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延莉
摘 要:教師要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就必須考慮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運用貼合學生心理需求的教學手段。游戲化教學是一種創新的教育模式,不僅深受小學生喜愛,還給課堂注入更多快樂因子。論述了游戲化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希望可以為廣大教師提供科學的參考,從而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理想。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運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加注重教學模式的優化和創新,游戲化教學應運而生。游戲化教學不僅符合小學生的行為特征和思維方式,還是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有力手段。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語文課堂教學與游戲活動相結合起來,為學生構建充滿趣味性的教學課堂。
一、設計猜謎游戲,優化語文課堂導入環節
課堂導入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教學環節,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選擇直接揭示新課題,不僅生硬,也無法驅動學生對新課程的探索動機[1]。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喜歡破解一些有趣的謎語,這對游戲化教學實踐來說是有利的學情,教師不妨科學的加以利用。在語文新課導入環節積極設計猜謎游戲,一方面可以活化學生的學習思維,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索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優化課堂導入模式,使語文課堂充滿新奇和奧妙。在小學語文的教學課堂中設計游戲教學,既可以解決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學形式單一的問題,還可以滿足現階段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并且能夠全面的提升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素養。比如,在教授《月亮的心愿》一課時,教師在新課導入環節就可以設計一個猜謎游戲:一面鏡子亮晶晶,走遍天下照古今,同學們,你們能猜一猜這是哪種天體嗎?有趣的題面很容易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學生開動腦筋猜出謎底,不僅順利引出了新課題,也對新課內容產生濃厚的探索興趣。
二、設計競賽游戲,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勝心理,喜歡參與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學習活動。競賽型游戲不僅可以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2]。當學生參與到競賽游戲之中,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就會得到激發,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基于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游戲化教學模式時,不妨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競賽游戲,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在競賽中感受樂趣、不斷超越自我。比如,在教授《秋天的圖畫》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設計一個列舉秋天景物的競賽游戲,將學生分為4-5人為一個小組,鼓勵各小組成員輪流列舉秋天的景物,比一比哪組列舉的多、哪組的視角更奇特,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秋天的認知,也能培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發展課本劇表演,豐富游戲化教學形式
小學生天性活潑、具有極強的表現欲,這種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征非常適合發展語文課本劇表演。課本劇表演不僅可以體現游戲性質,還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主要措施[3]。基于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游戲化教學模式時,應該以課文為藍本,積極發展課本劇表演,不僅可以豐富游戲化教學形式,還能為學生打造一個釋放天性的舞臺。由于許多課本劇的創作靈感都是來源于生活,那么學生也要將所學習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因此教師在開展課本劇表演的教學時,也要注重與生活實際的關聯程度。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將游戲化教學運用到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應當將課本劇的表演和語文知識的應用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聯,在課本劇的表演中滲透生活元素,激發學生表演的興趣和豐富課堂學習體驗,從而降低學生學習語文的難度,這樣既能養成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習慣,又能夠拉近學生與語文知識的距離,既實現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科學應用,又能夠大幅度的提高語文教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比如,在教材《小壁虎借尾巴》一課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演練課本劇,將課文內容通過生動的表演呈現出來,既可以帶給學生快樂的學習體驗,還能深化學生對課文主題思想的體悟。
四、結語
綜上所述,游戲化教學不僅可以為語文課堂增添更多生機與活力,還是小學語文教育必然的發展趨勢。基于此,教師應該順應課程改革形式,綜合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素質培養需求,為學生設計多樣化的游戲學習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模式從被動接收轉化為主動參與,多角度促進學生個性品質的養成,全方位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從而構建快樂的語文課堂,助力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徐珍.小學語文游戲化趣味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51):54-55.
[2]施海麗.對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天津教育,2020(35):169-170.
[3]李敏.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現狀與優化策略[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1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