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明杰
摘要:新課改下的農村小學音樂教學,必須要從傳統的教學手段中掙脫出來,以一種更加新穎、具體、生動的方式來進行興趣培養,在抓住學生傾向性與個性化發展的同時,努力構建一個適合學生發展的音樂審美體系。然而對于農村階段的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認知能力與認知水平都是十分有限,一些枯燥、復雜的樂理知識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很難得到孩子們的認同感。在這種背景下,廣大農村小學音樂教師就可以借助一些音樂游戲來滿足學生們活潑好動的特點,以此來提升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效果。
關鍵詞:農村;小學;音樂教學
農村音樂教學與其他階段的小學教學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教師必須要在授課過程中突出音樂教學的藝術性與感染性,借助樂器演奏、唱歌、表演等方式來將看似平面的音樂知識轉變為一種更加具有張力和感染力的表達形式。
一、音樂游戲教學在農村音樂課堂中的應用意義
(一)學科性應用
農村音樂真正的從傳統教學背景中掙脫出來,把枯燥、難懂的樂理知識進行創新和延伸,鼓勵每一名農村小學生都能夠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突出一種獨樹一幟的審美和欣賞水平。在這種大背景下農村小學音樂教師還應當突破教學資源有限等瓶頸,鼓勵學生通過自制音樂游戲道具來實現樂理知識與欣賞、品鑒、歌唱、聆聽的完美融合,確保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在音樂游戲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取得更大的進步、將音樂課程的藝術魅力與神奇發揮的淋漓盡致。
(二)對課堂氣氛的活躍作用
傳統背景下的音樂教學,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教師的講解和示范上面,導致大多數學生都是以一種被動的方式來進行音樂知識學習和實踐,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在期末考試的時候幫助學生取得相對高的分數,但長久來看卻不利于學生的藝術思維訓練以及師生互動。而游戲教學則是可以很好的彌補這一短板,通過愉快、自由的學習氛圍構建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水平,從本質上進行學生創造力與想象力的提升,在放松自身身心的同時也能夠有效的緩解日常學習所帶來的各種壓力,幫助每一名農村小學生都能夠更好的感受音樂課堂、感受音樂知識。
(三)有針對性的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農村地區的小學音樂教學方式與一些大中型城市相比,要存在較明顯的差距,特別是師資力量上面與教學資源上面更是存在較大的資源限制。可以說農村地區的音樂課堂教學更加的呆板、枯燥,久而久之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和創新,便很容易影響到整個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也會對農村地區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二、音樂游戲在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一)從趣味性角度激發學生音樂學習主動性
小學年齡段的孩子們毫無例外的都喜歡游戲,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游戲的趣味性較強,而且沒有板起面孔的說教,這種特性正好與孩子們的心理需求以及自身發展素養十分吻合。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農村音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能夠吸引學生眼球的音樂活動,來幫助孩子們在音樂游戲的陪伴下逐漸對音樂認知產生理解和認知,并在此基礎上產生一種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意識。例如,在進行五線譜的相關知識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新課改下的小學音樂教學目標,通過“小蝌蚪找媽媽”、“小音符找伙伴”等方式,幫助學生們能夠對五線譜的一些常識性內容有所理解,同時也能夠掌握一些五線譜正確的利用方式,在推進小學音樂課堂改革發展的同時,實現各種教學互動與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不斷滿足學生心理特點以及好奇心的同時,借助音樂游戲這把金鑰匙來調動學生全身心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幫助他們能夠主動學習音樂、快樂的參與到音樂知識的學習與鞏固當中。另外,小學音樂教師也可以結合實際的音樂課堂實踐情況為學生提供一個娛樂空間,在更加積極、主動的大環境下實現既定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通過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忱
農村音樂教學課堂必須要從活動激發的角度來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熱忱,在突出游戲活動性與參與性的同時來鼓勵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身體和對音樂的理解來進行表現力的提升和完善。例如,在進行《農場小調》這首音樂的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音樂游戲扮演等方式,鼓勵學生通過化妝成小牛、小鴨子、小兔子等可愛的小動物角色,來分角色的對這首歌曲進行演繹,確保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學習過程中來,通過音樂與表演的高度融合實現自身音樂水平的提升和表現能力的提升。
(三)利用競爭游戲來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作為音樂游戲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小學農村音樂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工作情況以及學生的個體差異來進行一種競爭游戲的構建,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鼓勵孩子們爭當游戲中的“第一名”,在科學、合理的競爭中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進行激發,最終形成一種探索音樂知識的動力和號召力。例如,在進行《粉刷匠》這首歌曲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把孩子們進行分組的方式來進行合唱表演比賽,比一比看誰的想法更新穎、看一看誰的組織最得力。這樣一來,每一名小學生都會被競爭的熱忱烘托著,從而以一種爭強好勝的心理參與到整個的比賽活動中來,在提升其對音樂知識理解和重視的同時,不斷提升個人的音樂素養和表演能力,為進一步提升音樂認知、音樂表達張力提供支撐與保障。
(四)導入多元化的教學資源進行授課
在這個互聯網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農村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也應當與時俱進的導入一些多元化的資源。例如,可以在海量的網絡信息化教學中獲得更多的精華和創新,同時借助多媒體教學資源來實現授課水平以及授課內容的大膽創新。確保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全身心的投身于音樂教學活動中來,在對音樂產生獨特理解的同時也能夠開心的進行游戲的玩耍,將“玩中學、學中玩”演變成一種現實,讓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夠在音樂的海洋中自由暢游。
三、結語
新時期下的農村小學音樂教學必須要依托音樂游戲的融合,來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對新時期下的學生認知方式以及個體差異擁有較為全面的了解。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注意做好音樂游戲在課堂中所占比重,避免本末倒置,使得學生產生認知觀點的偏差,在實施的過程中必須要確保“度”的把控,以此來實現既定的音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付杰.淺談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儷人:教師,2017(17):486-486
[2]胡鳳霞.淺談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與實踐[J].音樂大觀,2018(08):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