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雯
【內容摘要】自現階段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新型的“微寫作”教學模式是時代發展中寫作教學改革的產物,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教學優勢和教育意義。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積極地進行“微寫作”教學模式的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實施了多元化的運用策略,以此實現“微寫作”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促進寫作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寫作能力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 ?寫作教學 ?“微寫作”教學策略 ?實施策略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微時代”的到來,使微信、微博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溝通媒介,同時也促進了人們“微生活”方式的轉變。由此可見,微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轉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在這種社會發展背景下,教師也應創新性的將“微時代”與教育領域進行有效的結合,通過“微寫作”教學策略的實施,來顛覆以往寫作教學的模式,實現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形式的豐富與優化,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發展。
一、“微寫作”的概述
1.“微寫作”的簡介
“微寫作”是一種具有廣義的微型寫作方式,它短小精悍,字數控制在200字左右,同時還具有縮寫、仿寫、改寫、評論、點評、演講稿以及廣告詞等多元化的表現形式,意義完整且靈活多變,具有非常顯著的教學優勢和教育意義。一方面,“微寫作”的實施促進了寫作教學與時代的接軌。社會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微寫作”教學的策略有效的順應了人們高效率的生活方式,使人們能利用很短的時間進行生活點滴的記錄,滿足了自媒體時代人們個性化的表達需求,使寫作教學與時代發展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微寫作”教學策略的實施實現了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養成。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勤于動筆是非常良好的寫作品質和寫作習慣,而通過“微寫作”的教學,學生就可以不限題材、不限內容的將生活中的遇到的事情、引發的感悟進行及時的記錄,以此逐漸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使學生受益終身。
2.“微寫作”教學的實施原則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進行“微寫作”教學策略實施的過程中,為提高“微寫作”策略實施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應積極地進行相關實施原則的遵循。(1)精微性原則。“微寫作”具有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精煉的特點,因此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應通過寫作教學目標集中、寫作過程精要以及反饋及時等方面來進行精微性的實施。(2)生活化原則。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在“微寫作”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從命題以及寫作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生活化原則的體現,使“微寫作”的題材和訓練方式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3)開放性原則。“微寫作”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具有顯著的開放性,學生不僅能在訓練的過程中進行開放性內容的寫作訓練,同時訓練的過程也不再僅僅局限于課堂,使整個寫作教學過程都呈現出了開放性。(4)主體性原則。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已經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而“微寫作”教學的開展,充分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不僅有效的尊重了學生的表達情感,同時也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具有個性化的訓練設計,滿足了全體學生的表達需求,充分體現了主體性原則。
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微寫作”的運用策略
1.積極進行學生“微寫作”興趣的激發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興趣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在因素,同樣在對“微寫作”教學策略實施的過程中,學生參與“微寫作”訓練的積極性也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為實現“微寫作”教學策略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有效實施,教師就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微寫作”興趣的激發。
首先,注重“微寫作”氛圍的營造。教學氛圍是一項重要的外在環境因素,對于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微寫作”訓練興趣激發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良好“微寫作”氛圍的營造。如,教師可以在黑板報上進行“微寫作”知識的講解,也可以在教室墻壁上開設“微作品”展示臺,將學生優秀的“微作品”進行張貼,使學生在課間時進行分享交流,實現了濃厚“微寫作”教學氛圍的營造。
其次,注重“微話題”設計語境的創設。在初中語文“微作文”的教學中,教師在對“微話題”進行設計的同時,應以相應語言情境的創設來進行輔助,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實現學生“微作文”訓練參與積極性的培養。如,在對學生設置“假如我是×××”的“微寫作”訓練時,教師就可以以這樣的語境進行導入,“假如你一覺醒了,發現自己的身份已經發生了變化,變成了×××,那么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呢?”以此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提高訓練的有效性。
