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義 董惠英
摘 要:課堂是落實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場所,向課堂要效率,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進而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是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需要結合現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堅持以新的小學課程標準為指導,從小學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出發,優化各個教學流程,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特別是要重視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課程標準;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9-00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24
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課堂,要求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并且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效益,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實際上,課程改革以來對于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探究一直在嘗試。所謂高效課堂是指通過有效、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而且能夠達到較高教學目標的課堂。高效課堂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能夠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且能夠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提升教學實效性和課堂教學的社會效益。從現實來看,雖然打造高效課堂的呼聲很高,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還是存在著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這需要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重視。那么,如何才能夠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呢?結合教學實踐,筆者談一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一、直面問題,明晰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的必要性
新的小學課程標準指出,處于義務階段的小學數學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的特點,其目標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適應學生差異性,使學生人人都能夠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人人在數學學習中都能夠獲得發展。這體現了小學數學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也符合新時期教育要求。但是從現實來看,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一些問題。
1.角色不明確,教師權威性太強。新課改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要求要以學生為中心,即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要圍繞學生需求和課程標準的要求開展教學活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還是在“壟斷”課堂,堅持教師權威性,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太少,導致學生在課上比較被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這往往使課堂氣氛壓抑,甚至出現“死氣沉沉”的問題,這肯定會影響課堂教學實效。
2.培養目標單一,不符合新理念要求。素質教育下的小學數學課堂,要立足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落實三維教學目標的要求,也就是要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全面融入教學中。然而就現狀看,雖然大多數教師也在努力做出調整,但部分教師往往只追求知識的落實,瞄準在學生“分數”上面,而對于學生能力,特別是方法引導和價值觀引導關注不夠,這是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
3.對新課改理念把握不準,存在形式主義。新課改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強調要有效參與課堂,發揮學生主體地位。部分教師認為應該多讓學生進行活動,結果課堂上各種活動“泛濫”,導致課堂秩序混亂,教學的實效性不強。特別是有些學生對于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太適應,在活動中成為“觀眾”,拉大學生之間的差距。這些現實問題勢必會影響教學的實效性。
構建高效課堂是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目標,也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途徑。它能夠使傳統課堂煥發生機,使學生真正“動起來”,體現數學課堂的生命力。同時,以學生為中心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內在潛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通過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能夠有效解決當前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二、課前精心準備,充分備課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是上課前的準備,教師備課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師上課的質量。所以,要想課堂上推進有序,扎實落實,課前的備課準備必須要充分、全面。
1.備課要備課程標準。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是課程實施的綱領性文件,是教材編寫以及開展教學的依據,也是評價課程的指南。同時,課程標準對小學數學課程的性質、數學教學要達到的目標、教學的內容,都提出了具體的教學要求和評價建議。熟悉課程標準,并且深入研讀課程標準,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強大且準確的方向,減少了教學中的無用功,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必備環節。
2.要備學生。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居于核心地位,是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立足于學情才能夠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備學生首先堅持數學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在備課環節,教師要針對學生層次差異注意分層教學,既要關注學生整體,也要顧及特殊學生,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都能夠有所發展。其次,要了解學生原有的認知基礎和學習能力,因為知識之間是有聯系的,根據學生已知積累再到新知識的學習更容易實現知識的銜接,降低學習的難度,便于學生接受新知識。
3.要備教材。小學數學教材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主要依據和參照,也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呈現。對教材要靈活應用,用教材教數學而不是死板地教教材。應用好教材需要認真地研究教材,要在課程標準理念要求下來解讀教材,把握好教學方向,厘清重點、難點。要注意換位來閱讀教材,也就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具體解讀教材內容,預估學生學習的感受,在此基礎上對教材進行整合、取舍,這樣就能夠使教學設計更加契合學生需求。還要把教材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梳理好,從整體上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知識體系;抓好局部與細節,特別是教材中的圖片、旁注文字、提升語等,融入教材應用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教材的輔助教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