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文



【內容摘要】電學是初中物理的重點知識,是中考的必考知識點。相關習題情境靈活多變,對學生運用所學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教學中為使學生掌握不同電學題型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并注重對電學常見題型進行匯總,并針對每一種題型選擇經典例題,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進行分析,使學生掌握不同題型的突破思路。
【關鍵詞】初中物理 電學 題型 例析
初中物理電學部分的常見題型主要包括:電路參數分析、電路故障判斷、電路參數的計算以及電學探究實驗。為使學生掌握各題型解題技巧,教學中應注重精講精練,并鼓勵學生做好學習的總結,積累相關的學習經驗與技巧,進一步提高解題效率。
題型一:電路參數分析
在如圖1所示的電路圖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滑片P處于滑動變阻器R的中間, a、b分別為滑動變阻器R的兩個端點,R1和R2為定值電阻,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閉合S,斷開S1、S2,P右移,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不變
B.滑片P移向a端,斷開S1,先閉合S再閉合S2,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變大
C.滑片P移向b端,斷開S2,先閉合S再閉合S1,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小
D.將S、S1、S2閉合,P右移,電流表示數不變,電壓表示數變小
A項,R1和R串聯,電壓表測量R1兩端電壓,電流表測量干路電流,P右移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增加,因此,干路電流變小,R1兩端電壓變小,兩表示數均變小,錯誤;B項,P移向a端,則S2和R2被短路,因此,S2無論是否閉合,電流表和電壓表示數均不會發生變化;C項,P移向b端,先閉合S時R1和R串聯,再閉合S1時R1被短路,電路電阻變小,電流表示數變大,而電壓表被短路示數變為零,正確;D項,P右移,電流總電路變大,電流表示數變小,而電壓表因被短路示數始終為零,錯誤。
解題點評:分析電路參數主要包括兩種類型;根據電路圖進行分析;根據實物圖進行分析;分析該類題型的主要理論依據為歐姆定律,因此需要根據題意判斷電學元件的串并聯關系,運用串并聯電路的相關規律、歐姆定律以及所學的電學計算公式進行分析。
題型二:電路故障判斷
如圖2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將S閉合,電路正常工作一段時間后,燈泡熄滅。若電路中僅有一處故障且只發生在燈L和電阻R上,L和R置互換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若R短路,則兩電表的指針均無偏轉
B.若R斷路,則兩電表均發生偏轉
C.若L短路,則兩電表指針均發生偏轉
D.若L斷路,則兩電表的指針均無偏轉
根據題干描述,解答該題需要采用假設法。假設燈L短路,R正常兩者互換后,電壓表測量的是電源電壓,電路正常,電壓表和電流表均會發生偏轉;若L斷路,R正常,兩者位置互換后,電路未聯通,兩表均不會發生偏轉;若R短路,L正常,兩者互換后,兩表均會發生偏轉。若R斷路,L正常,兩者互換后則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會發生偏轉。綜上可知,CD兩項描述正確。
解題點評:判斷電路故障時應掌握短路與斷路間的區別,其中干路不能短路否則容易燒壞電學元件;如斷路發生在支路則該支路無電流通過。斷路發生在干路則電路為開路。判斷電路故障的一般思路為:先認真審題,找到電路中的反?,F象(如燈泡不發光,電表無示數),而后認真分析發生故障的位置與整個電路之間的關系(是串聯還是并聯),最后采用假設法進行分析,檢驗假設后的結果與題干描述是否相符以確定故障。
題型三:電路參數計算
如圖3所示電路,電源的電壓為5V且保持不變。R0為5Ω的定值電阻?;瑒幼冏杵鳂擞小?0Ω 1A”字樣,燈L標有“3V 1.2W”字樣,電壓表量程為0~3V。(忽略燈絲電阻變化,且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
求:(1)閉合S1,S2接b,燈泡能正常發光時,滑動變阻器接入的電阻值;
(2)滑動變阻器保持(1)中的阻值不變,閉合S1,S2接a時,R0的電功率;
(3)閉合S1,S2接a,R0的最小電功率。
對于問題(1)由燈L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可知,I=PU=1.2W3V=0.4A,燈泡的電阻R=UI=3V0.4A=7.5Ω。觀察電路可知此時L和R串聯,設變阻器接入的電阻為Rx,則I(R+Rx)=U0,U0=5V,代入解得Rx=5Ω;對于問題(2)求R0的電功率需要求解出通過其的電流,設為I0,此時R0和R串聯,則I0(R0+Rx)=U0,代入數據解得I0=0.5A,則其電功率P0=I02R0=1.25W;問題(3)要想R0的電功率最小,由P=U2R可知,只需R0兩端的電壓最小,而此時R0和滑動變阻器R串聯,因此,R上分得的電壓應達到電壓表的最大量程,即,3V,此時,R0兩端的電壓Umin=5V-3V=2V,因為滑動變阻器的額定電流為1A,此時并不燒壞,因此,R0的最小電功率Pmin=U2minR0=0.8W。
