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巍 袁鳳
摘要:現代企業學徒制是以政府為引導,企業為主體,院校參與服務的新型學徒制形式。這樣的新型學徒制有很多的優點:可以為企業培養技能人才;可以為學校和企業帶來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夠充分發揮技能人才的優勢,更好地提高制造業技術水平。
關鍵詞:現代企業學徒制;職業學校;技術人才
近年來,政府發布文件號召廣大企業和技工院校開展新型學徒制。以政府引導,企業作為主體,院校參與的原則,在廣大企業中,尤其是各種制造業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要內容的企業新型學徒制。最終能夠實現促進企業積極培養高技能人才,以達到政府通過政策引導和促進新型學徒制,企業積極組織參與,工人提高意識報名參加的一種職業技能培訓新格局。它的特點是校企合作,學工集合。企業的員工雖然身份是企業的職工,但是同時也要到學校里去學習,也就具備了學生身份。當下,現代企業學徒制正按計劃進行著,很多的企業和學校積極參與其中,因為新型企業學徒制確實給企業和學校帶來了很多的“利”。
一、提高企業技工的技能水平
這一點是開展新型企業學徒制的最重要目標,更是最根本目的?,F代企業,尤其是大型的現代制造業企業中有大量的技術工人,他們通過學習和培訓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利用所掌握技能為企業生產服務。但是隨著企業轉型升級和科技進步,生產活動對技術工人的技能要求也相應提高,這就要求工人們的技術水平要得到提升。企業中還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要從優秀的技術工人中培養。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企業不是學校,沒有教師,也不一定有場地和設備去進行技術工人的技能培訓,不具備對技術工人的培訓條件。技術工人的技能水平跟不上企業發展需要,而企業又不能夠對他們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矛盾就出現了。隨著企業和學校進行的新型學徒制的開展,就解決了企業的這一難題。學校有專業的教師、場地和設備對企業的技術工人進行訓練。按照企業的需求,經過訓練后達到一個標準,或者通過等級認定的考試。這樣就完成了以企業為服務對象的培訓過程,給企業培養了技能人才,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加強企業與學校的聯系
學校與企業加強溝通聯系,通過新型學徒制的培養,彌補企業自身對技能人才培訓的欠缺,最終目標是培養出符合企業崗位需求的中、高級技術工人。企業作為主體,要確定具體培養目標,相關技能人才達到什么樣的技能標準,需要什么樣的設備,教師的選擇,課程中制定哪些課題等都需要由企業與培訓機構溝通確定,新型學徒制的開展,企業和學校增進了聯系,加深了合作。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把人才的需求告訴學校,請老師去教授學生。這樣學校對于學生的培養就更加有的放矢,有標準和目標。學校和企業通過這種聯系再增進互信和合作,共同合作開辦冠名班,提前對技能人才進行培養和訓練,把去企業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學習和掌握,到了企業中就可以很快適應崗位需要。企業和學校的聯系也會是一個有益的促進,這種關系再次加強和深入,符合雙方的利益。
三、學校師資和設備得以充分利用
在學校培訓階段則主要采取與企業工作極其相似的一體化授課,即一邊講授理論知識,一邊動手操作實踐。培訓期到后,可參加學校組織的或職業技能堅定部門統一舉行的職業技能鑒定、技能等級認定考試,考試成績合格者或達到在培訓之前與企業制定的標準后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通過和企業進行新型學徒制的合作,學校的資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對企業所需知識和技能進行備課并教授給企業技術工人們,也提高了教師的技能水平和授課水平。學校有大量的場地和設備,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檢驗,創造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政府對于參加新型學徒制的企業是給予補貼和優惠政策的。面對這樣的補貼,很多企業非常積極地參與進來,這樣既為企業培養了技能人才,解決大量企業對于人才培養的迫切需求,還有政府的補貼,降低了技術培養的成本。
參考文獻:
[1] 佚名.關于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摘要)[J].山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18.
[2] 逄煥學,孫棟,楊碩.制造業轉型升級背景下技術型員工管理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v.26;No.645(19):205+216.
[3] 孫曉燕.試論現代學徒制對我國職業教育的意義[J].職教論壇,2008(0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