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明方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做出了諸多調整和改變,而問題教學活動則是其中最為突出的內容之一,問題教學在提高學生問題意識、強化數學邏輯中具有關鍵性作用,但從目前來看,問題意識教學活動還需要得到進一步發展。基于此,本文從問題意識的價值入手,就小學數學中問題意識培養工作展開深入探究論述,以期明確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實踐,打破應試教育對當代學生造成的束縛,真正實現新課標中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問題意識;教學實踐
引言: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其認為教師要以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在這種教學理念下,學生會對知識、技能形成更加深刻、全面的認識,區別于傳統教學理念,在雙基教學中,四種堅持能力培養,并且具有啟發性、問題驅動性、示范性、層次性和鞏固性這幾個特征。從這一理念中可以看出,問題意識和思維能力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養成問題觀念。
一、小學數學中問題意識培養工作的開展概況
所謂問題意識,指的就是學生要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問題意識在數學課堂中的落實,可以讓學生對知識產生全面、系統的理解,擁有良好的學習體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需要從授課理念開始改變,教師要合理的設計問題,構建情境,讓學生利用現有知識圍繞著問題進行探索和思考,在此基礎上學生會對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識。但問題意識培養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以此激勵學生的思考動力,讓學生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減輕對教師的依賴感,主動處理問題,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問題意識培養工作必須要建立在學生全面掌握基礎知識之后,引導學生在聯系過程中,發現新的分支,掌握全部知識點,進而幫助學生構建相應的知識框架。由此可以看出,雙基教育教學理念和問題意識培養之間的聯系性。現階段,國家在開展素質教育工作中明確指出,學校要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新型人才,但從目前來看,教學模式較為死板,形式化嚴重,只是一味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并沒有考慮到學生自主思維能力、問題意識等方面素質指標的發展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個性和未來的發展道路。
二、小學數學中問題意識培養工作的開展難點
由前文分析可知,問題意識培養工作的重要性,但從目前來看,小學階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惰性,不愿意也不會主動思考,雖然能夠完全掌握教師呈現給學生的內容,但并不具備自主創造能力。比如,在講解三角形面積計算一課時,雖然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給出的公式進行計算,但是如果需要自主討論交流分析計算方式、推導計算定理時,整體效率也會隨之下降,學生的主動性較弱,課堂投入度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不僅是學生的問題,很多教師設計的數學問題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不愿意深入探究,很多問題不具備開放性和引導性,反而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學習壓力,課堂教學效率下降。對于小學生來講,數學是難點也是重點,問題意識的提高可以讓學習效率、學習質量得到根本上的改善,這就需要教師對現階段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形成問題意識。問題設計的難度也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過難或者過于簡單也是阻礙學生思考動力的主要元素之一。比如,在組合圖形面積求解時,教師如果想要讓學生自主推導計算方案,實現問題意識的強化,就要確保學生已經掌握基礎圖形計算方法,具備推導能力。對于一些學習較慢、能力薄弱的學生而言,很難獨立完成推導,問題意識培養工作流于形式。
三、小學數學中問題意識培養工作的實踐措施
(一)轉變教育理念為學生做出模仿表率
小學階段,教師占據了主導定位,學生對教師絕對信賴,即便存在疑問,也會放棄提問,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會受到限制,問題意識難以形成。一些學生受到性格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不愿意提問、也不會是主動提問,甚至對數學學習失去了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無法真正的掌握知識,對知識概念模糊,一旦面臨新的問題,無法正確使用數學知識,數學學習本身的作用、價值也被忽略。因此,新時期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問題意識培養工作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引導、鼓勵、激勵學生提出問題,不斷提高學生問題的質量,循序漸進的幫助學生養成問題思考意識。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為學生做出表率和模仿作用,引導其能夠從數學知識中發現核心關鍵,并且逐漸形成提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進行“倍數”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角度提出“倍數關系”,教師先模仿學生的語氣,從學生角度提出倍數問題,“9和3之間存在什么倍數關系?”、“軍旗價格是8元,象棋是軍棋的四倍,軍棋的價格是多少呢?”以此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其能夠主動提出數學問題。
(二)把握問題引導技巧強化學生的思考
除了上述內容之外,教師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層次、學習水平,展開專項問題意識培養訓練,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問題意識,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比如,基礎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主總結錯題,并且進行反思,讓學生逐步重訴解題思路,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逐漸掌握其中的重點,學會自主探究。小學階段很多學生不知道該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教師就要利用引導技巧,讓學生不斷的思考分析,從而找出思考中的誤區,加深對知識的認識。
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如果讓學生成為具備自主創新、獨立思考并且具有發散性思維的人才,就要讓學生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從過往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理論來講,問題意識和數學教學之間密不可分,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具有重要的幫助。教師要在課堂上利用多元化的方法激發學生思維能力,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并且能夠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和解題效率,還能夠對學生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具有輔助性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曉云.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15):0087-0087.
[2]尉小魚.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實踐研究[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