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娟寧
摘要:語文教學的真諦,無外乎閱讀和寫作,而讀寫結合的本質就是要在讀中學寫,讀后練寫,這說明讀是寫的基礎,讀是輸入,是積累,大量的閱讀對寫作尤為重要;寫是輸出,是對閱讀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關鍵詞:語文;閱讀;寫作
在小學階段,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把閱讀與寫作有效的結合起來?如何讓學生把課文學習和作文有效的結合起來,養成學生愛寫、想寫、樂寫的優良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呢?下面是我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悟出的一點經驗:
一、立足課時,揣摩寫法,做到讀寫結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讀寫訓練也要貫穿于日常課堂教學中,備課時,教師要有預設,那些段落有明顯特點,適合學生仿寫,教師怎樣引導,比如指導學生先觀察句子的特點,留意段落的結構特點。在教學統編版六年級下冊《匆匆》一課第三自然段“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個段落的仿寫就適合當堂完成,學生結合自己日常生活,感悟時光易逝,許多學生寫出了很出彩的句子“踢球時,日子從腳邊過去;睡覺時,日子從枕頭邊過去;傷心時,日子從婆娑的淚眼邊過去……”,當堂交流之后,學生相互取長補短,大部分同學的段落仿寫很成功。
二、關注留白,嘗試補寫,進行有效練習
《兩莖燈草》是統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一組中的一篇課文,教學這一課我設計的讀寫結合點就是通過補白人物內心活動,讓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進一步感受嚴監生鮮活的吝嗇鬼形象。文中嚴監生伸倆手指頭和搖頭,這兩個動作出現了三次,每次都有細微的變化,第一次是“伸著兩個手指頭”“把頭搖了兩三搖”,此時可以讓學生想象嚴監生可能想說什么?學生補白說“什么親人不親人的,不是滿屋子都是親人嘛?我是說桌上點了兩莖燈草,太浪費了,你們怎么就不懂呢?”第二次是二侄子上來問,此時嚴監生的動作是“把頭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這時讓學生想象嚴監生此時的心里越發的著急氣憤,此處再讓學生進行補白,學生可能會說“不是銀子的問題,簡直氣死我了,沒看見我伸兩根手指頭嗎?兩莖燈草太費油了,滅掉一莖,要不然我咽不下這口氣呀。” 學生通過補白人物的語言,真正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作者細膩的描寫是要告訴我們什么呢?作者想表達嚴監生越來越氣憤,越來越絕望。課堂上學生經過比較動作,補白語言,揣摩內心,把人物形象體會得入木三分,但學生補充的這些語言能補充到課文中去嗎?顯然是不可以的,因為嚴監生病的奄奄一息,已不可能滔滔不絕的講話了,所以作者只能通過其動作神態表現其吝嗇的形象,這就是語言的魅力。我們的想象補白,只是為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非想畫蛇添足。本課教學的讀寫訓練點就是讓學生通過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內心活動,讓學生學會嘗試將這種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三、立足全文,銜接課外,訓練表達能力
學完整篇課文后,可以立足全文,課內外結合訓練表達能力。一些課文仿寫,讀后感等寫作練習,寫的內容較多,不能當堂完成,需要課后練寫,但它又是通過課堂上教師的寫法指導之后去練習,和課堂教學有著密切的關系,主要形式有:
(1)仿寫。學了某一篇課文后,學生掌握了課文的結構寫法,仿照課文進行寫作,比如學了《爬山虎的腳》,我們從課文中習得作者細致觀察的方法,細致觀察才能準確表達,連續觀察,才能寫出細微的變化,課后可以安排學生仿寫一種家里養的植物,讓學生在連續觀察的基礎上寫出這種植物的生長變化過程。
(2)續編。如學了《窮人》后,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合理的續編課文,加入自己的想象,續寫桑娜收留了西蒙的兩個孩子之后的生活狀況,以此對課文進行再創作。
(3)改寫。把不同的文體改寫成另一種文體,比如將《精衛填海》《回鄉偶書》等古詩文,借助注釋改,加入自己的想象,補充恰當的環境描寫,改寫為記敘文;還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改寫,比如學習《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可以從多角度設計練筆。第一,如果你就是船夫,請向游客們介紹一下威尼斯小艇的特點,和自己的駕駛技術。第二,假如你就是坐在船上的游客,請從游客的角度描述一下自己游覽威尼斯時的所見所聞及特殊感受。第三,還可以為威尼斯的小艇寫幾句廣告詞,來吸引更多的游客游覽威尼斯。甚至還可以有這樣的角度,假如你就是威尼斯的一只小艇,請以擬人的口吻,寫寫小艇的特點及作用,從多角度來設計改寫,可以使課堂的小練筆充滿魅力,讓學生更加樂于實踐。
四、拓寬閱讀,遷移寫法,提升寫作能力
盡管小學語文課文都是精心挑選的經典名篇,但畢竟篇目有限,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的閱讀量不少于100萬字,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教好課內的閱讀,更要引導學生有效的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擴大其閱讀量,結合每冊書里的“快樂讀書吧”,給學生做好閱讀推薦和指導。每學期我們都會開展“師生共讀一本書”活動,每周還會有閱讀分享課,在閱讀分享課上,學生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閱讀內容,或講故事或分享閱讀感悟,在分享課之前,每位學生必須寫好發言稿,寫發言稿的過程也是讀寫結合的訓練,通過共讀一本書活動,促進學生長期堅持閱讀,讀得多了才會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在寫作文時才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積累的語言變為自己的寫作素材。使自己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
總之,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不斷地去探索研究,要有讀寫結合的教學意識,在賞析課文時,讓學生學習語言,感悟寫法,并配以適當的練筆,長期堅持下去,就能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
參考文獻:
[1]權紅梅.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20(08):92-94.
[2]母瑞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讀寫結合[J].中華少年,2018(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