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泓宇
【摘? ? 要】高中生的學習生活面臨著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的各項壓力,而體育鍛煉能夠使學生在不影響學習進度的情況下及時調節情緒,緩解壓力,排解負面能量。體育課如何能夠在有限的課時內達到更好的效果,還需要體育教師在課程設計時進行更加深入的設想和探索以及不懈的堅持和不斷的改進。
【關鍵詞】互動教學法? 高中體育? 運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2.059
體育教學在高中的課程中占比不大,但是對學生心理狀態的調節卻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體育課的作用,需要借助更高效的教學方法安排體育課,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鍛煉,修養身心。
一、高中體育教學的意義
(一)緩解高中生學習生活中所面臨的壓力
因為高中生的學習生活節奏快,學習內容多,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教室內坐著學習。長期這樣,學生的身體沒有得到適當鍛煉,大腦持續緊張,會導致學生身體機能出現問題,健康狀況下降。甚至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暴躁易怒、人際關系出現危機,而學生最關注的學習成績也會受此影響,出現大幅波動。波動的成績又影響情緒,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而體育鍛煉可以及時緩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壓力,釋放學生的消極情緒,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激發學習的動力,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問題。
(二)體育活動對身體健康的益處
學生從教室走到戶外,可以獲得清新空氣,看到碧水藍天、皎皎白云,在開闊的視野下放松身心,好的體育活動可以讓學生在身體得到鍛煉的同時心智也得到磨煉,精神狀態得到調整。因為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時,腎上腺素的分泌會使自身細胞興奮,加快機體新陳代謝的速度,血液循環在快速清理代謝廢物的同時也會帶來新鮮的氧氣,提高細胞機能。大腦會變得更加活躍,分泌更多使人快樂的化學物質,比如多巴胺、內咖肽,使人的情緒變得更加高昂。
一番運動過后,學生感受到的不僅是身體上的輕松,更是精神上的愉悅。因為長時間看書而疲勞的眼睛,在休息之后也會變得舒服很多,改變干澀的不適。原本的疲勞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充沛的精力和放松的身體,當學生再回到教室時元氣滿滿,面對難題也會信心倍增,這時的狀態會讓學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率。由此可見,體育運動能夠有效緩解壓抑、抑郁、暴躁等不良情緒導致的不穩定心理狀態。而互動教學法會在體育原有的基礎上增添更多細節,充分發揮體育課的效能。
(三)體育活動傳播精神
蔡元培曾說:“完全人格,首在體育”。如果說教育讓一個人變得聰敏,那么體育會讓一個人變得陽光和開朗,兩者不可或缺,相輔相成。體育影響的不僅僅是人的身體健康,更深層次的影響在于體育活動中那些動人事跡所體現的體育精神,就像女排精神的十六字箴言:“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團結協作,自強不息?!边@些內在的力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還可以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有人說“體育本身就是一種挫折教育”,從學生運動時的模樣就可以窺見一二。打羽毛球時發球有誤,那他們不會嚷嚷著不玩了。他們最無意識的舉動是撿起球來和同伴喊著“再來一次!”然后他們會更加認真地發球。“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確能給學生起到警示的作用,但從他們運動時的表現可以看出,愈挫愈勇也是一種天性。通過恰當的引導,或者根本就不需要引導,他們就可以將這種本性發揮出來。采用互動教學法的體育課在更大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外化他們的天性,讓他們不怕輸,敢于嘗試。
二、互動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互動教學法的可取性
