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標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國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人們越來越重視英語能力的提升。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中,英語是一門重要的課程,中小學也是學生打好英語基礎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英語學習效率的高低對學生未來的深入學習有著直接的影響。在核心素養體系下的中小學英語教學,要重視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中小學;英語教學
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教育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英語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新課改背景下,各科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主要教學目標,使教育的理念與方式發生了重要的改變。創建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能夠提高中小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等。為了能有效提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充分發揮出課堂教育引導者的作用,及時轉變教學理念,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并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從而促進學生與英語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二、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所以學生生活中很少會有英語的出現。英語教學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始的,種種原因導致英語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很容易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再加上中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性,缺乏自控能力,所以對一些英語知識的學習是“前腳學,后腳忘”。之所以產生這樣的不良現象,是因為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影響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質量,就要先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2.學生詞匯量累積不足。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基礎,學生只有累積了足夠量的詞匯,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但是目前的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匯量累積并不理想,對于一些稍復雜英語單詞的記憶明顯欠缺,所以降低了英語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加強學生詞匯量的學習,鼓勵學生多閱讀一些英語故事書籍,從而增加英語詞匯量。
3.英語教學理念落后。在英語教學中,大多數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比較落后,一些陳舊的教學模式已經根深蒂固,短時間內很難有所轉變。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普遍采用“一言堂”教學模式,教師只是將教材中的英語內容復述了一遍,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樣的教學形式不但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使學生對英語產生厭煩心理,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加上一些教師、家長、學生對英語教學沒有引起重視,也會導致教學理念落后,這是教學效果得不到改善的原因之一,最終影響了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所以,要想提升英語教學的效率,就要轉變陳舊的教學理念。
4.缺乏實踐練習。在英語教學中,由于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導致學生缺少英語交流與展示的機會,使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表達能力等得不到提升。在這樣的生活、學習背景下,英語教學大多數成為形式教育,學生得不到真正的實踐機會,所以除在課上教學外,還要在課下為學生提供英語交流平臺,加強學生對口語的練習,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三、提升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詞匯量。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對英語有了興趣,才能主動、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太過枯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中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認知能力,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環節,增添趣味性教學內容,積極調動學生的情緒,進而提高中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用趣味小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還可通過小游戲來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匯量,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教育價值。例如,在學習與動物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繪制一些動物卡片,然后選擇幾名學生排成一排,教師隨機抽取一張動物卡片,讓學生模仿該動物的叫聲,并說出動物的英語名稱,并將單詞拼寫出來。這樣充滿趣味的小游戲,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學生對詞匯的記憶,進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設計趣味英語游戲時,教師要先明確游戲教學的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展開游戲教學,讓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到有用的知識內容。其次,英語游戲的設計要具備一定的啟發性,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英語教學中,游戲教學形式雖然有效,但是長時間運用一種游戲學生難免會厭倦,所以教師要設計出更多趣味小游戲來提升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游戲教學的價值。
2.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創建高素質教師團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教育發展趨勢,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在現代化教育趨勢下,教師要及時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思想,不斷創新與優化教學模式,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My family”時,以往的教學形式是教師口頭復述,學生跟讀。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該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邀請兩名學生上臺對話,引導學生運用該課新學的詞匯、語法等知識進行一段口語交流,從而讓學生更加了解family的含義。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首先,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長遠發展。其次,學校方面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培訓工作,組織教師參加英語教育研討會,讓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從而豐富自身的教育經驗。再次,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為學生制訂有效的教學計劃,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最后,教師要為學生起到榜樣作用,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都要引導學生與教師進行英語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3.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手段。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將信息技術融入學科教育中。信息技術的加入,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也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了學生的文化視野。在英語教學中,信息技術可以通過視頻、圖片、音頻等形式,將英語內容直觀、形象地呈現給學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記憶。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制作成微課,讓學生有目的性地進行學習。微課具有精湛短小的優勢,教學重點知識一目了然,可以讓學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去學習。微課的設計首先要確定教學目標,然后按照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為學生制訂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其次,利用多媒體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傳統的課堂形式比較枯燥,學生很難提起興趣,在多媒體的作用下,可以將教材中枯燥的英文內容變得動態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增添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極大程度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優秀的英語動畫、電影等,幫助學生提升口語發音水平。例如,在學習“Visiting Canada”時,很多學生對Canada并不了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Canada的視頻動畫,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該課知識點的了解。 最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立班級交流群,將一些可以提升英語技能的微課、網絡文章等通過網絡渠道傳送給學生,將課堂知識延伸到課外,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4.創建教學情境,營造良好課堂氛圍。中小學英語教學是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階段,但對這些學生來講,抽象思維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而情境創設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內容中。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如生活化情境、問題情境、表演情境等,教師在教學之余還要不斷創新情境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英語教學質量。在創設教學情境時,還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年齡特征,運用合理的情境創設手段,為學生打造高效的情境教學課堂。如在生活化教學情境創設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生活現象,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創建學生熟悉的生活化場景,在熟悉的場景中,學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例如,學習“Food”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講一講生活中常見的食物有哪些,讓學生用英語說一說自己喜歡哪一種食物,如“I like to eat apples”。教材中有很多生活化元素,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現象,將英語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英語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問題情境中,在學習某一節課時,教師可以先導入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用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向,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表演情境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通過角色表演加深對英語知識內容的記憶,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例如,學生不知道“sorry”和“Excuse me”在什么樣的情境下使用,因此,教師可以邀請兩位學生與教師一起進行表演。教師和學生同時扮演游客,當他們相遇時,教師向學生問道:“Excuse me, do you know the way to the shop?”學生回答:“Sorry,I don't know.”在這樣的表演情境中,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能很快掌握“sorry”和“Excuse me”的應用語境,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
5.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英語教學主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因此,小組合作模式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劃分,讓學生對某一知識點展開積極討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探究中提升英語水平。例如,學習“Summer Vacation”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該課的重點知識進行合作討論,讓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學會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獲得更多英語學習途徑。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得以創新,也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思路。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時刻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新教學方式,創建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英語基礎,從而提高中小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君逸,鐘蘭風.我國中小學英語教材內容銜接策略研究40年[J].海外英語,2019(21):56-57,61.
[2]路瑞紅,陶金秀.我省農村中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發展現狀及培育對策研究[J].福建茶葉,2020(4):194-195.
[3]吳馳.回溯與展望:我國中小學英語教材建設70年[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9(1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