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養的提出,給教師教學指明了培養學生的方向。教師在這一背景下實施閱讀教學,能夠更好地引領學生,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英語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語言,需要學生擁有聽、說、讀、寫等能力,核心素養的加入,能夠加快學生提升能力的步伐。本文在實踐探索中,剖析了學生的不足,了解了核心素養的內涵,提出了具體的教學策略,利用對話交流平臺、分析閱讀內容、信息技術、自主實踐、學生評價等,以期影響和教育學生。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滲透
【作者簡介】于敏,江蘇省江陰市臨港實驗學校。
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課堂上滲透核心素養,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內涵化,增強學生的體驗感,豐富學生的學習技能,幫助學生領略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改善學生的學習現狀。學生在英語閱讀課堂上,會積累閱讀的技巧,收獲閱讀的果實。
一、初中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英語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有著積極的學習意義,影響了很多人。人們學習英語,不僅是為了掌握一門語言,還是為了了解更多的資料,拓展自己的視野和空間,發展自己的實力。但是,中學生在面對英語學習的時候,會因為對英語學習存在偏見而逃避英語學習,認為自己不學習英語,也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不需要再花費時間來了解英語,缺乏長遠的學習目光。學生還會在英語探索的過程中,因為面臨的挑戰而出現自信心下降的問題,認為自己難以正確理解英語知識、靈活使用英語知識,在英語方面沒有天賦,不如放棄。學生錯誤學習理念的存在,耽誤了學生的進步,給學生造成了不好的影響,阻礙了學生對英語學習技能的掌握。英語教師在剖析學生問題的時候,要正視學生的不足,對學生進行鼓勵式引導,消除學生對英語的恐懼。
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積極意義
核心素養包含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發展起著輔助作用,是學生成長中的助力。初中英語教師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優化課堂學習環境,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英語,認識英語,看到英語在生活中的應用,并熟悉英語的靈活運用,成為英語課堂的參與者。在以往課堂中,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是盲目的,缺乏方向的,存在得過且過的學習心理。而在核心素養的影響下,學生有了自主思考的意識,分析了自己的學習情況,了解了自身不足,設計了符合自身發展的學習方案。學生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和把握,直接改變了學生對待英語的態度。學生不再逃避英語學習,而是能夠主動出擊,在英語課堂上靈活使用英語,挖掘學習潛力,扎實了自己的基本功??梢哉f,學生在核心素養下的發展,更具有探究的意義,更能突顯學生的表現。
三、核心素養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的策略
1.創設學生對話交流的平臺——發展學生語言能力。語言能力是學生使用英語開口表達的能力,而這離不開學生的多學、多練。教師為學生提供對話交流的平臺,營造英語表達的語言環境,能夠加深學生對課堂所學單詞、句子的記憶,讓學生在對話交流中表達出來。學生在開口講英語的過程中,會逐漸熟悉英語的表達方式,使得表達變得流暢起來,掌握與人對話的勇氣和能力。由此,初中英語教師基于核心素養來實施閱讀教學,可以借助創設學生對話交流的平臺來發展學生語言能力。
在學習“Teenage problems”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青少年問題,學會主動表達自己的心情,分享自己的煩惱和問題,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心理,讓學生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熟悉相關的英語表達,在教學中組織學生與周圍同學交流,鼓勵學生說一說自己成長中的煩惱,與小伙伴一起分析,一起解決,進而收獲真摯的友誼,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將課堂所學的單詞融入表達內容中,分享了自己的喜怒哀樂,說出了影響自己的問題和原因,釋放了成長中的壓力。在學生表達之后,其他學生會參與到討論中,或是分享自己類似的故事,或是發表自己對此事的看法,或是提出自己的建議,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在學生對話的過程中,筆者會觀察和聆聽,了解學生的表達現狀,分析學生的問題,為設計有效的教學策略而努力。學生在表達中,學會了使用英語來描述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表達自己的憂慮、煩惱心情,知道怎樣設身處地地提問題,熟悉了英語表達的形式特點。
2.引領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構建學生思維品質。思維品質在學生思維活動中具有具體的體現,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培養學生思維品質,要多鼓勵學生參與閱讀,讓學生由淺層次的閱讀邁入深度閱讀,對閱讀內容進行動腦分析,細化知識點。學生在思考中,會了解閱讀的內容框架,找出問題的答案,形成英語思維。由此,初中英語教師基于核心素養來實施閱讀教學,可以借助引領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來構建學生思維品質。
在學習“Green Switzerland”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瑞士的環保,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能夠為綠色發展做出貢獻,培養學生主動分析,大膽表達的思維品質,在教學中圍繞課文內容對學生展開了提問:你知道瑞士的地理位置嗎?你印象中的瑞士是怎樣的?瑞士人是怎樣保護環境的?對我們有著怎樣的啟發?你能提出具體的保護環境的建議嗎?學生帶著問題,走進了課文,知道了課文主要描述了瑞士人在保護環境方面具有哪些有效的措施。為了開闊學生的眼界,筆者還為學生提供了世界環境日的資料,方便學生思考。學生拿到問題和相關信息后,先是對課文進行了分段,然后與周圍學生合作,結合工具書,對課文進行了粗略翻譯,然后又針對合作中的分歧,進行了討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學生結合課文所提出了回收舊衣服、制定相關法律、警察監督、使用新能源等內容,分析了如何結合當地環境條件來保護環境,做到了因地制宜,強化了環保概念。學生在動腦思考的過程中,找出了問題的答案,適應了分析的課堂環節,能夠站在英語的角度來回答問題。
3.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生的閱讀材料,增強學生文化意識。信息技術能夠打破傳統課堂教學造成的壁壘,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教師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可以增加學生閱讀的背景內容、相關材料等,讓學生形成多角度思考的習慣,強化學生對文化的剖析。學生受信息技術的影響,會找到學習的興趣,深入挖掘知識背后蘊含的文化。由此,初中英語教師基于核心素養來實施閱讀教學,借助信息技術豐富學生的閱讀材料,以此來增強學生文化意識。
