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三全育人的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如何將思政教育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值得深思。本文分析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必要性,探尋所存在的問題,探索高職大學英語推行課程思政的有效途徑,力求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達到三全育人的成效。
【關鍵詞】課程思政;大學英語;有效途徑
【作者簡介】戴麗娟(1989-),女,漢族,湖南長沙人,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翻譯等。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校級課題項目“‘課程思政背景下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編號:JYC201910)。
一、引言
習總書記指出:“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惫识⒌聵淙耸切聲r代課程建設的根本任務,思政教育是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將“課程思政”有機融入高職的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有利于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完成學科教學和德育教育的最佳結合,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技能,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二、《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首先,《大學英語》課程是高職的一門公共必修課,它覆蓋面廣,學時長,跨度大,種好此門課程的“思政田”,對于守好高職院校意識形態陣地意義重大,對于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義深遠。
其次,《大學英語》是學生了解西方政治文化風俗的窗口,也是接觸西方思想和意識形態的主要渠道。在學習語言文化知識的同時,學生易受到西方價值觀的侵蝕,尊崇西方生活方式,淡化中國傳統文化情感。此時,英語教師要以課程為載體,注入思政靈魂,應當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和正確分析問題能力,使其科學看待中西方差異,做好價值引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感,增強民族自豪感、使命感與責任感,加強中華優秀文化教育,堅定文化自信,最終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三、《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
1. 思政意識水平的欠缺。首先,高職大學英語教師思政教育意識不足,大多堅持傳統的教學模式。很少有教師深度探尋思政元素,在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潤物細無聲地開展思政教育。其次,課程思政教學水平欠缺,思政教學經驗不足,認識不夠全,理解不夠深,形似而非神似。
2. 思政教學目標的缺位?!洞髮W英語》課程注重語言訓練與技能培養,并未凸顯育人目標,沒有對思政元素做整體規劃,尤其沒有明確規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目標,不利于中國優秀文化的輸出,不利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不利于思辨能力的培養。
3. 教學內容的嚴重失衡?!洞髮W英語》教材內容上中西方文化比例失衡。一般選擇與單元主題相關難易適中的英語原文,體現國外風土人情,很少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缺少思政教育元素,不利于學生思政素養的培養。
4. 教學設計經驗不足。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注重語言知識的輸出和聽說讀寫譯等英語能力的培養,教學設計中思政教育的缺位,讓學生難以通過英語學習中華優秀文化,做跨文化交際的傳播者,不利于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
5. 思政教學評價的缺失。首先,單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學生成長成才。其次,評價機制講究可測可評可量化,但思政教育考評形式難以達到此要求。
四、《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解決措施
1.教師隊伍:強化意識能力。首先,強化思政教育意識。從大學英語課程負責人到大學英語教師都應該具備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感,認識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對思政內容的敏銳度,繼而才能敏銳捕捉到豐富的思政元素及素材。
其次,提升思政教育能力。學校組織教師參加校內外大學英語課程思政主題研討、培訓與學習,參加外研社、高教社開展的各類英語課程思政的講座與研討,交流課程思政實踐經驗,提升職業道德素質、文化素養與執教水平;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學習課程思政理念,從課程思政的書籍及資料中獲得靈感,還可以主動向思政教師咨詢思政教育理念,提升課程思政設計的專業度與可信度,更好地將課程思政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大學英語教學。
最后,建立思政教學團隊。外語教研室及思政課部教師、學生輔導員聯合建立課程思政團隊,采取集體備課形式,集思廣益,制定教學目標,收集思政語料。大學英語教師分析單元主題,思政課部提煉案例背后的思政元素,輔導員老師針對性開展學情分析,因材施教選擇教學方法,創新教學環節,做好教學設計,三方共同探討形成課程思政結果,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
2.教學目標:設定育人目標。在以往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基礎上,加入育人目標。知識目標獲取語言文化知識,能力目標掌握語言應用技能,在授課過程中將人文素養形成教育潛移默化融入教學之中,讓學生具備國際視野與思辨能力,樹立正確的三觀,達到立德樹人效果,發揮課程育人的功能。
