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娜娜
摘 要:人文素養是一個人立足的根本,也是其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基礎。在新的教育背景,從學生的全面性發展考慮,通過一些方法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是非常必要的。從小學語文入手,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再加上班主任對班級文化的建設,讓學生受到啟發、感染、熏陶,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懂得自覺地在學習上、品格上、道德上來提升自己。
關鍵詞:新教育背景;完美教室;提升;人文素養
素養教育的根本就是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讓學生首先愛上學習,知道學習的動力在哪兒、目標在哪兒。這就涉及學生對命運的思考,對價值的追求。所以,從小學語文入手,通過早誦、早讀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背誦,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再加上班主任對班級文化的建設,通過黑板報、墻飾、班帽、班詩、班徽、班規等形式呈現,讓學生受到啟發、感染、熏陶,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的集體感,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從內心產生融入這個集體的自豪感和自律意識,并懂得自覺地在學習上、品格上、道德上來提升自己。這樣,既能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使教學長期處于一種愉快、積極的氛圍中,而且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確立班級愿景,營造教室人文氛圍
常聽到老師這樣教育孩子:“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但是具體的落實中,沒有給學生樹立“掃天下”的愿景,也沒有教他們如何才能走向將來“掃天下”的目標。就我們對教室的布置和設計來說,簡單的黑板,再加一句立志的話,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守德守紀,惜勢惜時”等,再加上一面板報墻。顯然這樣的教育,我們的目標還是落在了成績上,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既沒有意識,也沒有行動。素質教育要求在提升教學的同時,努力提升學生素質,也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筆者認為,第一,應該和學生一起,確立班級愿景:編寫班歌、班名、班訓,設計班徽、班畫、班級標語等;第二,給教室墻上貼一些經典古詩詞、金句,而且要定期更換;第三,和學生一起討論班級目標,結合班級以前的成績,制訂近期的、遠期的目標,調動學生的原動力;第四,利用晨誦、早讀的時間,讓學生朗誦經典古文,從小積累古典文化,豐富學生的情感和思想等。通過這些,有助于實現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建立班級圖書角,豐富學生心靈世界
如果說班主任是班級靈魂的話,那么班級的圖書角是學生的心靈世界和精神食糧。在新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不管是為了促進語文教學,還是提升班級文化建設或者是提升學生的人文素
養,建立班級圖書角都是有必要的。在教室一角,開辟出一塊清靜、優雅之地,為學生呈上豐富的讀物,如古典文化類的《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千字文》《朱子家訓》等;生命類的《天藍色的彼岸》《生命不息》《一片葉子落下來》等;人文類的《我身邊的大自然》《長襪子皮皮》《很特別的音樂故事》等。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小學生來說,閱讀是豐富他們心靈和精神世界的最好途徑,也是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主要方法。
三、定期開展活動,促進同學間的情感
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已經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和灌輸,更關注學生的心靈教育、靈魂滋養,還有生命的教育。讓學生通過學科學習,增長知識的同時,也要拓展性地閱讀,增長見識,打開視野,讓學生對生命、對人生意義有自己的認識。所以,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要把精力用在教學上,但也要在學生全面性發展上下功夫,畢竟學習是學生成長的一部分,不是全部。首先,可以利用各種節日組織一些活動。如端午節,讓學生包粽子、誦屈原的《離騷》,了解屈原的故事。也可以讓學生講講門上插香草、艾葉或者佩戴荷包的意義。其次,可以組織書法比賽。書法凝結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對學生心性的修煉、文化素養的提升都非常重要。所以,要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書法是少不了的一個途徑。組織學生進行書法小競賽,也有利于學生文化素養和氣質的提升。再次,組織口語交際小活動、演講比賽、主題班會、辯論會等,提升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應變能力等,也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手段。
參考文獻:
[1]李小玲.締造完美教室的策略淺談[J].新課程(中旬),2018(8):21.
[2]余國志,袁俊峰.締造完美教室 朝向幸福完整:新教育實驗“締造完美教室”敘事研討會會議綜述[J].教育研究,2015(4).
注:本文系甘肅省蘭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2020年度課題“新教育背景下締造完美教室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研究”(課題立項號:LZ[2020]GH08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