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能力成了各科教師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目標。高中階段的學生能力較強,并且思維發展逐漸成熟,在教學中學習速度較快。語文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通過閱讀能夠提升學生們的鑒賞能力、增長見識,并且是核心素養的形成的重要途徑。群文閱讀的方式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單一性,并且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本文結合人教部編版語文教材,對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現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24-116-03
【本文著錄格式】賀琎.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分析[J].課外語文,2021,20(24):116-118.
引言
群文閱讀的方式是一種效率較高的閱讀手段,對比傳統的單篇閱讀教學模式而言,它能夠將主題明確地整合到一起,并且根據學生的能力制定出一些有效的教學建議,幫助他們加強對內容的設定,對課內外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全面提升他們對文字內容的理解和感悟。高中生面對著高考的壓力,通過這一方式展開學習,幫助他們加深對內容的印象和理解,保證學習內容的有效性,不斷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綜合能力的穩定提升。
一、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的意義
(一)高中語文的核心素養
在我國教育理念不斷更新的背景下,在相關的文件中,曾明確指出了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幾個方面進行培養,構建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其次,還要求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深度地對教材內容進行挖掘,利用書中的內容,提升培養高中生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責任擔當等意識,以此保證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形成一個健全的人格,將能力和教學內容進行緊密的結合,利用古今中外的文學著作展開教學,體現出語文學科的基本特征,符合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要求,對其即將到來的高考和未來的社會生活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語文群文閱讀的重要性
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在我國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課內外知識內容的有效結合,不斷深化學習主題和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能力,保證閱讀內容的有效性。在現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這一方式的提出,打破了以往教學內容中單篇閱讀的弊端,通過同類相似內容的閱讀,幫助學生加深對主題的學習,并且還能夠提升他們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其次,群文閱讀的方式不僅僅是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整合,還能夠相應地拓展一些課外的知識內容,將類似的題材整合到一起,豐富學生的眼界和見識,有效地完成文本閱讀的內容,加強對文字的構建和理解水平,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并對我國傳統文化起到了一個良好的傳承作用,能夠迅速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能力。
二、高中語文閱讀的現狀
(一)單篇閱讀為主,目標不明確
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大部分的閱讀以單篇閱讀為主,教師和學生單獨地對單篇課文進行閱讀和引導,讓學生展開具體內容的學習。這樣的方式是想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面面俱到,但是由于時間因素的限制,并不能達成教師理想中的教學目標,對課程內容的學習也會造成影響。尤其是一些古文類的閱讀,其蘊含的內容豐富,并且表達的層次也很多,在進行課程學習的時候,這種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的單篇閱讀,只能夠讓學生產生乏味的心態,并且多個方面的內容學習,容易迷失本節課的重點學習內容,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不統一,嚴重影響了課上的教學質量,三維的教學目標不能得以展現,學習效率較低,無法構建高質量的語文閱讀活動。
(二)閱讀能力不高,缺乏獨立性
高中階段學習內容多,并且難度較高,面對高考的壓力,學習任務也較重,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外界電子產品的誘惑力也較大。相對其他學科而言,語文學習較為輕松,便容易讓學生們出現重理輕文的情況,對閱讀內容經常選擇一帶而過,不愿花費太多時間去進行閱讀,這就造成了閱讀能力不高的情況。其次,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由于語文老師迫切地讓學生們快速地抓住學習內容,經常出現越俎代庖的事情,幫助學生們進行內容的分析和總結,久而久之他們便產生了依賴感,喪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對文中的精神、感情沒有深層次的領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中要用到的理論知識,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中,對鑒賞能力的培養較差,并出現了閱讀缺乏獨立性的情況,對語文學科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影響。
(三)忽視主體地位,學習被動
高中生的思維邏輯較為成熟,并且逐漸接近成人。在現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還做不到真正的“放手”,不愿意去相信學生的能力,在教學中仍然占據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沒有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其次,在教學過程里,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老師的教學理念還比較老套,課堂上沒有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時間,并且在閱讀內容的引導上,經常呈現教師制定計劃,學生跟著學的情況,導致他們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對知識內容的參與度和自主性都比較低,只能夠跟著教師的思路去思考和學習,自我分析能力極差,依靠型學習極強。這樣的模式長久下來,便讓他們失去了對閱讀學習的興趣,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更是無法達成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
三、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注重語言構建,加強運用能力
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科非常重要,在核心素養的內容中,要求教師可以培養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良好的語言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理解,而核心素養中所提到的語言的構建和運用,是要求他們能夠通過教學內容,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更好地運用文字和語言的力量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想法,以此保證教學內容的有效性。基于此,在群文閱讀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這兩方面內容的引導,利用課上的內容,帶領學生感受到文字的使用魅力。
