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發盛
【摘? 要】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對課堂學習方式以及學生能力均衡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教學理念已經不符合當前教學發展的需要。教師只有不斷加強對課程標準研究,展開自我實踐反思,不斷創新優化教學模式,才能促進教學質量快速提高,使學生獲得知識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展開了教學研究,提出了提升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義務教育;數學教學;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3-0082-02
【Abstract】Compulsory educ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lassroom learning methods and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bilities.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s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current teaching development. Only by continuously strengthening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launching self-reflection on practice, and constantly innov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model, can teachers promote the rapi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enable students to obtain the improvement of knowledge and comprehensive literacy.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carried out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oposed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Keywords】Compulsory education; Mathematics teaching; Comprehensive literacy
一、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一)缺乏探究體驗空間,影響整體學習參與
當前,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為追求習題練習量,把大量時間運用到學生反復演算和問題糾正上,往往忽視了學生對知識學習的主觀意愿和思維發展規律,導致學生一旦面對數學學習中的難點問題,就會感到束手無策,并產生畏難心理,從而對數學知識學習效果的提高產生不利影響。
(二)缺少生活化課堂創設,學生探究興趣不濃
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師習慣了傳統教教材方式,課堂模式缺乏創新,知識訓練開展形式單一,課堂教學遠離生活實際,導致學生難以參與到廣泛的問題猜想、體驗過程中,也不能體會到知識探究成功后帶來的快樂,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深入學習的自信心,思維能力發展也無從談起。尤其一些數學知識基礎薄弱的學生,更是很難參與其中,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均衡發展和提高。
(三)忽視自主合作探究,影響學習能力提升
由于受傳統考試評價機制影響,義務階段初中數學比較容易受到中考復習左右,為了在短時間內提高考試成績,教師往往把教學重點放在強化訓練上,而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基本學習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在中考繁重的任務壓力下,很多教師不得不開足馬力趕超教學進度,省下大量時間用來鞏固復習,因此根本沒有精力去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實質,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數學思想難以得到有效激發和培養。加之,義務教育下的學生成績兩極分化現象十分明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一些教師就不得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問題答案告訴給學生,長此以往,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對知識學習的主動探究意識。這不但加重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對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和進步也帶來不利影響。
二、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
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主要目標,課堂上要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素養的均衡發展,促使他們在更好地掌握知識現象的基礎上,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高,同時要善于調整數學課堂結構,采用更豐富的手段,不斷創新教學方式。為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全面發展,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還要進行充分的數學資料收集整理,同時,對初中學生各學段身心發展現狀進行深入研究和了解,并在腦海中形成清晰的教學思路。
尤其要特別注重個別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采取鼓勵的方式激發和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問題探索中。數學課堂活動內容形式要根據教材單元體系編排特點系統地展開,教師要善于運用生動直觀的教學方式創設出充滿探究趣味的課堂,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不是枯燥無味的,在演繹推理中發現蘊含的智慧和思想。為促進學生整體思維能力的提高,在雙邊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設法激發想象思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為下階段展開深入學習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更好地實現義務教育教學目標。
(二)創新教學模式,構建簡潔高效的課堂
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教學設計時深入研究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教材特點,不斷降低教學難度,并結合學生實際學情采用激勵方式進行課堂創設。課堂上,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初中生對于空間觀念的形成認識還不夠完善的現狀,對初中數學課程內容出現的空間圖形方面的知識教學,可采用觀察演示、講解的直觀方式,或生動直觀的演示方式,從而促使學生對知識結構特征有更形象的理解。
數學課堂,教師要注重知識的擴展遷移,促使學生在開放式的探究情境中解放思想、創新展示;減少過多、煩瑣的提問,教學環節設計要簡潔精煉,問題設計要直接,并有助于思維拓展和問題解決,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整體提高。
(三)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均衡發展
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和方向,避免班級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把整體學習效果的提高作為衡量教學效果的重點。要加強學困生的轉化,對他們數學學習障礙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實際制定針對性的轉化措施。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封疏導,深入研究學困生的身心規律特點,從興趣培養出發,調動他們主動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的意識。要降低教學難度,為學困生提供一個更廣泛的課堂學習參與空間。要走進他們中間,及時點撥和解決出現的問題和困惑,幫助學生進一步樹立學習的信心。設計的作業內容和形式要具有一定梯度,使學生都能投入知識檢測中。教師還要在第一時間獲取到每位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根據作業完成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改進策略,促進學生學習均衡發展,減少因為個體差異而導致的學習效果不均衡的情況,進而更好地落實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發展目標。
(四)注重知識能力均衡發展,構建合作體驗課堂
義務教育的初中數學教學,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從而促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和綜合素養的發展和提高。當前,我國的課程教學方式依然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經常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教師課堂缺乏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中習慣采用推理演繹、反復訓練等固有方式,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能力培養得不到充分體現。因此,在初中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知識結構的特點,對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積極構建促進學生合作參與的小組學習方式,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探究興趣,提高學生問題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識,這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教師要始終堅持數學課堂合作學習,人人得到發展和提高的原則,爭取讓每名學生都體驗到成功。
三、結語
總之,在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有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創新教學模式,構建簡潔高效的課堂;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均衡發展;注重知識重難點解決,提升整體學習質量;采取直觀形象教學提升課堂學習效果,才能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胡琳.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探討[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12).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