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態系統服務是生態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國內科學工作者開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目前針對于生態系統服務的文獻計量學研究還仍然不足。因此本研究對2000年-2020年間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的發表的有關“生態系統服務”文獻進行分析,從發表文獻數量、主要研究學者、主要研究機構、主要發表期刊、主題研究熱點等方面進行分析,其研究結果如下:1)從2000年-2020年,中文文章的數量發表呈現顯著增加的趨勢;2)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和北京大學是目前國內研究生態系統服務的主要機構;3)歐陽志云、謝高地、鄭華、王兵、李雙成、肖玉和傅伯杰是研究生態系統服務的核心群體;4) 生態學報》、《水土保持研究》和《北京林業大學學報》是刊載生態系統服務研究最多的期刊。本研究對于從事生態系統服務的科學家可以提供一些文獻計量學的參考和數據支撐。
關鍵詞:生態系統;文獻計量;研究趨勢;生態服務
Abstract: Ecosystem services are an important branch of ecological research. Domestic scientists have carried out a lot of research, but the current bibliometric research on ecosystem services is still insufficient. Therefor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ecosystem services"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the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CNKI) database from 2000 to 2020, from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main research scholars, main research institutions, main published journals, and topic research hotspot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re as follows: 1) From 2000 to 2020, the number of Chinese articles published has show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2)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Forestry The Institute of Forest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Peking University are currently the main domestic institutions for research on ecosystem services; 3) Ouyang Zhiyun, Xie Gaodi, Zheng Hua, Wang Bing, Li Shuangcheng, Xiao Yu and Fu Bojie are the core of the research on ecosystem services Group; 4) “Acta Ecologica Sinica”, "Research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re the journals with the most research on ecosystem services.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some bibliometric references and data support for scientists engaged in ecosystem services.
Keywords: Ecosystem; Bibliometrics; Research Trends; Ecological Service
生態系統服務主要是研究生態系統和生態過程中形成的可以服務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和效能,是生態系統功能水平上直接或者間接可以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1]。生態系統服務有各種組成形式,其中含有維持生態系統穩定和平衡的支持和調節服務,而且也包含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各種生活產品,同時還包括可以提供給人類精神上的景觀、教育、宗教等文化服務[2]。各種生態系統服務并不是各自獨立沒有聯系的,相反是緊密相關和聯系,并且是相互影響的,通常是表現為相互協同或者是相互制約的態勢[3]。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增強,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逐漸提高,導致了自然生態系統的破壞和退化,進而影響生態系統服務的提供能力,從而造成生態危機[4]。
文獻計量學主要是針對某一研究問題或者研究熱點的研究現狀進行分析[5]。通過文獻計量學對有關研究目標的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從而對該研究目標的研究現狀和發展進行分析和判斷[6]。如今文獻計量學已經得到了廣大科學研究者的關注,現已成為了科學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分析方法。科研工作者通過利用文獻計量分析,可以快速有效地了解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和研究熱點,對往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方向。鑒于此,本文利用文獻計量學對于生態系統服務的研究動態進行分析,探究生態系統服務領域方面的未來發展趨勢和研究熱點,為后來的學者在該研究領域提供一定的借鑒。
1 ?數據來源與方法
本文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為數據源,高級檢索國內文獻“(生態系統服務)”,文獻類型為“主題”,搜索年份范圍跨度為2000—2020年。而后在檢索結果中篩選有關生態化學計量學的文獻,最終選擇符合條件的文獻數量為1.25萬條。數據采用Excel和SPSS19.0軟件進行匯總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相關文獻數量分析
圖1中呈現了在CNKI數據庫中檢索以生態系統服務為主題詞的年度發文量的發展趨勢。總體來看,年發文量呈現出波動上升的趨勢。發文量的發展趨勢可以按時間分為3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從2000年到2003年是生態系統服務研究過程中的第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國內學者對于生態系統服務的研究還屬于起步階段,文章數量不多,從2000年的18篇到2003年的82篇。從2004年到2011年是生態化學計量學的第二個階段,在這個時期,國內學者對于生態化學計量學的研究呈現出迅速增長階段,2004年發表論文158篇,而到了2011年,關于生態系統服務的文獻數已經達到728篇。第3個階段是從2012年到2020年,生態系統服務研究論文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249篇。這說明國內科學家已經從最初的起步階段通過短短20年的研究,就使得生態系統服務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也說明生態系統服務這門研究方向越來越受到國內生態學家的關注。
