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芬
摘 ?要: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深入的時代背景下,包括小學數學教師在內的教師群體一直在探尋新型教學方式,以切實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教育領域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提供了新思路與技術手段,微課程便是其中一項重要而有益的探索,能夠對教學實踐及學生成長產生巨大的現實意義,但就當前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而言,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與完善的問題。基于此,將簡要分析優化微課在小學數學中應用的現實原因,系統闡述應如何發揮微課的重要價值,以切實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微課資源;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現實原因;提升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教育界也在不斷嘗試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信息資源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微課能夠以相對直觀生動的形式降低數學等知識的抽象性和難度,為學生的學習及能力的提升拓寬了途徑,切實優化了課堂教學的品質與效率。而對小學數學而言,學生應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形成數感、符號意識、空間概念及推理能力等八大核心素養,這不僅是基于數學的學科特性而提出的,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規律。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優化微課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方式,以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一、將微課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的現實原因分析
(一)其能夠促進學生個人成長
其一,微課在數學等課堂的應用是對傳統教學理念的突破,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打造靈活智能的課堂,能夠使學生切身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與重要性,由此極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致;其二,微課作為一種相對靈活的教學方式,能夠相對全面地向學生展示龐雜的數學知識,如此一來便可以極大拓寬學生的知識范圍并增強其知識儲備,進而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奠定堅實基礎;最后,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知識記錄與傳播方式,為學生提供了穩定的知識學習與回顧空間,學生能夠通過此種方式不斷夯實數學知識基礎與深化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有效樹立其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逐漸提升邏輯思維與數學整體素養。
(二)微課在小學數學應用的現狀中仍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因為課程開發在我國教育實踐中的應用時間較短,教育者往往在難以準確把握微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前提下進行開發此類課程,并未有效結合教材內容而盲目片面錄制視頻,進而難以充分發揮微課應有的輔助作用,最終使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其次,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當下集中在教學課件和視頻此兩種方式,視頻方式便是需要拍攝老師教學的場景,以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直觀,但視頻錄制本身相對復雜,而大部分教師都尚未完全掌握視頻錄制與剪輯等必要的技術,這也成為當前教師開展微課程時面臨的難題之一;最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仍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學生置于課堂被動學習的地位,學生并沒有足夠的空間與機會表達自身想法,而教師未能夠就微課內容與學生開展充分交流,加之教師對微課形式與內容的把握仍不準確,導致微課程的內容過于寬泛而無法凝練知識重點等現狀,進而難以對教與學產生應有的積極影響,甚至會因在課堂中播放微課而分散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二、將微課運用于小學數學課堂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探究
(一)利用微課的靈活性,培養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等數學素養
與傳統課堂相比,微課依托信息技術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時空限制,為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知識內容提供了極大便利,即學生能夠在課堂之外的時間利用微課資源復習知識內容與查漏補缺,進而為其形成整體數學素養創造條件。因此,為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的這一特點,為學生提供學習工具。譬如,在學習數數、運算等有關的知識時,教師便可以在微課中利用生活事物為學生展示不同數量及運算過程,如在微課中設置如下內容:為解釋5個蘋果加上4個蘋果的最終結果,教師便可以利用視頻或動畫的形式展示這樣的加法過程,由此使其逐漸建立起良好的數感。除此之外,數學知識的微課中不可缺少的便是豐富的數學符號,可通過讓學生不斷觀看微課視頻,而使其逐漸建立起數學符號意識,以為其數學核心素養奠定必要基礎。
(二)利用微課的直觀性,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及數形結合思想
利用微課等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教師則能夠在視頻中加入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而為學生創設還原生動的知識場景,此種方式有效消解了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難度,使其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理解數學知識的形成邏輯和過程,能夠極大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并激勵其主動探究自身的興趣所在,以逐漸提升其數學核心素養。尤其對幾何知識來說,微課能夠直觀展示不同圖形的繪制過程,并通過在同一畫面展示不同圖形而能夠使學生深入理解不同的圖形特點,如在學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及圓錐等不同物體時,教師便可以利用直觀的視頻形式來向學生展示這些物體的三維畫面,并通過在視頻中為學生展示物體的繪制過程使其掌握不同物體的特點及性質。總的來說,微課有效打破了傳統教學的二維性,即使教師不再局限于黑板這一平面形式,而是能夠利用微課視頻的旋轉多維性而為學生展示立體圖形,以此使其逐漸形成空間觀念。
(三)利用微課的歸納總結性,切實提升學生的推理能力及模型思想
依托于信息技術成長起來的微課教學,其能夠為澄清學生課堂疑問、深化知識理解提供暢通渠道,因此為使學生便利地獲取復習數學知識的學習資源,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這一形式而將單元知識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串聯,學生便能夠通過此種生動的形式回顧知識內容并進行歸納總結,進而在微課內容的引導下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由此切實提升學生邏輯推理能力。譬如在學習完“統計”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在微課中整理統計的概念、直方圖與折線圖等表現形式的優缺點等內容,并將這些內容做成直觀的思維導圖,使學生在微課的幫助下對該部分知識形成系統整體的認知。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加入一些生活實例,且為學生總結在面對同一類型應用題時應該采取的思路,如經典的相遇問題、進出水問題,由此使其在理解數學知識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基礎上,逐漸形成邏輯思維與模型思想等數學核心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作為依托信息技術成長的新型教學方式,將其運用至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育者可以將其有效滲透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以充分開發其教育價值,而將其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的靈活性、直觀性與歸納總結等特點,全面提升學生的數感、空間觀念及推理能力等核心素養,并不斷夯實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及提升其邏輯思維能力,最終培養其數學整體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鄒宇銘)
參考文獻:
[1]潘麗. 關于微課資源助力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提升的研究[J]. 小學生(中旬刊),2019(06):1+3.
[2]張麗娟. “核”而不同,“微”風十足——微課資源助力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提升的研究[J]. 教育觀察,2019,8(15):10+17.
[3]陳煒. 淺談微課資源助力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J]. 新教師,2019(06):49-50.
[4]魏秋燕. 微課資源助力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J]. 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12):32.
[5]王燕. 核心素養下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運用策略[J]. 天津教育,2021,{4}(02):52-53.
[6]呂超,繆克萍. 立足核心素養,開發微課資源[J].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2021,{4}(01):40-42.
[7]楊開耘.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微課資源開發模式分析[J].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4}(04):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