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
【內容摘要】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改革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的實踐成了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學過程中需要由教師去引導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探討問題、解決數學問題。這樣才可以獲得數學的認知能力和創新能力。在這當中,教師如何在數學課程授課環節中設置提問,從而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接下來本篇文章著重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實施“有效提問”的問題為出發點,設置課堂提問環節,設置時機,再到順利的達到師生學習互動的幾方面來深入研究。有效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生能力,鍛煉獨立思考與反思的能力,長此以往的堅持有效提問,相信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大幅度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提問 實踐與研究
一、數學課堂中現有提問存在的問題
1.教師在現有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數學課堂授課的過程中,積極的有效提問可以為學生的學生做好鋪墊,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奠定基礎。讓學生在問題中自己就能發現不足之處,從而加以改進,制定出屬于自己的學習計劃與方案。但也存在很多問題,以現實的情況來看,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確實是以“以問導學”的教學方式為基礎廣泛地運用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的。在數學課堂上,教師雖然能努力避免提出一些沒有價值營養的問題,比如好不好之類的,但仍舊發現由于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去進行提問,或者沒有在意提問的方式是否科學而讓學生的思維走入誤區。主要表現的方面為以下幾個點:
(1)設置問題的角度過于簡單。數學是一門內容龐雜且十分深奧的學科,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不同水平的學生,教師一味通用所有的講課方式,如“已知條件能得出怎樣的結論”“思路怎么樣”等類似簡單且沒有技術含量的問題,使學生沒有辦法進行深度思維的訓練,學習思考問題只是浮于表面,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受到局限,會喪失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
(2)設問過于空泛。有些教師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太過于模糊,籠統,不明確。比如教師不給足學生充分的時間閱讀題目,學生只是大致掃了一遍就馬上拋出問題,例如:“看完題目后有什么感想”等空乏的設問,盡管其中一部分學生能夠回答上來,但是這樣的方法并不能鍛煉學生有效的分析題目、對比知識點、甚至將知識點進行歸納,這也是問題的本質所在。其次,提出問題的過程過于匆忙,與學生之間的活動也缺乏技巧與交流。很多教師在提問數學問題時,學生還沒有很好地將提出的問題在腦子里進行消化,教師就迫不及待地連續發問,導致學生沒有時間來得及思考,解題思路和步驟都來不及想,也不能將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點相結合。另一方面,教師很容易用速問速答的形式來授課。經常是出完一道題目之后,教師就把一個問題拋給另一個學生,但并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在等待回答的過程當中,教師大都缺乏足夠耐心去等待,因此經常隨意打斷學生思考數學問題的思路。導致學生一旦不能立刻答出正確的答案就遭到教師的斥責與嘲諷,時間長了學生就會更加懼怕這種提問方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2.初中數學課堂中有效提問的意義
(1)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是指在實施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數學教材的內容進行授課,通過創造設立特定的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以及設置出相關的系列問題。以各種靈活的方式進行設問,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到對數學問題的思考當中去,積極組織體驗活動,并在組織活動學習中實現預期的授課教學目標,從而可以激發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方面的興趣與熱情,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學解題的能力等多個方面有所提高與發展。
(2)在授課的過程中注重探究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理論依據是什么?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在學習領域的強項與弱項,必須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潛力,要充分給予發展空間給他們,所以在提出問題的時候難度的設計上要相對巧妙,注意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去思考問題,盡量使孩子都可以找到解題思路,正所謂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實,給學生機會和發揮能力的平臺,相信學生會在原有的基礎之上有所提高和進步。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論,因此,在課堂提問過程中一定要落實好學生的主體地位,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的主體性,以及綜合素質,這些都是未來社會發展當中的必然要求。
(3)在完善好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上,建構完整的教學體系,這樣的做法是充滿了人文思想的現代教育理念的,教師盡可能地在課堂提問中采取表揚、贊美學生的教育方式來引導學生學會自己挖掘潛能,審視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修正自身的學習方式。形成獨立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讓學生在數學這片海洋中汲取知識,成為學習上的受益者。身為教師就是要十分注意提問學生的方式方法是否得當,培養學生對問題的質疑精神。讓學生在懷疑中反思,從而自己找尋答案,研究、探討等,只有這樣才能全方位的鍛煉學習的心理素質,使其思維得到成長和發展。
二、深入探究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策略
