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究特點使其轉化為對學習數學知識的求知欲。教師精心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觀察、積極討論中理解知識,把數學知識變成可探究的對象,在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提高自身探究和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軸對稱圖形”這一節時,教師直接將軸對稱的數學概念告訴學生,就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不利于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對于這樣的現象,小學數學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先向學生展現一組照片,如小汽車、天安門城樓、學校附近的公園入口廣場設計的平面圖等。學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可以瞬間被拉回,再讓學生仔細觀察找到其中的相同點。這樣有趣的課堂導學能夠引起學生自學習的興趣,為之后的自主探究學習開創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鼓勵小組合作,自主互助探究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忽略學生的課堂知識的接收能力,習慣進行灌溉式教學,將學生整體往前趕。對此,教師在備課時,應合理地安排上課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給學生一個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的機會。而這樣的設計就不能在按照以往小組討論的合作形式一樣,教師要進行科學的小組劃分,采取流動分組,教師扮演一個“中間商”角色,在課前確定好每次上課合作學習的小組,讓新課開展有一個很好的開始。這樣的小組學習方式變得更加靈活,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和人際交往能力。在我國倡導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組協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除此之外,這樣的教學方法也為教師提供了教學思考。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乘法”這一節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如一個同學說一二,第二個說得二、二三,第三個說得六、三三,以此往下進行,看看哪個小組進行的數字大。如果有中間遲疑的,可以小小地提醒一下。最后將不夠熟練的學生再次進行組合,互相鼓勵,共同進步。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數學自主學習能力。
三、完善評價系統,促進自主發展
評價是教學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據了解,教師對小學生的認可和鼓勵,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但在傳統的小學教學課堂上,數學教師的教學評價存在方式單一、內容沒有新意等問題,致使評價的使用價值難以得到最大發揮。在新課程的改革下,小學數學老師要對其加以重視。對學生的評價,既要了解學生對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也要注重學生的感情變化;既要看到學生的學習成果,也要看到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的變化。教師要科學利用評語調整學生情感的變化,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狀態。多多使用鼓勵的評價語言,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
通過即興評價,發揮教師的教學機智,解決多樣化的問題,達到激勵的作用;直觀地反應出學生學習的狀態,營造師生之間相互欣賞,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促進學生的發展。比如,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老師用檢查的語氣進行點評,會打斷學生的思路,影響學習效果。給合作默契的小組表揚,展示優秀作業讓大家學習,向進步最大的學生給予獎品,利用這種評價來認可學生,并引導他們積極向上。通過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四、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在努力的過程中感受自己的力量,體驗成功的喜悅。因此,在小學數學課上,老師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和積極思考,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才能促使他們主動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核張靈濤.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
[2]崔祥云.淺析“移動學習”視角下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02).
[3]母光輝.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