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美
摘要:數學是一門需要大量引入練習的學科,而其中課堂練習又顯得尤為重要,初中數學教學時間的緊張,也要求數學課堂必須提高效率,那就必須要教師轉變教學的方法,更好地發揮出課堂練習的價值和作用,爭取能夠通過課堂練習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熱情,真正地通過練習對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內化和鞏固,為此,我們針對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有效的課堂練習策略展開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練習;當堂達標;策略
課堂練習不但是學生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師生完成教與學的任務、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初中生通過在課堂做適量練習,既能預習新知識、鞏固所學知識,又能實現知識運用,當堂達標。布魯姆認為95%以上的學生都能學會和學好,但實際上超過80%的學生都學不好,如何保證學生們都當堂達標始終是困擾教師的重大問題,合理設計數學課堂練習顯得至關重要。
一、課堂練習內容適中,合理選擇
雖然我們的新課標一再強調改變以往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但是在目前的一些數學課堂中還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很多教師沒有有效地把握課堂練習的數量,導致了講授的內容起不到任何的效果,學生的課堂練習也沒有達到真正的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師對我們的學生足夠地熟悉,清楚他們的認知和能力的水平。選擇的練習題目難度太低,無疑是浪費和消耗時間,而選擇的內容難度過大,則會導致學生產生疲倦和抵觸情緒。比如我們在學習華師版關于“圓周角”的知識后,本節課的重點是對圓周角的定理的推理,那么我們的練習方向也就相對明確了,但是在我聽過的一堂課中教師選擇的練習題目涉及了勾股定理等內容,這嚴重偏離了本堂課的基礎知識,導致學生練習的效果并不理想。這個案例就告訴我們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發揮出課堂練習的作用,我們必須要結合本班內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課堂的重點內容進行練習的選擇和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課堂練習的效果。
二、設計有趣的預備練習,讓學生快速進入狀態
預習是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雖然初中生在預習時難免遇到各種無法理解的問題,但這能促使他們在聽課時更加集中注意力。不過教師在設計課堂預備練習題目時不能泛泛而談,要圍繞某個知識點進行。可以在開始講課之前設計預備性練習讓學生完成,激發他們對新的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教師還要注意預備性練習題目不能局限于文字描述,特別是數學題,應體現學習數學知識的趣味性,讓初中生養成預習習慣,喜歡課堂預備練習,為當堂達標做好準備。
三、體現練習設計的目的性,融合新舊數學知識
初中數學知識有較強的連貫性,教師在課堂上應考慮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和區別的教學,幫助學生達到對數學知識的科學過渡。所以教師要認識初中生已學知識對新知識的價值,設計目的性強的數學課堂練習題目,提高學生接受數學新知識的能力。特別是要通過對比方法的運用促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新舊數學知識的聯系、區別,實現以舊促新、以新代舊的目的,提高當堂達標率。
四、課堂練習設計體現生活內容
在進行初中數學的教授時,需要結合生活實際來進行。在教學內容的整理和組織中,要重視有關學習內容和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在課堂練習設計中也要生活化,重視學生的主體探索和生活實踐,把學到的數學知識用生活化的語言、案例傳遞和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一些生活化的問題中,主動接受數學知識的熏陶與感染。可以以“設計美麗圖案”“選擇最佳出行方式”“生活交費計算”“銀行儲蓄選擇”等學生比較關心的問題為依托,引導學生明白數學和生活息息相關的道理,更加重視數學知識的學習,形成主動學習數學的意識。
五、課堂練習設計內容要豐富多樣
在設計初中數學課堂練習時,其內容也要更加豐富。為了更好地使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就需要打好學生的數學基礎,因此基礎練習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學生打好數學基礎,在之后的學習和考試過程中更加有優勢。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急于求成,需要進行踏實的練習,這樣才能將數學基礎進行很好地鞏固,有利于學生的發展。為了使學生能夠在面對不同的題型時能夠解答出來,就需要進行變式練習,使學生能夠在基礎練習的基礎上有更多的發揮,當學生面對復雜的題目時,也能快速掌握要領。當完成以上兩種練習之后,學生已經有了較好的數學基礎,這時候進行專項練習可以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性的整理和鞏固,這個階段的練習內容可以適當增加難度。
六、增強任務豐富性,設計高效練習任務
教師在為學生們設計課堂練習任務的時候,需要順應學生性格特點以及學習習慣來轉變教學思路,在原有的教學模式上加以改進。考慮到初中生們性格比較活潑好動,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也希望在課堂上接觸更具新鮮感的數學知識教學形式,所以,教師依照學生需求在設計課堂練習任務的時候一定要增強任務的豐富性,用更加豐富多樣的練習任務激活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更樂于在由多種花樣形式的數學課堂上積極完成教師所布置的練習任務,提升學習效果。除此之外,為了提高練習的效率,也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并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七、挖掘學習開放性,設計高效練習任務
隨著現代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創新性的能力日漸成為學生的一種重要素養。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在自己的教學中增添相關內容,正如陶行知所說,學科教學要培養“敢探未發明的新理,敢入未開化的邊疆”的創造精神。具體來說,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以及相關習題講解的時候,要讓內容更具有啟發性,可以呈現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態勢,幫助學生舉一反三,鞏固知識。教師在數學課堂練習任務設計的時候,也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們得到更廣闊的空間展現創造力、想象力,養成較強的學習探究能力。學生們在完成教師所布置的練習任務的時候,不僅僅要注重結果的正確性,而且應當從多個角度探究數學知識本質內容,通過更多的渠道獲取知識與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當中不斷完善思維,提升數學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轉變觀念,不斷在傳統教學方式上加以改進,有針對性地優化自己的教學工作,為學生提供更具趣味性和開放性的練習任務,幫助學生學習并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形成更完善的思維方式,提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朱多芳.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6,27:5-6.
[2]楊麗.提高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對策探究[J].新課程(中),2017,1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