首先,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過程,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問題來提問學生,一問一答,通過設疑式的提問方式,讓師生之間的問答方式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在初中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怎么設置提問才能幫助到學生“以問導學”,從而井然有序的進行數學學習呢?以下有幾個重要的方面需要注意,第一,必須進行精心的設問,在設置問題之前要考慮能否激發學生對數學內容的學習興趣,鍛煉其思考問題的靈活性,解決問題的積極性。當然也可以擴展學生的思考方向,拓寬學生的思維廣度與寬度,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這樣的做法有利于同學之間互相啟發、互相幫助的良好風氣。增加交流的同時也是互相學習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所以在授課之前慎重縝密的考慮問題的預設是完成有效提問的教學前提。
教師在教學授課中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巧妙的設置問題。設置問題的核心在于創設的情景是否鮮明,有著重點,突出了知識點并富有啟發性。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具體的數學教材去設置教學情景,再將問題隱藏在情境之中,再去設計出一些更加生動的情境的設計方法,例如,多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去烘托氣氛,設置問題的懸念,或者嘗試采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去調動學生的情緒,找到最好的學習狀態。然后再讓學生去思考問題的答案。
案例:在蘇教版初中版的數學教材《反比例函數》這節課中,教師設計了以下問題:(1)已知點A(2,y1),(5,y2)是反比例函數圖象y=4x上兩點,請比較y1、y2大小,學生可能會針對此題有不同的答法。(①代入求值;②利用函數增減性;③根據圖象判斷),教師再出第二個問題:(2)已知點A(2,y1),B(5,y2),C(-3,y3)是反比例函數圖象y=4x上三點,請比較y1、y2、y3的大小,教師設置了一個問題情境,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推算實驗嘗試各種方法去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后可以和上面教師給出的方法進行比較,對比,了解各種方法利弊優劣等。
其次,第二個問題的設計會讓學生的思維活動更為寬廣,印象更加深刻,同時還能激發其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從中獲得啟迪,使思維更加活躍。最后進行自我反思和感悟,想想從中學到了什么,在此案例中,教師引導學生從自己已有的認知中走出來,創建與已有認知有相關聯系的問題情境,從而啟發學生的聯想能力。經過多次訓練,歸納與記憶。現如今的新課程的學習不斷地引導著學生,改變著學生的學習方式。讓他們不斷地自我發現與自我創造,不斷開拓發展數學思維意識與創新意識。教師要精心的設計問題,找出重難點,圍繞難點重點設計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必須掌握重難點,以此激發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動性。比如出現如下的案例:蘇教版課標教材七年級下冊“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教學中,教師設置了如下問題,1:假如每人手上有一根20厘米長的鐵絲,將它首尾相連地折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唯一確定嗎?2:用這根鐵絲,將它首尾相連折成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唯一確定嗎?
最后,根據以上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嘗試組成各種方程式去解答,由于本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但逃不過核心知識考察的內容,本題考察的核心知識點只有本節課涉及的知識內容只有3個:二元一次方程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和用列表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整數解。回到本題可以發現圍繞一根20厘米長的鐵絲讓學生自己想象模擬,將圍成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從中體會只有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的前提下,才可以確定兩個變量的值,這樣的解題方式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讓學生自己學會用列表求方程組的思想去解題,拓展孩子的發散性思維,更加順利地解決了本章節的難點、疑點。由此可見,有效提問問題的方式從某種角度來講充分的表達了課程核心知識的中心思想,已經突破了教學的瓶頸與難點。
在教師實施數學教學的課堂中,需要靈活掌握提問學生的時機。可以選擇在上課前提問,也可以在學習思維出現瓶頸或者偏差的時候,從中插入一些問題糾正學生思維跑偏的情況。甚至在學生精神不集中時點醒他們,引導學生集中自己注意力。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出現了其他新的問題,可以暫時中斷眼下的問題去及時解決新發現的問題,做到遇見問題就及時解決的好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授課過程中,有效提問這個課題十分重要,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才能進步。在課堂具體提問時,要求我們的教師不但要靈活的掌握相應的有效提問的技巧,而且還要注意激發出學生對學習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數學,帶著興趣思考數學問題。所以教師在提問時要盡可能準確的把握提問問題的難易程度。盡管看起來有效提問的方法很簡單,不是什么難以完成的任務。但是實際上非常考驗教師的理論功底,也是對教師綜合教學能力的一種考驗。教師必須有能力把握教學過程中的每個重要的環節,更要兼顧好優生、差生之間不同的差距,因材施教,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多方面發展與進步。做到對學生的關心與愛護,積極幫助學生從學習中遇到的困境走出來、只有這樣做才能充分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總之,有效提問在未來初教學課堂中勢必是一個普遍的授課方法,只有不斷地完善授課的方式,方法,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增強對數學知識的興趣與熱情。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黃如強.有效提問 成就精彩——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實踐分析[J].考試周刊,2020(76):66-67.
[2]伏文文.有效提問 成就精彩——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課堂提問實踐探究[J].甘肅教育,2020(15):125.
[3]溫菊桃.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實踐[J].天津教育,2020(30):11-12.
[4]陶玉成.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實踐與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29):112-113.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王官集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