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鋒
摘要:積極地推進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構建,既是新課改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學美術教師提升教學趣味性、培養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的主動選擇。本文將結合筆者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構建的經驗積累,從三個主要環節就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和方法進行認真討論和研究,希望可以通過筆者的闡述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為更好的達成美術課堂教學目標服務。
關鍵詞: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研究
一般來講,我們將高效課堂定位為課堂教學組織有序,課堂教學目標高質量達成的基本教學狀態。小學美術教師要進一步重視起高效課堂的構建工作,并積極地結合美術學科特點,全面地聯合其他優秀的美術教師同行開展有效構建高效課堂的對策研究,并在具體的高效課堂構建實踐過程中積極強化課堂互動、合理引入信息技術、全面開展多元評價等,真正地借助良好的對策和有效地方法來不斷地推進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構建實施,讓每個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更好的學習對應的美術基礎知識內容,不斷地提升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
一、合理引入信息技術
隨著信息化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各種信息化教學工具、資源和設備,全面地被引入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也優化和改進了美術課堂教學,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升。小學美術教師要積極地樹立信息化教學意識和思想,并積極地結合信息化教學的現狀,全面地在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來進一步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例如,在講述《畫家的調色板》小節內容時,教師要積極地引入信息技術。首先,教師可以展示具體的知識體系,如該節課包括了解復色的內涵、知道復色的作用、體會復色豐富的變化等,并運用微課視頻為學生進行動態化案例的展示,讓學生感受趣味化教學。其次,教師可以強化講解。教師可以積極地借助PPT課件對按照一定的次序對上述的各個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并進行精準化、形象化和細致化講解,并運用電子白板積極地進行動態化案例展示,同時有效的強化課堂的互動交流,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最后,隨堂練習。教師可以運用電子白板或者思維導圖,為學生展示相應的課堂練習題目,引導學生開展隨堂練習,并運用思維導圖為學生進行形象化和清晰化案例講解,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圖片引導學生開展圖片欣賞,讓學生在趣味化學習中實現學習質量的不斷躍升。
二、積極強化課堂互動
積極強化課堂的互動交流,進一步給予學生學習指引,是小學美術教師在推進高效課堂構建過程中所要討論的重要課題,也只有進一步強化課堂的互動交流,才能改變以往那種被動式和灌輸式的課堂教學,從而調動課堂教學的主觀因素,促進學生美術學習效益的提升。例如,在講述《色彩的冷與暖》小節內容時,首先,教師要營造互動氛圍。教師可以積極帶著飽滿的教學狀態走進課堂,并積極地通過體態用語不斷強化對學生的鼓勵和關心,如當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豎起大拇指,給予學生鼓勵。當學生回答正確問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會心的微笑,繼而營造良好氛圍。其次,豐富互動形式。教師可以積極地在互動過程中采用課堂隨機提問、學生小組討論和學生自主回答的方式,和學生開展有效化課堂互動,并在互動過程中強化互動引導,積極地做到先質疑在引導,真正的強化互動實施。如學生對冷暖色調的作用不太了解,教師則可以先列舉一個例子,并結合例子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開展對比分析,繼而在對比中啟發學生思維。最后,教師要強化互動總結。在課堂的互動總結結束之后,教師要積極地對不同學生在互動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并積極地發現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突出問題,為學生指引具體的改進方向,繼而在不斷強化課堂互動交流中實現有效教學實施。
三、積極開展多元評價
合理化、科學化與有效化的教學評價,是全面把握學生學習動態、指引學生改進思路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教師要進一步重視起課堂的評價環節,并積極地借助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來進一步提升課堂評價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更好的改進和提高。例如,在講述《蔬菜的剖面》小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多元評價。一方面,評價語言要豐富。教師可以積極地提升評價用語的精準性,力爭做到點擊要害,說到要點,避免使用模棱兩可的句子和語言,并進一步提升評價用語的溫馨性。如當學生在課堂學習熱情不高時,教師可以通過鼓掌、輕拍肩膀、微笑等,給予學生鼓勵,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另一方面,評價形式要多元。教師可以積極地借助小組輪流評價、男女互相評價、學生自主評價等,真正的在豐富評價的運用下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繼而讓評價更加客觀合理化。
綜上所述,通過積極地推進高效課堂構建的研究和探索,并積極地結合當前美術課堂教學的基本現狀、存在的問題為方向指引,積極地分析解決的對策和方法,進而可以改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各個流程和各個環節,讓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益更高,教學質量更好,促進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高質量達成。
參考文獻:
[1]許曉昀.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分析[J].基礎教育論壇,2021(10):100-101.
[2]林朝聘.聚焦“三單”構建高效小學美術課堂的探究與實踐[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1):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