在圍繞“Asia”的reading部分進行探索的時候,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北京和桂林的風采風貌,感受到傳播中國文化的意義,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態,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設計了微課教學視頻,在教學視頻中融入了故宮、頤和園、漓江、溶洞等圖片及其背后的文化知識內容,展示給學生看。為了方便學生理解,筆者還將其中涉及的新單詞、短語標注出來,進行了解釋。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后,看到了北京古建筑和桂林山水的特點,了解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發現不同的城市對文化的理解是不同的,需要結合當地條件來區別分析,尊重文化的差異性。在學生認識中國景觀的文化特點之后,筆者又借助微課視頻,為學生設計了練習題,鼓勵學生掌握視頻中的知識點,并利用其進行填空,以便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學生在練習環節,了解了英語閱讀的內容,扎實了知識基礎,開闊了英語眼界,能夠正確對待文化。
4.鼓勵學生參加自主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學生的成長僅依靠教師的帶領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教師創設自主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中來,能夠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讓學生學會使用課堂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在自主實踐中,會增強學習的自信,掌握英語學習的技能。由此,初中英語教師基于核心素養來實施閱讀教學,可以借助鼓勵學生參加自主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在學習“Wild animals”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野生動物的生存現狀,知道如何應對野生動物生存危機,了解人與動物之間的關聯,為動物的生存、發展做出改變,培養學生應用英語知識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自主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知識來為保護野生動物出力。學生在自主實踐活動中,先是挑選了自己感興趣的野生動物種類,然后借助互聯網,搜集了豐富的資料,了解了野生動物生存的環境、條件、生長需求等,知道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最好方式是維護它們現有的家園。其中一位學生為了喚起人類的共鳴,在宣傳介紹頁上以漫畫的形式講述了人與動物之間的聯系,使得人們認識到保護動物、保護環境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學生在活動中,展示了自己的優勢,發揮了自己的個性,熟悉了英語知識的應用,具有了獨當一面的學習能力。
5.重視對學生的評價——全面促進學生在英語閱讀上的發展。教師的評價,就像是學生跋涉路上的路標一樣,為學生指明了方向,給學生帶去了希望。教師評價學生的時候,避免采取武斷、粗暴的方式,而是要言語激勵學生、眼神肯定學生,用溫和、信任的語言來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接受教師的意見,并進行探索,改善學生的英語閱讀現狀。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會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知道怎樣改進,并獲得全面發展。由此,初中英語教師基于核心素養來實施閱讀教學,可以借助重視對學生的評價來全面促進學生在英語閱讀上的發展。
在學習“Natural disasters”之后,筆者為學生創設了描寫自然災害的寫作任務,并對學生的作文進行了點評,了解了學生英語寫作中的問題和優點,增加了對學生的關愛。學生在與筆者交流的過程中,知道了自己作文中出現的單詞拼寫錯誤、語法使用錯誤、句子使用不恰當等問題,開啟了解決問題的學習模式。筆者針對學生的后續反思情況,對學生進行了評價,指出了學生有錯就改、善于反思的優點,增強了學生的信心。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筆者也會對自身教學進行反思,了解教學中的不良因素,并進行改正和剔除,為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條件,督促學生進步,促使英語課堂進行良性循環。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下,會深入剖析自己,彌補學習的不足,擁有全面發展的潛力。
總之,本文通過分析初中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熟悉了阻礙學生進步的因素;了解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積極意義,堅定了教育教學的方向;掌握了核心素養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的策略,為學生創設對話交流的平臺,使學生有了應用英語表達的意識;引領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培養了學生的英語思維;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生閱讀材料,讓學生了解了文化的差異性;鼓勵學生參加自主實踐活動,鍛煉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重視對學生的評價,推動了學生在英語閱讀上的進步,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學生在英語教師的帶領下,走進了英語課堂,了解了英語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方法,懂得了怎樣使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為英語課堂增添了活力。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對學生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能夠依據學生的需求來為學生提供幫助,使學生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曉慧,李陽,車向軍.深度學習理念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基礎外語教育,2019(6):89-93,111.
[2]劉長梅.核心素養在初中英語課堂的培養與應用[J].天津教育,2019(36):50-51.
[3]賈銘剛.淺談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家長,2019(36):112.
[4]王芳.淺談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6):166-167.
[5]李紅紅.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新課程(下),2019(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