2.有效實施“微寫作”生活化教學的實施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的現實生活是學生的寫作素材庫,是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源頭活水”。而“微寫作”教學策略在實施的過程中,以其短小精悍、語言凝練的特點更適合與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行結合,使學生在對生活點滴的記錄中,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首先,應結合生活瑣事,進行學生“微情感”的激發。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在面對一些生活現象時,會產生一些不太成熟的感受與想法,這樣的想法有可能缺乏一定的邏輯性,也可能會一閃而逝。這樣教師就應引導學生通過“微寫作”的方式進行這些思想及情感的有效記錄,從而有助于學生寫作思維的培養和寫作素材的積累,促進了學生良好寫作習慣以及寫作能力的培養。
其次,應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拓展“微寫作”的形式。在現階段的初中教學中,學生的課業負擔較重,很少會有時間和精力進行長時間的課外閱讀和寫作訓練。因此,針對初中階段學生的這一現實情況,教師就應機動靈活的進行“微寫作”的有效訓練,以此提升作文訓練的有效性。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養成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微閱讀”的習慣,并以“微寫作”的方式進行閱讀感想的記錄,這樣就使“微寫作”成了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促進了學生“微寫作”習慣的有效養成。
3.積極創新“微寫作”教學的實施方式
“微寫作”作為一種高度兼容性的寫作教學模式,以其短小精悍的特點能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各個環節、以多樣化的方式進行穿插、利用。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在充分發揮“微寫作”這一教學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地進行實施方式的優化與創新。
首先,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中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微寫作”的寫作訓練。“微寫作”教學模式以其“微”的特點,在實施的過程中具有更加靈活多樣的形式,如,教師可以利用課前5分鐘、課后5分鐘的碎片化時間,來靈活的開展“微寫作”的訓練方式,以此實現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
其次,結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實施“微寫作”的有效訓練。讀寫結合是寫作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策略,在“微寫作”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同樣可以將閱讀教學與“微寫作”教學進行結合,開展篇幅較小的仿寫、改寫、縮寫等寫作訓練,這樣不僅能更好地實現隨文練筆的教學效果,同時也節約了寫作教學中的課堂時間,提高了寫作教學效率的提升。
4.進行“微寫作”訓練的個性化布置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微寫作”訓練的開展是對學生進行寫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方式,但是學生的寫作能力作為綜合性的素質能力,需要長期、持續的訓練才能得以實現,由此可見,課后“微寫作”訓練的開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應積極地進行課后“微寫作”訓練的個性化設計與布置,使學生在更加開放性的空間中進行寫作訓練的開展以及寫作能力的培養。如,在對學生進行“微作文”課后訓練的布置環節中,教師就可以結合班級內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2~3個“微寫作”的話題,難度可以呈現梯度形式,這樣學生就能根據自己的愛好以及能力,對“微寫作”的話題進行自由的選擇,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進行“微寫作”訓練的積極性,同時更滿足了班級內不同層次學生的訓練需求,有助于針對性的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5.優化“微寫作”評價反饋機制
在初中語文寫作的“微寫作”教學中,批改反饋環節同樣發揮著重要的教育功能,因此,為實現“微寫作”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教師就應結合“微寫作”的教學特點,來有效地進行寫作評價反饋機制的優化與完善,以此實現學生寫作積極性以及自信心的激發與培養。一方面,教師應注重對“微寫作”進行即時評價,實現反饋周期的縮短,實現評價效能的增強。“微寫作”訓練中,作文的篇幅較小,學生寫作的時間也相對較短,教師就可以將課堂教學的時間進行科學的設計,預留出課堂評價的時間。這樣教師就能利用下課前的10分鐘,來對學生的“微作品”進行即時反饋,提升了課堂評價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拓展參與評價的主體。“微寫作”訓練完成以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作品上傳到學校的電子交流平臺,使學生、家長等人都能參與到“微作品”的欣賞與評價之中,這樣就增強了作文評價環節的互動,提高了作文評價的效果。
結語
總之,“微寫作”是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策略,具有顯著的時代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就應充分認識并發揮“微寫作”的教學優勢,通過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實施方式的創新、訓練的個性化布置等多元化的“微寫作”教學策略的實施,來實現“微寫作”教學有效性的增強,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 賀佳. 初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的實施對策[J]. 新課程(下),2018(12).
[2] 李春曉. 初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的實施策略[J]. 新課程(中),2019(05).
[3] 呂瀾. 初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研究[J]. 考試周刊,2018(09).
(作者單位:甘肅省金昌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