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自林
摘 要:小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在小學階段對小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可以深化他們的思想認識,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因此,經典文章走進課堂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繼承、弘揚傳統文化的需要。小學語文的經典誦讀教學還處于初級階段,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創新和變革,優化教學方式,設計多元化的經典誦讀活動,激發小學生對經典的誦讀興趣,增強小學生的文化底蘊。
關鍵詞: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9-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95
我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小學階段進行經典誦讀教學,可以讓小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小學生學習經典的熱情,增強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但在現實教學中,經典誦讀教學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語文教師和學生對經典誦讀的重視程度不足,使其流于形式,誦讀方法死板,缺乏教師指導,誦讀目的依然停留在應付考試上,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小學生誦讀能力的培養,不利于語文教學的正常開展。因此,開展經典誦讀教學需要語文教師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給小學生帶來更多的刺激和新鮮感,激發小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使誦讀經典成為小學生的一種習慣,提高小學生的文化素養。
一、小學生經典誦讀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對經典誦讀認識不足,指導不利
近年來,經典誦讀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在中小學教材中也增加了國學經典的內容,很多學校還設了專門的經典誦讀課程,把經典誦讀納入了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但在現實中,還有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經典誦讀對小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較深,把經典誦讀內容局限于書本上的古詩詞,認為經典誦讀就是背誦古詩詞,就是為了提高語文的考試成績。甚至有些語文教師會占用經典誦讀的課堂,進行其他知識的教學。這些教師根本沒有領會進行經典誦讀教學的目的,不能真正用心去研究經典誦讀的內容,使經典誦讀處于比較艱難的處境。此外,語文教師對小學生的指導也不到位,一味要求小學生反復朗讀背誦,對誦讀的內容缺乏講解,致使本來理解能力就較弱的小學生不能體會到經典著作中蘊含的意味,出現背得快,忘得也快的現象,違背了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削弱了小學生對經典誦讀的熱情,長此以往,容易使小學生產生學習疲勞,喪失對經典的學習興趣和動力,經典誦讀也變得毫無意義。
(二)學生對經典誦讀不感興趣,背誦困難
小學生誦讀經典,既是文化傳承的一種形式,也有利于小學生的長遠發展。經典中包含著許多人生哲理,學生在對經典作品的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可以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提高文化素養和底蘊。但是,國學經典的內容對于小學生而言,大多比較枯燥難懂,而且時間久遠,脫離了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小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誦讀起來也比較拗口,使小學生對經典誦讀提不起興趣。再加上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手機、電腦、平板等各種電子設備得到了普及,各種各樣的游戲層出不窮,極大吸引了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小學生對經典誦讀敷衍了事,根本無法靜下心來進行誦讀,對經典內容也是不求甚解,無法領悟經典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指導經典誦讀時要選擇一些有意境、有情感,更貼近小學生內心活動的作品,促使小學生主動參與到經典誦讀中。
(三)誦讀時間較為分散不固定,途徑單一
經典誦讀雖然已經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但是在教學中留給經典誦讀教學的時間并不多,而且又相對分散不固定,有的學校沒有安排固定的時間進行經典誦讀教學,語文教師只能擠時間安排小學生誦讀,使經典誦讀教學失去連續性和系統性,小學生很難對經典內容進行深入的理解,也沒有充分的時間接受教師的指導,無法掌握誦讀技巧,使經典誦讀失去教育意義。同時,進行經典誦讀的教學途徑也較為單一,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都會讓學生死記硬背,使經典誦讀變得單調、枯燥、無趣,小學生在經典誦讀中體會不到快樂,更多的是面對古代經典的茫然和畏懼,根本不能體會到經典誦讀的快樂。因此,要想使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課堂生根發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加強指導,學會誦讀方法
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雖然是以朗讀和背誦為主,但也不能忽視對小學生的指導。在經典誦讀中,單憑死記硬背是不行的,語文教師要從誦讀技巧上給小學生必要的幫助,為小學生進行誦讀示范,讓小學生仔細觀察教師朗讀時的神態、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和語氣語調,鼓勵小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從而更好地理解經典內容和作者抒發的情感,提高誦讀的效果。語文教師還要指導小學生的背誦記憶方法,引導小學生利用經典中的關鍵字、詞、句進行背誦,使學生在熟讀的過程中對重點字詞進行記憶,然后再通過記憶和聯想把這些關鍵詞串聯起來,從而達到背誦的目的。對于篇幅較長的經典,語文教師可以指導小學生進行分解誦讀,先通過通讀全文,了解文章內容,理清文章層次,即像學現代文分段一樣,把經典劃分成幾個部分,然后指導小學生分部分進行朗讀和背誦,化繁為簡,最終實現全篇的誦讀。
(二)結合實際,選擇誦讀內容
經典誦讀的內容選擇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拉近小學生與經典之間的距離,改善小學生厭學的狀態。
首先要具有經典性,選取的作品是要經過時間考驗的,是人們代代相傳的。在古代許多經典中都包含著封建思想,不利于小學生健康思想的形成,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誦讀內容選擇時,要合理分析經典中的精華和糟粕,去粗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