解題點評:計算電路中的相關參數時既要能夠靈活運用歐姆定律,又要搞清楚不同電功率計算公式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其中計算電功率的計算公式有:P=U2R;P=I2R;P=UI,三個公式都可用于計算純電阻的電功率。但如果電學元件并非純電阻,計算其電功率時只能使用P=UI。
題型四:電學探究實驗
在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實驗中,在電池盒中裝入兩節新電池,并按電路連接好實物電路圖,如圖4所示。同時將阻值分別為5Ω、10Ω、20Ω三個定值電阻接入到電路中進行了相關的調節與測量。其中滑動變阻器的規格為“20Ω 2A”。
(1)開關閉合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最 ? 端(填寫“左”或“右”);
(2)估算電流表應選擇 ? A的量程較為合適;
(3)開關閉合后發現電流表示數為0,而電壓表示數約為3V,則可能出現的原因是 ? (電表和導線連接完好);
(4)故障排除后,根據實驗畫出如圖5所示的圖像,則在實驗中需控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為 ? V不變;若要完成實驗,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最小能控制到 ? V;
(5)由圖像可得出的結論是 ? 。
根據實物連接圖可知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處于最右端時其電阻最大。選擇電流表時不能超過其最大量程,兩節干電池的電壓約為3V,最小的定值電阻為5Ω,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為I=3V/5Ω=0.6A,因此電流表應選擇0~0.6A的量程。電壓表測量的是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當其斷路時測量的是電源電壓;由圖5可知,縱橫坐標的乘積為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則U=10Ω×0.2A=2V。將三個定值電阻分別代入計算得出,選擇20Ω的定值電阻,可將最小電壓控制到1.5V。由圖像可以看出當導體的兩端電壓一定時,通過其的電流和電阻成反比。
解題點評:電學實驗是初中電學部分的難點知識。分析電學實驗時需要能夠滿足題意要求,又要遵守安全原則,即,選擇電子元件時進行適當的計算,避免超過其額定參數,防止燒壞電學元件。同時,遇到圖像相關的問題時應搞清楚圖像縱橫坐標表示的含義,必要情況下運用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行分析。
總之,初中物理電學部分主要包括以上四種題型。教學中為使學生牢固的掌握上述四種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做到以不變應萬變,應引導學生牢固掌握,深入理解基礎知識。同時,通過相關例題的講解,鼓勵學生做好解題的總結,明確不同題型考查的知識點、設問規律、破題技巧等。另外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注重多與其他學生交流解題心得,借鑒他人的解題技巧。
【參考文獻】
[1]王壘.淺析初中物理電學實驗的探究式教學[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1):181.
[2]周翔.初中物理電學基本題型解題思路探討[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6):73-74.
[3]王萍.初中物理電學知識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反思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9):58.
[4]曹德亮.簡析初中物理電學綜合題解析及歸納策略[J].考試周刊,2020(49):123-124.
[5]黃婕琳.初中物理電學解題方法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5):71-72.
[6]楊曉暉.初中物理電學計算解題方法探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35):80-81.
[7]趙燕藝.淺談初中物理電學計算題的解題技巧[J].讀寫算,2018(16):74.
[8]肖首升.初中物理電學解題方法及技巧[J].考試周刊,2017(98):165.
(作者單位: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第六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