2.2 ?研究機構分析
從研究機構結果分析來看(圖2),前20所結構都發表論文都在100篇及以上,其中最為主要的研究機構是高校,其次為各大科研院所。從圖2可以看出,北京林業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發表了447篇和426篇,明顯領先于其它高校和科研院所,其次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分別發表研究論文322篇和261篇。從以上可以看出,這幾所研究機構是生態系統服務的核心研究機構之一。此外,在該研究領域中,農業及農林類高校及科研單位占總機構的半數。這些單位由于專業的優勢,是生態系統服務研究領域中活躍機構,是國內該領域的領軍團體。
2.3 發文作者分析
對發表文獻的作者進行分析,從圖3可以看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歐陽志云發表論文90篇,位列第1名。第2名是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謝高地,發表論文61篇。第3名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鄭華,發表論文50篇。第3名是中國林業科學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王兵,發表論文48篇。第4名與第5名分別是北京大學的李雙成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肖玉,發文量分別為34篇和33篇。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這些學者是目前生態系統服務研究的核心學者。主要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院和北京大學等國內頂尖高校,這說明生態系統服務的研究群體是我國生態學領域的頂尖科學家。
2.4 ?發文期刊分析
由表1可知,從文獻刊登數量方面來看,排在第一名的為《生態學報》,刊登文獻數量為595篇。其次是《水土保持研究》和《北京林業大學學報》,刊登文獻數量分別為188、177篇。對20個刊登70篇以上有關于生態系統服務文獻的期刊的影響因子進行分析,從表中可看出影響因子超過2.0的期刊有10個,影響因子2.097~6.010之間。其中排名前三的《生態學報》、《水土保持研究》和《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的影響因子分別為3.763、2.601和1.683。在生態系統服務研究領域中,這3個期刊上的論文主要集中在環境和生態學領域,基本可以代表該領域近年來的熱點及重點。在期刊排名中,排名中游的《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的影響因子達到了6.010,這說明雖然有些雜志發表的論文數量不高,但是其期刊雜志的水平相當高,這表明生態系統服務的研究水平目前還是處于十分高的水平。
2.5 ?發文基金分析
從表2中可以看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文章發表選用項目基金數量最多的支持基金,文章篇數為2478篇,占總文章數量的52.5%。其次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分別為430篇和402篇,分別占9.1%和8.5%。從這可以看出,生態系統服務的研究主要受到了國家高層次基金的資助,這也從側面說明生態系統服務的研究在我國生態學的研究中目前受到了充分的關注和重視,從事生態系統服務的科學家可以更多獲得國家高水平基金的資助,可以預見,隨著我國科技投入的增加,未來生態系統服務的研究會更加快速發展。
2.6 ?關鍵詞分析
一般來說,關鍵詞的出現次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研究領域的熱點[7]。從表3中的文獻數據中的高頻主題詞可以看出國內生態系統服務研究領域關注的熱點是生態系統服務(1301)、生態系統服務價值(1292)、價值評估(720)、生態補償(686)、生態系統服務功能(551)、土地利用變化(669)、生態系統(558)等。生態系統服務研究的內容較為豐富,主要集中在生態補償和生態安全等方面,而土地利用變化、生態補償和生態安全是近年新的研究熱點。
3 ?結論
在生態系統服務領域中,已有部分學者對該領域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研究,對于幫助學者們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有顯著的作用[8-9]。本文通過CNKI數據庫對有關生態系統服務的文獻進行檢索,對檢索結果的文獻進行統計分析。對有關文獻的文獻數量、年代分布、出版刊物、研究機構、資助基金和主題熱點等的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CNKI數據庫中,在2010-2020年間的有關生態系統服務的研究論文的發文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在2010年后為該領域的快速發展階段。從文獻主題詞的出現頻次可以看出,生態系統服務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系統功能評估以及生態安全、生態補償等方面。從研究機構來看,中國最主要的研究機構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和北京大學。
4 ?討論
本研究基于CNKI數據庫對有關生態系統領域的文獻進行檢索,可以幫助科研工作者更好了解該領域的發展趨勢和研究熱點。但由于有大量的研究并沒有收錄在該數據庫中,會導致檢索結果不夠全面。在該研究中發現,在檢索文獻過程中,檢索詞和檢索式對文章的檢索結果有很大的影響。本文所使用的檢索式為“生態系統服務”,檢索出的結果文獻較多,會產生一定的偏差,因此在進一步分析結果時需要對檢索的文獻進行篩查,從而使結果更加準確。
參考文獻
[1] Costanza R , Arge, ?Groot R D ,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 1997, 387(15):253-260.
[2]傅伯杰, 周國逸, 白永飛,等. 中國主要陸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生態安全[J]. 地球科學進展, 2009, 024(006):571-576.
[3] Barbier E B , ?Koch E W , ?Silliman B R , et al. Coastal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with Nonlinear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Values[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4]王蓓, 趙軍, 胡秀芳. 石羊河流域生態系統服務權衡與協同關系研究[J]. 生態學報, 2018.
[5]施紫越,辛存林,王晶菁,劉海博,劉昕,朱利東.我國構造地貌學研究熱點及趨勢探討:基于中文文獻計量學的視角[J].地震科學進展,2021,51(05):193-205.
[6]陳翔,蔡洪梅,于敏,吳宇,張妍,許輝,李金才.基于CNKI的我國小麥低溫逆境研究文獻計量分析[J].大麥與谷類科學,2021,38(02):11-20.
[7]曹永強, 劉思然, 鄭爽,等. 基于關鍵詞共詞網絡和聚類分析的水庫調度研究熱點與趨勢探討[J]. 水力發電, 2016(12).
[8]黃龍生, 王兵, 牛香,等. 濟南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空間格局研究[J]. 生態學報, 2019, 39(17):295-304.
[9]朱文博, 李雙成, 朱連奇. 中國省域生態系統服務足跡流動及其影響因素[J]. 地理研究, 2019, 38(02):147-157.
作者簡介:線明偉(1977-),女,黑龍江虎林人,工程師,主要從事造林等方面的工作。15846705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