3.教學內容:深挖思政元素。結合單元主題內容,調整教學內容,融入思政元素,滲透思政教育理念。建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案例庫,如時事熱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經典名句、習近平總書記談治國理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自信、職業道德、社會主義法制、敬業精神、工匠精神、創新精神等。教師可以從數字圖書館、China daily、CGTN、Kekenet、英語點津,學習強國App、TED演講、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公眾號、中國日報等獲取這些思政素材,讓學生學習語言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及思辨能力,提升其人文素養。以高職大學英語常用教材《新職業英語》上冊為例,可以提煉的思政元素具體如下:
4.教學設計:融入思政元素。(1)聽說部分。當前大學英語聽力素材主要源于VOA、BBC、ABC等國外廣播電臺,內容與西方風俗文化相契合,不利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教師可以選擇China Daily 或國內英語播報,尋找符合中國國情的英語聽力語料??谡Z部分融入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例如在Sports這個單元,教師可以在導入部分播放中國古代蹴鞠片段,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對蹴鞠的英語介紹,并比較西方足球與中國古代蹴鞠的異同點,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文化自信,從而傳播中國文化。
(2)寫作翻譯部分。寫作與翻譯的實質是促進信息的交換,從而達到語言文化交流的目的。實際操作時,可以結合時事新聞、名人名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故事等素材,為寫作增磚添瓦。翻譯部分教學中,教師在提升學生翻譯技能的同時,要注重主流意識形態的教育。以Sports這個單元為例,寫作任務可以是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背景,讓學生分小組分角色(奧委會主席、中國代表團、記者等)擬發言稿,翻譯任務則是引用體育強國綱要中的語句做漢譯英練習,各小組得出不同的答案后,進行小組互評與教師點評。既讓學生學習到國家大政方針,又提升學生的翻譯水平,為傳播中國體育夢做貢獻。
(3)閱讀部分。閱讀部分教學要加強正確價值觀的引領。在閱讀課上,教師不是單純講解課文內容與閱讀技巧,應更多的是引導學生辯證看待西方文化,區分中西方文化及價值觀并作出正面引導。如Unit4 “Product”中的課文介紹的是蘋果手機,以往教學注重語篇分析、長難句學習。如今教學可以結合兩個思政點:一可以以國產華為手機為例,做中西方產品對比,弘揚民族產品,體現文化自信。二可以利用跟主題相關的時事熱聞,如華為芯片斷供事件,激發學生對思政話題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弘揚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又如在Unit 1 “Organization”“Google”課文分析中講解achieve這個詞,可以與accomplish, finish有“完成”含義的詞語作對比。achieve一詞強調付出極大努力,克服困難后達成的目標,此時可以引入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事件,倡導時代青年應該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具備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國家安定和人民安全無私奉獻。此外,該課文教學不僅需要掌握重要語言點和語法點、文章大意,利用提綱復述課文,還可以從Google的成功發展激發學生的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
5.教學評價:建立評價體系。為了保障“課程思政”的順利進行,提升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需要建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評價體系。
第一,制定調查問卷。結合大學英語中的思政元素設計問卷調查,課程思政要素一一對應,測評學生是否樹立正確的三觀,是否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品德修養。
第二,設計考評量表。參考心理學、數學和行為科學設計考評量表,考量學生思想素質或思想品德,反映學生思想道德的真實情況。
第三,多元評價結合。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價并重,學生自評與互評、師生互評納入其中,且融入思政教育相關的知識和內容。此外,還需做到公平公正、及時公開測評結果,以便于學生適時調整。教師分析總結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才能確保課程思政育人的效果。
五、結語
總而言之,《大學英語》課程作為課程思政的重要陣地,肩負著培養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及思辨能力的時代新人的重任,需要不斷深度挖掘與開發思政資源,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繼而達到三全育人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崔永光,韓春俠.英語專業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可行性分析與實踐研究——以專業核心課程“英語精讀III”為例[J].外語教育研究,2019(7):20-24.
[2]戴麗娟.“英語精讀”中課程思政建設與路徑探索[J].長江叢刊,2020(6):89,142.
[3]劉鶴,石瑛,金祥雷.課程思政建設的理性內涵與實施路徑[J].中國大學教學,2019(3):59-62.
[4]羅晨瑞雪,李陽,吳映梅.“課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學英語課程建設[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1):95-96,109.
[5]牛達.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改革的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21(2):37-40.
[6]潘倩.英語專業精讀課教學中的課程思政建設與實施路徑[J].海外英語,2019(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