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過程中能夠把復雜的英語知識轉化為簡單的內容,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思維導圖的應用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必然要求,教師適時使用思維導圖能夠提升學生對英語單詞的掌握程度,保證學生的詞匯量,進而有效優化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基于此,本文從兩個方面論述在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方法。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閱讀;寫作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池毓松,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中仙中學。
初中階段,英語知識內容不斷增多,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學習挑戰。學生需要在初中階段掌握更多、更復雜的單詞和語法知識,同時學生要利用這些單詞和語法進行精準閱讀練習,提高自身對英語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從而更好地進行英語寫作。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思維導圖內容不夠詳盡。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指導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過程中,對思維導圖框架中包含的英語知識往往不能進行詳盡的劃分。這一問題的出現導致學生對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知識沒有詳細、系統的了解,不利于學生對思維導圖框架中包含的知識點再向下進行劃分;思維導圖作為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工具,教師進行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時劃分的思維導圖內容不夠充實會阻塞學生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學生遇到英語閱讀和寫作問題時不利于其發揮思維發散能力。而教師之所以對思維導圖內容劃分得不夠詳盡,主要是因為教師對思維導圖教學不夠重視。思維導圖是提升學生記憶力的重要教學途徑,由于初中英語的階段性教學特征以及學生在初中階段記憶力發展不夠成熟,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比較困難,需要教師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記憶水平。但是,教師對思維導圖的不重視會使學生對英語閱讀和寫作內容的學習效率下降,影響學生的記憶水平,導致學生在學習初中英語知識時表現出十分明顯的疲倦感。所以,教師忽視思維導圖的應用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對英語這一學科的重視度,使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
2.思維導圖教學過程中角色轉換不到位。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總結概括能力。但是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中往往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正確地實施“角色轉換”,采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時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依舊遵循傳統的教學理念。
首先,英語教學過程中的“角色轉換”不到位問題,一是會使教師的教學壓力增大,二是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使學生逐漸喪失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教師的教學壓力增大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合理運用自己作為英語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身份,卻過分占用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身份的權利,使得學生的學完全取決于教師的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把自己所掌握的思維導圖內容一股腦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依據思維導圖上包含的英語知識進行學習和記憶,完全舍去了教學環節中引導學生回憶英語知識體系和向學生提問的過程,使學生不再通過思考學習知識。而是通過刻板僵硬的“死記硬背”方式學習英語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使教師的教學任務增加。教師需要在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解釋思維導圖中比較難理解的英語單詞含義和語法知識,整節課下來,教師的精力完全花費在傳授知識上,而不是花費在教學生學習上。
其次,教師的陳舊教學觀念會嚴重影響思維導圖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不能使學生感受到更加豐富有趣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逐漸使學生認為英語學習是一種負擔,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幅度下降,有的初中學生甚至出現逆反心理,違背教師的教學要求,師生關系也因此僵化。
二、利用思維導圖,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1.重視角色轉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要重視角色轉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良好觀念。
第一,教師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探索,教師要保持對本班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信心,讓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英語邏輯思維能力和對英語單詞、語法的應用能力,把學生培養成具備多種英語能力的優質人才。教師要在利用思維導圖過程中在PPT上播放大致的學習框架,讓學生主動分析思維導圖中包含的信息,判斷其中存在的英語閱讀知識內容,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填補思維導圖中的空白。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對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1 “Playing sports”進行思維導圖教學時,要在事先準備好的PPT上播放“Playing sports”這一標題,讓學生回顧在第一單元學習到哪些和本節課的題目相關的短語,每當學生回答出一個短語時,教師要注意用“Perfect”“Nice”等單詞進行鼓勵,之后總結學生說過的運動類短語,完善PPT上的思維導圖,使學生充分掌握“join club”“play basketball”“play soccer”“build up”等短語的含義。
第二,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行思考,提升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師在對某一篇英語課文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小組的作用,讓學生在小組內充分利用英語詞典、課外輔導書等理解和翻譯課文的含義,并在翻譯的過程中標注好自己不認識的單詞,總結其中包含的語法知識內容。還要將英語課文中包含的單詞知識和語法知識利用思維導圖書寫出來,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劃分單詞種類,保證學生的閱讀基礎。初中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單詞教學,學生的詞匯量水平決定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基礎,教師要想學生高效率地掌握英語單詞,那么劃分單詞的詞性種類,讓學生認識各種詞性單詞的特點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師要利用思維導圖對學生在某一學習階段所學單詞進行詞性分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定冠詞和不定冠詞;之后,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調動腦海中的英語單詞儲備,依據各個單詞的含義對單詞進行分類,進行分類總結以后,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把有關劃分詞性的思維導圖內容記下來,為今后的英語閱讀打下基礎。
三、利用思維導圖,優化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1.匯總作文種類,劃分圖示內容。作文教學是初中階段考查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水平和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九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中考成績,所以,教師要想保證學生能夠學習到系統的寫作知識,就要充分利用好思維導圖,把初中階段的英語作文知識進行歸類劃分,讓學生能夠利用思維導圖分清初中階段所學英語作文知識的種類,并掌握各個作文種類中包含的作文寫作知識和需要注意的寫作要點。
首先,教師要在九年級的英語作文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明確英語作文共有三種體裁,包括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而考場作文包括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
其次,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各種類型作文的寫作方式。在總結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能力,給予學生回答和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聯想各類英語作文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步驟。
最后,在文章的結尾學生要寫上對學校生活的整體感受,抒發個人情感。
2.掌握組織方法,優化寫作思維。在明確作文種類的基礎上,為提升學生作文的邏輯清晰性和可讀性,教師還需要將組織語言和謀篇布局的方法傳授給他們,利用思維導圖優化他們的寫作思維。首先教師需要明確,對于任何一種類型的作文來說,寫作都包含六個基礎步驟:審——寫作題目、列——思維提綱、擴——信息成句、連——句子成段、改——美化作文、抄——完成寫作。其次,對應各個步驟,教師可以設計思維導圖,借助思維導圖更加詳細地說明在每一環節具體應該如何做,讓學生更加明確在每一步應該完成哪些工作。同時,讓學生嚴格按照思維導圖所示六個步驟思考作文框架、內容的要求,加強對其審題、分析作文題目的引導,提升教學指導力度。句式的應用是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利用思維導圖帶領學生復習肯定句式、否定句式、祈使句式、感嘆句式、名詞性從句等,讓學生對句式有系統和充分了解的同時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多利用高級句式來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緊接著,向其展示一些表示并列、轉折、解釋等關系的關聯詞,促進他們更好地將句子銜接成段。
3.明確寫作中心,規范寫作格式。初中英語作文寫作有著一定的格式規范要求,教師除了要囑咐學生書寫考試作文時應當符合在120詞左右這一要求外,還要讓學生明確作文段數、作文開頭內容和作文收尾內容的要求。具體要求為:第一,英語作文段數一般為“三段式”結構;第二,作文開頭內容可以用簡短的語句來引起正文,內容簡潔明了的同時,語法、單詞的用法要準確;第三,作文正文一般用“first”“second”“in the end”等序數詞或者短語對文章內容進行劃分,使得文章結構鮮明易懂;第四,作文收尾要收束全文、總結觀點,內容要簡短清晰。
綜上所述,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大幅度優化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教師要注意師生的角色轉換,在保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豐富英語課堂教學形式,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蘇紅燕.“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 2018(34):55-56.
[2]許星星.基于思維導圖的初中英語寫作系統策略研究[D].魯東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