如在人教部編版高中必修一(2019版)的語文教材中第三單元的內容,本單元教學以文言文或者古詩詞的內容為主,隨著時間和歷史的推移,許多的字詞含義和現代的使用方式和表達含義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在閱讀的理解上會有一定的困難。在群文閱讀的幫助下,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和討論,對本文中文言文閱讀的詞匯內容進行整合,并讓他們結合當代的文化背景對比古代的歷史環境,展開聯想的方式,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再讓他們利用已有的經驗和總結的內容,對本單元的課文進行分析,把握好單元的主題內容,更好地掌握語言建構的方式,養成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能力。
(二)尊重主體地位,轉為主動學習
現階段的高中語文課堂中,由于學生面對高考的壓力,多學科較高難度的學習,課上教學的時間較為緊張。為了讓學生快速地達成理想中的教學效果,教師注重了理論知識的講授,并且在內容的引導上,經常給學生制定一些學習計劃,長久下來便失去良好的學習能力,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就呈現了被動的學習狀態。
如在人教部編版高中必修一上冊(2019版)的語文教材中《祝福》一課,是魯迅先生的作品。在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延伸,利用《吶喊》《社戲》《駱駝祥子》等文章為例,讓學生自主地展開閱讀,并對內容進行分析,引導其展開自主學習和閱讀,并能夠和身邊的同學相互交流意見,通過自己的經驗和能力,找到文章中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和意識,構建高質量的語文閱讀活動,充分尊重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展示出群文閱讀教學的優勢。
(三)挖掘教材內容,加強文化傳承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課文目錄并不難發現,大部分的課文內容都圍繞著古詩詞和文言文展開學習,在教學中占據很大的比例。在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更是要注重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通過這些千古流傳下來的名句和詩篇,加強他們對內容的理解,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較為強烈的共鳴,充分地體驗到語言活動的魅力,在學習詩詞歌賦的過程里,建立良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以此來提升他們對傳統知識內容的感悟,更好地達成我們的教育目的。
如在人教部編版高中必修一上冊(2019版)語文教材中第八單元的課程,其中內容包括大量的文言文閱讀和古詩,如《諫太宗十思疏》《阿房宮賦》《登岳陽樓》《桂枝香·金陵懷古》《念奴嬌·過洞庭》《鵲橋仙》等內容。這些都是我國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詩詞名篇,在進行課程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歷史背景進行講解,根據不同詩人作家的寫作風格進行分析,更好地了解我國古文的魅力和傳統文化的優美,將這些內容得以良好地傳承,促進核心素養能力的養成。
(四)提升鑒賞水平,加強理解能力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并且隨著多年來教學經驗的累積,對他們的閱讀理解水平也有著不小的影響。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對知識內容的閱讀和理解,不斷地感悟到文章中描繪的情境和向我們所傳達的意境,加強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語言閱讀的魅力,讓其真正地能夠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慢慢地提升自身對語文知識內容的鑒賞能力,加強對文章的理解水平,滿足核心素養的需求,達成理想中的教學目的。
如在人教部編版高中必修一(2019版)的語文教材中第七單元的課程里,包含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與地壇》《赤壁賦》《登泰山記》等文章,這些內容大多圍繞著景物展開描寫,利用景色帶來的感悟,進行自己情感的抒發。如在《故都的秋》中,“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在《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在《赤壁賦》中,“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這些都是對外界景色的描寫,利用這些內容,讓學生展開群文閱讀,以此來提升他們的鑒賞能力,達成核心素養的培養目的,促進高中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五)豐富邏輯感知,鍛煉思維發展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語文學科而言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事情。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內容中,要求教師能夠培養學生形成敏捷的邏輯思維,能夠對閱讀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群文閱讀的展開方式,能夠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系統的語言思維框架,并和傳統的單篇閱讀作比較,能夠豐富學生的經驗,對同類文章進行不同類別的感受和體驗,對核心素養能力的提升有著很大的益處,對閱讀課堂的效率也有很大的幫助。
如在人教部編版高中必修一(2019版)的語文教材中《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一課,教師可以根據本篇內容“工匠精神”為主線,幫助學生對同期的相同文章進行閱讀,如《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國建筑的特征》《說“木葉”》等內容,引導學生們對同類的文章進行閱讀和分析,加深對內容的印象和學習意義,更好地展開閱讀,保證教學內容的有效性,不斷地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能力,促進語言思維能力的穩定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核心素養視野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進行了分析,講述了其對學生們的重要性,指出了現階段教學活動中和學生能力的缺陷,并且結合教材中的內容提出了幾點有效的教學策略。在展開課程學習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尊重其主體地位,幫助他們明確課程的主題內容,保證知識學習的有效性,保證語文閱讀學習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為高考做好充足的準備。
參考文獻
[1]王嵐.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5).
[2]李文成.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活動分析[J].作文,2020(20).
[3]溫友成.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群文閱讀教學實踐[J].試題與研究,2020(15).
[4]王艷新.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究——以“邊塞詩群文閱讀”為例[J].試題與研究,2020(15).
[5]陳瓊花.借助群文閱讀? 助力古詩詞教學[J].名師在線,2020(15).
作者簡介:賀琎 ,女,1968年生,甘肅慶陽人,大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