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秀英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完善,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小組合作學習是以自主教學為中心,以團隊合作為輔助,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實現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為今后初中數學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應用
小組合作學習憑借獨特的教育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組合作學習打破了傳統的授課形式,使學生能更自由、更暢所欲言地進行數學問題交流,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解決能力的主動性。
結合當前新課改的背景,初中數學教師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對數學疑難、難點問題進行交流并解決數學產生的問題,這樣在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的同時還能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對初中數學的教學有一定的幫助。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時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讓課堂變得靈活,從而使學生能在輕松、歡快的氛圍里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必要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下的主要體現,小組合作學習主要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由以前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的效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課堂質量,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1]。所以說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時代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斷變化。一個公司的成立不僅僅是一個人就能實現其規模壯大的,都是需要通過小組合作協助成立的,初中數學教學也一樣,數學類型多樣且復雜,在數學學習中往往會因為一點方程式偏差就導致整個思路的紊亂。因此,在數學教學和學習過程中都要進行小組合作共同探討數學的思路,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思維擴散能力。同時也說明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一定的地位。
(二)學生發展的需要
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數學學科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對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2]。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有限的課堂內進行最大限度的交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擴展思維,從而激發學生的解題思路,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感受數學的樂趣,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三)教學實踐的需要
在實施新課改后,自主、合作、探究已成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樹立正確、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和目標,將小組合作學習融入數學教學中,從真正意義上實現有價值的數學教學,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積極性[3]。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一)學生個體差異較大
在數學課堂進行小組合作討論時,成績好、性格開朗的學生能積極地進行數學問題討論,但在同組中靦腆內向的學生在討論時,只想聽取其他學生的交流意見,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長期下去,靦腆內向的學生可能在以后的討論中直接從積極參與討論的學生口中獲得答案,從而導致他們不獨立思考,逐漸成形依賴。這樣做會導致學生個體出現較大的差異,導致成績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除此之外,教師為了節約課堂時間,面對不同的答案會直接公布正確答案,沒有讓學生進行問題的解決,這樣不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
(二)小組合作討論跑題
有時在小組討論時,一些淘氣的學生在討論的時間里探討一些學習以外的事情,在教師進行提問時會通過旁邊小組索要問題答案,這樣不但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阻礙學生對問題的探討、研究方向,從而出現成績下滑、成績不理想的情況。
(三)沒有樹立合作學習的具體目標
由于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時間短,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找不到相對有效的應用策略。例如,在小組合作分組中,教師往往為了節省時間讓前后桌的學生進行討論,但這樣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有的小組合作可以討論的熱火朝天,但有的小組在討論時卻不知從哪里開始,這樣的分配會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無法取得一致性,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差距逐漸拉大。
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時遇到以上情況時,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互補性進行分組討論,使組內的每個學生都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價值,盡可能地讓每個小組的能力與知識達到同一平面,從而更好地形成小組競爭關系,在互相“比賽”的模式下更好地學習數學。
三、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策略方法
數學是初中階段最為重要的學科之一,從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來說,很多初中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會感到有一定的困難、不愿學數學。因為數學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針對這種情況,初中數學教師應改變傳統模式的教學,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然后根據學生小組合作的反饋進行針對性的解決[4]。
(一)合理組建小組,熟練掌握小組合作規則
要想小組合作學習最大化,就要進行合理的小組分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前后桌進行合理分配,還可以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差異等進行分組,讓不同性格、不同層次的學生優化組合,使小組合作學習的人員有一定的差異,讓成績薄弱的學生在成績優秀的學生的帶動下進行優勢互補,從而提高成績薄弱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可以讓性格開朗的學生和性格沉默寡言的學生進行搭配,讓性格開朗的學生輔助沉默寡言的學生進行學習。這種優勢互補的搭配有利于小組角色的分工,使小組成員之間可以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學習成績、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選出學習成績好、組織管理能力強、責任心強的學生作為小組組長,小組組長不僅承擔著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還維系著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例如,初三是中學最為關鍵的一年,在小組合作時小組組長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帶動全員小組共同學習,給班級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進入班級后就能感到學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