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瓏瓏 于江寧 吳琳琳 馬瑩 江林芳
摘 要:本文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奎屯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方式,結合奎屯市現狀,力圖為奎屯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提出建議,推動奎屯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健全與完善。與此同時,也給其他少數民族地區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提供參照。本文結合奎屯市現狀,認為其在體系建設上有可取之處,但也存在部分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少數民族地區;奎屯市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048
0 引言
“公共法律服務”的提出是國家戰略的要求,現今,《民法典》的實行給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增添了新活力,使其得以不斷發展,更顯生機勃勃。現在正處于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進程中的重要時期,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是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的關鍵一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同時又是重要的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其和諧穩定的發展對于我國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奎屯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發展,有可取之處,同時也存在些許問題。所以對奎屯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進行深入探討與研究,一方面,對我國的司法實踐具有參考價值;另一方面,對我國更好地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具有重要意義。
1 相關概述及理論基礎
1.1 研究價值
奎屯市所在地是民族地區,其穩定發展對于我國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對奎屯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進行深入研究,不僅可以為我國司法實踐提供參考,而且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1.2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內涵
公共法律服務是指由政府主導,全社會公眾共同參與、共同享用,使之滿足人們在法律方面的基本需求,以實現均等化、共惠利為目的的法律服務。“公共法律服務”因其公共性,必須要在全局的高度上進行統籌。而“體系”一詞,更著重體現公共法律服務的動態化運行。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中指明:“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依托法律援助組織、鄉鎮(街道)司法所等現有資源,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建設。推進‘12348熱線平臺省級統籌,建立一體化呼叫中心系統。推進‘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構建集‘12348電話熱線、網站、微信、移動客戶端為一體的中國法律服務網,提供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高品質公共法律服務。”
因此在國家意見的指導和政府的統籌規劃下,以及在實體、網絡、熱線平臺有序運行的系統下,三大平臺內部互相聯系、協調運轉,最終形成有機快捷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2 奎屯市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上取得的成果
奎屯市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已初步建成,通過多樣化的便捷解決機制,不僅簡化了繁瑣的程序,而且極大地提高了法律服務的運行效率。
2.1 在功能方面的成效
在功能上,奎屯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集公證、法律援助、法制宣傳、人民調解為一體,基本涵蓋了群眾對于法律方面的各項需要,讓民眾在有需求的時候,能夠及時有效地得到法律咨詢與救助。除此之外,還實現了跨區域立案,使立案不受時空限制,便捷惠利了人們的生活。
2.2 在平臺建設方面的成效
在平臺建設上,實體平臺現已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區域全覆蓋。
2.2.1 實體平臺
奎屯市已設立1個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6個街道(鄉)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45個社區(村)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和46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點,以此為基礎來指引相關法律工作的展開,為依法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在工作中,一方面規范社區法律顧問工作,通過建成一村、一社區、一法律顧問的服務機制,更好地指引相關法律工作的展開,例如宣傳法律知識、解答相關咨詢、受理和辦理相應法律服務等,為居(村)民提供精準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務,提高了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重視人民調解工作,學習踐行“新楓橋經驗”,發揮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的防線作用,不斷完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提高調解成功率。
2.2.2 熱線平臺
熱線平臺已建立良好的監督機制,即規范對“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接聽率、回復率和滿意度管理,在提高接聽率和服務效果的前提下,幫助群眾專業快捷地解決法律問題。
3 奎屯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法律資源的整合聯動不足
奎屯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服務資源涉及橫向與縱向兩個維度。
3.1.1 橫向領域
即基層法律服務領域,包括法律咨詢解答、公證事項辦理、法律援助受理等工作。在橫向領域,由于平臺起步較晚,配套設施建設尚在推進階段,功能相對單一,未完全構建以市場導向為中心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產品的體系。
3.1.2 縱向領域
即機構職能領域,其重點在于法院、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社會工作機構的資源融合。在縱向領域,一方面平臺的隊伍建設尚不完善,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的業務整合水平較低,雖然基本構架已搭成,但是在制度框架下如何規范運作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難題;另一方面司法機關的協作能力仍需加強,避免在溝通中存在聯動不足,信息交流不暢等問題。
3.2 公共法律服務隊伍數量較少、分布不均
因為法律服務的含金量較高,工資待遇相對較低,導致奎屯市法律服務存在資源分配不均衡,高端法律人才短缺等情況。
3.2.1 缺乏雙語律師
奎屯市目前沒有少數民族律師,在涉及雙語案件時需向周邊地區借調律師或由伊犁州指派專人才得以進行法律工作,因此會耗費人力和時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