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珍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逐漸形成了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這樣一種普遍現象。在小學學習的階段,學生活潑、好動,而語文課堂的氛圍也相對較為沉悶,所以教師應積極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學習效率提升。本文,將針對情境創設這一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之中進行應用策略的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創設;課堂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331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作用
(一)有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傳統模式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教師的講授較為單一,方式方法也較為單一,語文課堂教學的氛圍較為沉悶,學生在接受知識時,一直處于一種被動的地位,同時,由于語文教學情境創設的匱乏,以至于造成小學生對于語文這門學科失去了想要探索學習的興致。在新課程這一理念的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特別突出強調了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這一理念,提倡教育、教學時,一定要秉持遵循小學生的自身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一般規律,從而更加有效的激發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的興趣。情境教學的有效實施,不僅僅可以引導學生對語文課堂教授的知識進行掌握以及進行深入理解,還可以讓小學生加深對語文學科知識的深刻印象,同時這種直觀且形象的方法更加利于學生大腦的開發、學生智力的開發,從而促進學生愈加全面的發展。
(二)有利于學生培養語文情感
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這門學科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是語文界對語文課程認知上的一個大的突破。小學語文學科相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強調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這個顯著特征,在培養學生時,過分注重閱讀時的技巧、寫作時的技巧和對于基礎的字詞記憶。在一定的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的人文教育,從而導致小學語文教學缺乏情感上的教育,從而影響到了學生愈加全面的發展,情境教學法的有效實施,可以引導學生,在這一具體的情境中能夠更好的體會到文章內容想要表達的情感,使小學生與文章能夠產生情感上、精神上的共鳴,進而感受到文章內容的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情境的積極創設,課堂有效導入的實現
在課堂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課堂的有效導入,良好且有效的課堂導入可以對小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行激發,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將小學生的注意力慢慢的、一點點的轉移到語文課堂的教學中來。為了對高質量的語文課堂教學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在小學語文這門學科的教學中,情境的積極創設,形式的豐富導入,有效的對課堂質量進行了提升。
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中,講到《春夏秋冬》這節認識漢字的課時,教師通過播放多媒體 中幻燈片里的有關于春夏秋冬的圖片,讓學生看到了春天的萬物復蘇、夏天的炎炎烈日、秋天的金色麥田、冬天的銀裝素裹。讓學生通過這樣直觀的方式對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認知。這樣就非常順利的完成了教學內容。
(二)繪畫情境的創設,引領學生參與教學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活動里,教師有些過于注重自身的引導地位,繼而忽略了本應屬于小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發揮,則養成了小學生“被動學習”的習慣,造成的后果顯而易見,學生沒有人督促了,便不想去學習,沒有人講授,就不會去學習。為了改變和解決這種尷尬的現象,教師完全可以對小學生喜愛涂涂畫畫、想象力過于豐富這些特點進行利用,并進行繪畫方面情境的創設,引導小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來,提高小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
(三)打好游戲情境的創設基礎,注意互動
在玩的過程中,有許多新鮮有趣的事或物在吸引著小學生的注意力,之所以小學生如此貪玩,不僅因為玩是所有兒童的天性,而是針對兒童來講,選擇自身更加能提起興趣的事情來認知、了解,會充分樂在其中。利用這一顯著特征,教師創設活潑、輕松、趣味而又健康的、具有教育意義的課堂教學情境,來進行提高小學生對于語文課堂教學的期待感,新鮮有趣的事物在吸引著小學生,使小學生越來越渴望學習語文這門學科。轉變相對傳統的語文課堂上的教學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起小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積極性,教師也可以為語文課堂設計一些簡單且容易操作的小游戲,為語文教學課堂增添一點趣味性,既可以增添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喜愛,又可以達到推陳出新的目的,同時,小學生語文學科的學習成績也會受到課堂教學風格以及教師人格魅力的影響。在愉悅的課堂教學環境氛圍中,小學生與教師以及同學會建立一種平等互信的關系,良好的師生人際關系,會使小學生對教師更加依賴,會對語文課堂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安全感,興趣的引導,會讓小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不僅學習成績會得到提升,學習效率也有顯著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懷念母親》這一文章時,作者文章中心思想的宗旨是想要表達對母親的一種情感,教師就可以依據這一中心思想,來設計一個歌曲接龍的小游戲,參照實際情況,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運用音樂軟件播放一段關于母親的音頻,或者是清唱幾句與母親相關的歌曲,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做鋪墊。首先,為了使每個小學生都能進行游戲,提升小學生對于接下來游戲的參與感,教師應先清點班級人數,由于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鮮明的性格特點,教師應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依據班級人數,3—4人一組。其次,在接下來的準備環節上,教師給每個小組規定搜集歌曲的時間,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的多搜集一些關于母親的歌曲,然后,小組成員進行內部交流、討論,是每位小組成員對本組搜集的歌曲做到心中有數。再次,學生討論這一環節結束,游戲正式開始。教師開始隨機的抽取小組,進行游戲歌曲首唱,其他游戲小組將進行搶話筒進行歌曲接龍,歌曲接龍游戲采用積分制的形式,教師作為裁判,唱對加一分,唱錯不扣分,且游戲歌曲不能重復唱,所有的加分由教師在黑板上進行公示。之后,教師則需要對得分高的小組先進行表揚,對得分相對低的小組進行鼓勵,運用這樣游戲情境的設定,使學生們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進行了充分調動。
結語:總而言之,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還沒有那么成熟,教學情境的適當創設,可以對小學生進行語文學科學習的興趣的激發,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了明顯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優化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使語文這門學科教育價值得到充分發揮,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彥平.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名師在線,2021(01):18-19.
[2]高萍.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策略分析[J].華夏教師,2019(2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