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摘 要:眾所周知,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打牢學生的課堂基礎是廣大教師教育教學的重點。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長期堅持的行為過程。合理運用形成性評價不僅能提升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學習意識,還使學生在主體狀態、行為發展上得到有力推動,增強學生的主體能力。那么,形成性評價作為一種過程評價法,如何有效地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滲透與融合呢?針對這一問題,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中職英語;形成性評價;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8-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04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對中職學生的語言發展、文化理解、溝通交際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是英語教師教學發展的方向之一,然而,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教師缺乏有效的組織手段和評價機制,導致學生的語言水平和主體狀態難以有效提升。將形成性評價導入英語教學之中,有助于改善當前學生被動學習、主體培養不足的問題,鞏固學生的發展基礎,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本文從當前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發展現狀、形成性評價的概念及意義、形成性評價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的融合三個方面出發對此進行探究。
一、當前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發展現狀
通過對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當前英語課堂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參學興趣不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保持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興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還能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得到加強。但在當前的英語課堂活動中,部分教師缺乏有效的激趣手段和導引策略,導致學生在學習狀態和主體興趣方面培養不足。第二,基礎掌握不牢。中職學生大多存在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能力偏弱、“聽不懂”“學不會”等問題,加之教師過于注重對專業課程或技能的培訓,缺乏有效的指導方法,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語言技能難以有效提升。第三,教育評價不足。在當前的教學發展中,大多數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常把測驗的分數作為教學評價的標準,以此衡量學生的發展狀態,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體發展受到阻礙,其片面化的教育評價也造成師生之間的教育關系存在不和諧的現象。
二、形成性評價的概念及意義
(一)形成性評價的概念及內涵
形成性評價,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評價。與傳統的終結性評價相比,形成性評價將有助于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發展變化,保持教學過程的連續反饋性,進而確保學生課堂活動的有效性。形成性評價的實質是基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反饋而展開合理性的教學活動,更加關注學生個體的成長與進步,并貼近學生的實際學情制訂計劃、落實行動,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發展動力。
(二)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性
形成性評價作為一種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評價的指導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得到切實有效的學習收獲。形成性評價根據學生個體每一階段、每一時間、每一環節的學習變化情況,合理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活動內容,正確引導學生的發展方向和學習效果,使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得到加強。形成性評價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還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得到科學指導、健康發展。形成性評價可以及時發現、糾正、指導學生的學習問題,并采取合理、科學的培養方法,調整相應的學習內容,進而保證學生主體和整體的學習水平。
三、形成性評價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的融合
(一)聽力評價
聽力能力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必備技能,但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普遍存在“聽不懂”“理解不了”等聽力薄弱的現象,導致學生的英語水平難以有效提升。將形成性評價與英語課堂相融合,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加強學生的聽力能力。當前中職學生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聽力材料不熟悉。許多中職學生在聽力課堂中未能養成預習的習慣,對聽力材料缺乏直觀的理解,導致學生在聽力培養中存在問題。第二,核心詞匯掌握不牢。部分學生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聽力技巧,其聽力材料中的核心詞匯難以有效抓取,進而導致學生的聽力訓練質量不高。第三,自我提升不足。部分學生在自我認知方面存在偏差,未能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問題,進而在學習提升方面缺乏正確的方向,導致學生的聽力水平提升不足。針對這幾項原因,結合形成性評價特點和組織原則,教師可以采取聽力預習、方法指導、合作發展的方法展開教學活動。首先,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有助于學生對聽力內容的理解,并結合聽力材料展開對話活動,加強學生聽力體驗;其次,鼓勵學生運用猜測詞義、查閱字典等方式,消除對詞匯的陌生感,并組織學生展開互動問答活動,解決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和疑惑,打牢聽力基礎;最后,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學情基礎,組織學生展開自我評價,并從聽懂課堂用語、不借助課本內容了解聽力材料、聽懂語言知識講解、自我提升點等項目出發,明確自身不足,提升英語聽力水平。
(二)口語評價
在將形成性評價與英語口語教學相融合時,教師應堅持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對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學生,展開針對性的教學培養和目標設定,進而使學生的口語水平和學習行為得到有效提升。同時,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開展口語技能自評與互評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第一步,基礎性目標。要求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運用英語展開相互問候、溝通交際、自我介紹等簡單行為的表達活動。第二步,提升性目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取輪值“帶班”的方式,讓各組的學生由組長牽頭,完成本組的主題任務,如介紹家庭活動、假日出行計劃、班級情況統計、天氣預報等主題,并根據各組的表達情況,由學生展開自評、互評活動,提出不同的改進意見或組織建議。第三步,拓展性目標。教師根據各組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情景劇、話劇等英語活動,既能拓展學生的語言范圍,還使學生的語言情感得以有效滲透。對不同階段的口語目標展開自評、互評、師評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表達習慣和學習興趣,進而實現其有效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