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 要:本文主要以環境設計專業作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了環境設計專業課程教學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問題,分析了如何在環境設計課程教學中做好創新創業教育的策略,以求能夠更好地促進相關專業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環境設計專業人才。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環境設計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
創新性人才培養一直以來都是高校教育教學的關鍵所在,環境設計專業本身就是一門創新性極強的課程,在進行環境設計時,要想將各種環境元素靈活的搭配到一起,設計出優美的,令受眾滿意的環境,關鍵就在于創新,試想一下如果所有的環境設計千篇一律,那么環境設計就會失去應有的價值和作用。為了更好地展現環境設計的魅力,在環境設計課程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就顯得極為有必要了,其可以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得學生的能力和素養得到更好的提升。
1 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概況
創新創業教育發端源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其發展至今已經有70余年的歷史,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高校擴招,高校學生數量增多,對于高校學生綜合素質以及能力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而且相關工作的實施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門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為相關工作實施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多方面的支持,鼓勵高校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創業園等。雖然,相較于西方國家來說,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起步比較晚,但是其由于受到了社會各級的重視,因此發展十分迅猛,在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實施期間,也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
2 環境設計課程教學與創新教育融合的思考
2.1 創新創業教育內涵解析
環境設計與創新教育二者之間的有效融合,首當其沖就需要高校教師能夠正確理解創新教育的內涵所在,這樣才能為后期各項工作的有序實施提供充足的保障。我國正式提出創新創業教育的概念始于2010年,創新創業教育的誕生就是為了推進社會更好的發展與進步,切實解決當前高校人才培養創新力不足的問題。在我國也有諸多學者對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做出了全新的詮釋和理解,如有學者認為創新創業教育的落實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其重點在于幫助接受教育的對象樹立創新的意識與思想。還有的學者則認為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其所涵蓋的內容極為廣泛,對于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均有所幫助。總的來說,創新創業教育誕生至今,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全世界內教育教學事業中所關注的重點所在,創新創業教育可以滲入多個學科之中,使得各個學科的教學迸發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
2.2 環境設計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基礎
設計是人類的第三種思維,對于從事設計活動的人來說,其在進行設計時,潛意識的就如融入創新思維。環境設計所涉及到的內容多種多樣,其包含有自然、人文社會、藝術、建筑等多個學科的專業知識,其是一門綜合交叉性強的學科。環境設計專業教育不僅強調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想象力、空間感等,同時其還注重通過多種方式啟發學生思維,綜合應用知識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者在融合的過程中,并不只是單純的關注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其注重將學科知識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在一起,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成為學生創新的能力,通過教學使得學生具備終身創業意識與創業精神,在教學中不能顧此失彼。
2.3 環境設計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環境設計課程教學與創新教育融合在一起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并非是憑空而來的想法,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對于環境的重視度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所居住的環境優美,風景秀麗,優質的環境設計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而在環境設計工作實施期間,要想不斷地推陳出新,創造出優美的風光環境,設計者就應當具備創新意識。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是培養優質環境設計人才的重要場所,如果在教育教學工作實施期間,其不能積極響應社會號召,做好教學改革工作,那么就可能會導致環境設計與人民群眾的需求以及審美等彼此背離,這樣也就難以真正地做好環境設計工作。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注重對個人創新精神的培養,同時還包含有創業意識、創業能力等多方面的內容,在高校教學中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如果不能結合專業課程設施,那么創新教育就難以落地生根。將環境設計課程教學與創新教育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得二者的優勢作用最大限度的迸發出來,有助于二者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壯大。
3 創新創業教育引導下環境設計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規劃
3.1 環境設計人才培養體系與我國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宏觀對接
創新創業教育是貫穿于高校教育全過程的一種教育理念,在環境設計課程教學中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時,必須要從整體出發明確在環境設計課程教學中有哪些環節需要緊密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在一起,應當如何結合專業特點,發揮創新教育的作用和價值。在環境設計課程教學的不同階段,教學的側重點不同,如學生剛剛接觸環境設計專業時,教學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重點在于幫助學生了解環境設計專業是什么,為什么要進行環境設計,相關工作實施的目的,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越來越多,教學則將朝著實踐的方向過渡,學生需要掌握更多的實踐知識。而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所涉及到的創新教育理念也存在有巨大的差異。在環境設計課程教學與創新教育融合的過程中,如果教師不能完成人才培養體系與創新創業教育之間的宏觀對接,二者的融合缺乏選擇性和針對性,那么一切工作也將會成為空談。以大連理工大學為例,該學校一直以來都比較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其專門成立了“大連理工大學創新實驗學院”,該學院采用全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中的“磁石模式”,即以獨立創新實驗學院作為引領,面向全校所有專業有創新思維、興趣的學生展開創新課程教學、課內外實踐與專題項目研究等一系列的活動,拓寬創新創業教育的范圍以及廣度和深度。再比如說,近些年來,以中央美術學院為代表的一批學院也開始積極嘗試通過導師工作室模式,“央美創客”孵化器模式等多種模式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素養,在創新教育工作與專業教學結合在一起時,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專業特色以及能力水平等有針對性的培養,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能力與素養,使得學生創新能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