運動對于學生來說雖然重要,但因為體育這門科目不是高考學科,所以體育課在高中教學體系中的課時少,而且在很多學校都不怎么受到重視,有時課時還會被其他學科的科任教師借走,因此學生的體育鍛煉往往是不夠的。如果體育教師想要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鍛煉的樂趣,那么教學方式就顯得極其重要。互動教學中的互動是多向的,這種教學方式不同于以往僅由教師進行教學的傳統方式,它是多邊的、不定向的。所謂的互動可以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也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開展的一種語言或者肢體的交流。該教學方式摒棄以往獨角戲式的教學,以問題展開課堂,更講究學生之間的合作互補。教師不再作為單一的輸出角色,因為在互動教學中,學生要將所學知識反饋出來,意味著學生不僅要學知識,更要運用知識。它要求更多樣的形式和更強的參與感。互動教學法要求高中體育的教學內容不能太單一,教師在日常的體育課中要將過去鍛煉的形式變新,課前熱身的跑步可以變成趣味性的定點往返跑。在變換教學形式時要向學生講述規則,讓學生對體育活動有更強的參與感,而不是讓學生簡單地完成任務。
(二)互動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分類
互動教學法分為四大類:主題探討式互動、歸納問題式互動、精選案例式互動和多變思維式互動。
1.主題探討式互動。主題探討式互動是教師挑選主題并根據主題設置問題交由學生解決的過程。例如踢足球時,教師可以提問用腳的哪個部分發力最合適,什么地方踢球最痛,什么地方踢球時最容易骨折,讓學生在踢足球的過程中細細體會和感受。設置這些有針對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在運動時自己意識到該如何正確地踢球,理解為什么不用這個部位踢球,了解到踢球方法不對導致的后果。教師還可以設置分組,安排學生觀察彼此的動作,互相提醒,糾正對方的不足之處。很多時候學生不清楚自己究竟有哪些地方不對,這時就需要一個對照讓自己糾正。如果長時間運動下去,而原來錯誤的動作卻沒有得到糾正,很有可能會發生意外導致受傷。就好比用腳尖踢足球很有可能會使自己的腳趾受傷。而且交流會使學習的印象更加深刻,也為學生增加交流的機會,以便彼此交換觀點,對問題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給予適當的指導,讓學生更快地進入狀態。
2.歸納問題式互動。歸納問題式互動要求體育教師要有洞察力,能夠總結問題和歸納問題。能力不足或經驗較少的教師能夠借助互聯網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由淺入深地向學生拋出。例如,為什么總是不能夠準確地傳球(與腳法有關,著重于基本功);難道只要是靠近自己身邊的隊員就適合將球傳給他,如果不是又該如何應對(與賽場反應和選擇有關)。通過問題的逐步深入加深學生對該項運動的了解,激發學生的興趣。問題要應對實際情況,之前的幾個問題涉及比賽時面臨的選擇,作為高中體育教師就應該合理安排時間,組織比賽,讓學生真切地面對問題,學生只有在面臨問題時才清楚該怎樣在實際情況下處理教師給出的問題,也才會更清楚自己有著什么樣的問題。教師給出的問題更多的是要讓學生觀察到問題所在,而不是盲目地訓練,沒有目的地對戰,要讓他們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只有這樣,在實戰中才不會放松警惕,才不會盲目自信,與對手對戰時才更有針對性。
3.精選案例式互動。精選案例式互動,由教師在網絡或其他方式上尋找精彩且典型的個例,讓學生試著調動自己的知識量來分析案例中存在的問題,找出應對方法。在分析過程中,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提醒,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思維來剖析問題根本,再循序漸進地拋出自己的看法,將問題深化,以此將學生的思維延伸下去。在學生延伸思維時,教師應該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以便解答學生的疑惑,如果專業知識有所欠缺,那么在課前需要充分備課,并引導學生向著自己的教學目的思考,才能保證學習的深度,避免教學效果不達標,浪費學習成果。
4.多維思辨式互動。多維思辨式互動就是給學生一個實際問題,再設立一個對立面,一邊是通過學生的觀察和實際經驗而總結出來的解決方案,而另一個是教案式的標準答案。讓學生給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要求分析合理,判斷有據。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正反方進行辯論。也可以分小組進行學習,要求學生對于最終的選擇結果要有依據。無論以什么樣的方式讓學生展示成果,都要求學生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且能用自己的思維邏輯解釋其選擇的原因。如果不這樣做可能導致學生思考不到位,學習效果半生不熟。這類學習針對的學生要具備較全面的相關知識,如果知識有限,可能會導致學生陷入思維盲區,無法繼續深入分析而浪費學習時間。案例和問題的選擇可以對應當下的熱點,這樣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方式可以將學生現有的知識活絡起來,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也要求教師在選擇問題時不要將答案設置得過于絕對,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和辯論的余地。如果答案設置得太過淺顯,可能會讓學生的思考被答案影響,思維發散被限制。
(二)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互動式教學法的要求
