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鳴
摘要:初中物理的學習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作用。義務教育階段中學生們所接觸到的物理知識以基礎為主,學習的方式方法還尚未成熟,很容易出現學習效率較為低下的情況。從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現階段初中物理教學效率并不高,一方面,部分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教學、忽略了物理整體本質的教學;另一方面,學生自身物理知識基礎不扎實,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等。因此,初中物理教學要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注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做到理論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創建愉悅的學習環境、建立分組學習模式等。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引言
初中物理的教學改革推行已經逐漸成熟,對于如何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師的工作重點。縱觀初中物理的教學知識和內容,主要是為學生建立起初步的物理基礎知識和概念,認識簡單的物理現象。在新時代教育形式的推動下,教學被賦予了新的定義,不僅要求基礎知識的教學,更應該注重以課程教學內容為中心,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通過學習物理知識提升自身的物理素養。對于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做出提升措施,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專業教學技能,學生要轉變自身學習的方式方法。
1.初中物理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簡析
1.1教師方面
1.1.1過分注重理論知識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推進,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已經深入地了解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以及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養目標,但是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仍有部分教師將教學任務放在了“升學率”和“重高率”上,所以為了快速提高學生的應試成績,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分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將大量的理論知識用課件等方式向學生進行展現,并要求學生對易考點、重難點進行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方式壓抑了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自主性。單一的讓學生記憶和背誦物理知識、題海戰術,將學生當作了被迫吸收知識的容器,導致其自身的創新能力難以提高,限制了學生的長遠發展,不符合國家素質教育的理念。
1.1.2忽視物理整體本質教學
由于物理這門學科是一門將事物的本質與其規律所結合的學科,所以初中學生在學習物理的時候要注重思考與觀察齊頭并進。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部分教師未能通過事物的表象挖掘事物的本質或者規律,所以導致教學留存于表面,學生只知其然,而未能知其所以然。經筆者的了解發現,部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認知教學過程中首先會結合實驗現象,統計實驗數據,然后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做出總結,最后師生通過實驗得出認知結論。物理的結論是經由無數物理學專家經過無數的實驗與測試所得出的,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探究與印證尤為重要,若只是通過簡單的認知導向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學習,對提高初中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是無益的。
1.2學生方面
1.2.1物理基礎知識不扎實
初中物理處于整個物理教與學階段的初期,初中生在剛接觸物理學習過程中由于自身物理基礎較為薄弱,會出現對知識點的理解不透徹或者運算出現偏差等情況。基于此,許多學生認為自身的物理學習效率不高與物理基礎知識不扎實有關,通過對學生的了解發現,其所認為的物理基礎僅限于物理知識概念、物理公式的應用等,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對基礎概念、公式的運算等加以練習,但是卻未對概念的本質、公式的由來有更深入的認識,導致出現基礎知識認知不徹底,難以將基礎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導致自身未能形成完善的初中物理基礎知識學習體系,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單位換算出錯、計算錯誤等情況。
1.2.2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學科的知識點在生活實際中都能夠得到體現,所以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物理課堂學習的質量,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種多樣的物理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要更加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據筆者的了解發現,許多學生認為學習僅限于課堂之中,并沒有主動將學習與生活相聯系的意識,日常生活中也缺乏對物理知識背景的了解,所以未能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思考,從而影響了自身的學習體驗,導致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缺乏和喪失了學習興趣。
2.初中物理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2.1理論聯系生活實際
物理知識不僅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同樣可以被應用于日常生活,所以為了構建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高效課堂,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教授基礎的物理知識之外,還應該讓學生們學會“學以致用”,從而提高初中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以《運動和力》的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們更加深入了解摩擦力、力的概念,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說出生活中體現了摩擦力、力概念的實際例子。在問題的引導下,許多學生會積極從生活實際中進行挖掘,有的同學會回答“汽車在剎車的時候,輪胎與地面之間會產生摩擦力”,有的同學會說“人類走路的時候,鞋與地面也會產生摩擦力。”課前導入環節作為為學生奠定學習基礎的重要環節,在這個環節當中,初中物理教師不能一味地將物理知識直面地呈現給學生,而應該擴展初中學生的想象空間,通過理論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提升學生在初中物理知識學習當中的代入感。
2.2創設愉悅學習環境
學習的環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初中物理教學中為了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師應該注重為學生們創設出愉悅、輕松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創造出一個符合當代初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物理教學情境。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構建具有反思、感悟的教學環節,使其能夠深入感受到物理為其帶來的樂趣。以《透鏡及其應用》的內容“顯微鏡和望遠鏡”教學為例,本章節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初中學生了解并且掌握望遠鏡和顯微鏡的原理,以及認識高科技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和影響,并且能夠通過學習到的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所以在本篇章的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人類肉眼所無法看到的事物,例如細菌、宇宙中的天體等,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們結合課件當中所觀察到的事物開展教學工作。這樣的教學模式先打開學生的“眼界”,提升其學習興趣,為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奠定堅實基礎。
2.3建立分組學習模式
傳統的教與學無法適應現階段素質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的標準和要求,所以許多教師為了構建高效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探索多種新的教學模式,其中分組學習模式就是教師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之一。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建立分組學習模式,首先將學生進行分組,每個組之間有組員和組長,然后對不同的小組制定不同的目標,然后讓小組根據自己的目標完成學習任務,在分組學習模式過程中,學生們之間能夠明確分工,學會互相交流與分享,培養了初中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提高了學生之間的集體協作能力。以《電功率》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們深入了解電功率知識點的概念,明確電功率是表示電能消耗快慢的物理量。在本篇章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們根據學習成績進行分組,然后根據小組分配以下幾個問題,讓其在小組內自由探討。第一,電流做功的快慢是如何表現的?第二,夏季空調制冷與冬季空調制熱,在一小時之內分別消耗多少電能?通過問題的引入,學生們在課堂上能夠互相探討,互相啟發,互相辯論,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結語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推進下,為了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學課堂,滿足學生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習需求,初中物理教師應該緊貼素質教育的理念,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發揮出自身在教學中的引領作用。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理論聯系生活實際、積極創設令初中學生感到輕松和愉悅的教學環境、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分組學習模式,通過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趣味性,凸顯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在現代化物理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能夠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習信心和興趣。因此,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積極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質,努力挖掘現階段初中學生的學習需求,創建符合初中學生學習需求的新型學習模式,從而實現構建高效課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運.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存在問題及優化創新策略[J].求學,2021(31):15-16.
[2]艾果.啟發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導入環節的應用[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08):57.
[3]周龍水.新時期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文理導航(中旬),2021(08):34-35.
[4]張菊俠.探究創設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情境的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21(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