首先,互動教學法的核心在于互動,這需要教師有豐富的經驗和知識面。雖然在互聯網時代,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問題所在,但如果教師僅僅借助網絡來了解,卻缺乏實踐和經驗,那么可能就無法解決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導致學習不夠深入,給學生呈現的邏輯鏈不夠完整。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體驗感也會因為自身知識的局限性所干擾,因而教師自身的教學興趣也會被打擊。所以充分備課是必不可少的,高中體育教師平時也要積極學習相關知識,彌補自身存在的不足。在進行教學之前,教師要積極向學生科普體育的重要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也要有一定的關注,重視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示,通過學生的學習成果來評測自己的教學目的是否達標。高中體育教師還要善于總結經驗,也要學會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案,面對互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解決。
其次,學生在課堂中要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否則很有可能會造成課堂鴉雀無聲的現象。體育課不是高考科目,很多學生并沒有擺正態度,不重視體育,認為上體育課是浪費時間。因此,展開互動教學法的前提是學生對體育要有足夠正確的認識,理解體育教師的工作,尊重體育這個學科。
最后,互動教學法對學校硬件設施也有一定的要求。因為互動教學是通過問題展開學習,但是學習的過程注重實踐,通過實踐多方面解決問題,如果學校沒有足夠的資金購置設備器械,那么教學展開就會比較困難。
三、如何開展互動教學法
首先,教師要對教學的結構進行設計并優化。教師要合理安排理論與實踐,讓學生的知識可以得到正反饋。對于學生如何開展實踐活動也要有所考慮,以什么樣的形式開展什么樣的活動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還要設定教學目的,讓自己的教學具有針對性,根據教學目的進行教學進度的分配。明確的教學目的可以讓安排更加清晰、有邏輯,也可以在備課時更加高效??偠灾鞔_的目的和合理的安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可以減少教學時的迷惑,讓課堂教學少走彎路。在開始教學前,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有趣的熱身活動,調整學生的狀態,讓他們明白在體育課上時間是用來運動和流汗的,讓學生盡快從學習的狀態切換到運動的狀態,盡快進入角色之中,減少時間的浪費,提高學習效果。
其次,準備一些小故事幫助教學的開展。這些故事不能太長,能夠調節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就夠了。這些故事可以把有些堅持不住、開始分心的學生拉回來,也可以放緩課堂節奏,讓學生調整狀態。當然,故事的內容不能是充滿負面能量的,它要能給學生帶去積極的影響,激發學生的興趣。
第三,高中體育教師要關注學生上課的神情,通過學生的表情猜測學生的狀態。因為互動式學習思維比較發散,基礎不牢固的學生隨時會“掉鏈子”,教師通過他們的表情可以把控自己授課的進度。
最后,要學會反思,學會總結。教師只有通過反思和總結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找準改進的方向?;咏虒W法需要創新,這是一種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新型教學方法,教師不能讓自己的課堂披著創新的“外皮”卻只有傳統模式的“里子”,因此要多思考,多學習,多嘗試,才能做得更好。教師要始終明確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在課堂中要多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教會他們總結經驗,尋找規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才能讓他們受益終生。
綜上所述,互動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還有很多空間和價值值得我們去探索。通過互動式體育教學,我們可以讓更多的學生真心地愛上體育鍛煉。
參考文獻
[1]王洪亭.基于BAT對中小學體育課堂師生互動行為分析及對策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9.
[2]盧文柱.新課改下高中體育互動教學實踐與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06):41-42.
[3]劉小瑜.淺談高中體育課堂中有效的互動教學[J].學周刊:上旬,2014(7):1.
[4]張生發.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C]//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成都會場)論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