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華
摘 要:新課程改革浪潮下,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語文素養理念的提升,將培養學會說的口語表達能力提升到了一個更新的高度。教師要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大量的說;然后營造能夠引起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氛圍,在不知不覺中使學生融入到口才訓練的氛圍之中;充分開展適合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大綱要求、形式豐富多樣的活動,以講故事、繞口令、猜謎語等形式提升學生對口語表達的興趣和熱情,建立起自信心和滿足感。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表達;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3-0117-02
【Abstract】Under the tide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 concept,which has promoted the cultivation of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to a new height.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 the actual Chinese teaching process,encourage students to speak boldly and say a lot;then create an atmosphere that can arouse students to fully express their ideas,and unconsciously integrate students into the atmosphere of eloquence training;Fully carry out activities suitable for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level,outline requirements,rich and diverse forms,to promo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in oral expression in the form of storytelling,tongue twisters,riddles,etc.,and build self-confidence and satisfac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language;Oral expression;Training strategies
語言是人們用于交際的重要工具,而口語交際更是人們進行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項重要手段。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口語交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由此可見,口語交際在小學語文教學匯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學要充分重視口語交際的作用,引導學生的日常教學和專門的口語交際教學中與教師展開充分的互動,在作業任務中注重口語的練習和訓練。
1.在課本教學中注重口語練習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能力培養主要有聽、說、讀、寫幾個方面,其中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那如何提高學生的 口語表達能力呢?首先要鍛煉學生聽的能力,聽是學生獲取知識的第一步,專心地聽才能把握說話人的語氣和語調,才能明確說話人的態度,才能對言語信息有更好地把握;其次要引導學生多讀,讀是一個人增強個人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環節。在讀音識字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調動自己的多方面感官進行知識的攝取,將知識點轉化為內在的理解和感受,在讀的過程中規范自己的口語表達方式和方法。只有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充分的閱讀和理解,才能具有將轉化為自己的言語的表達能力,為自己的口語表達做準備;最后,就是要敢說,要想擁有一副好口才,真正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要敢說,不管在什么場合,說話都不緊張,把自己想說的,或者準備好的流利、準確地表達出來,并且盡量做到有理有據、邏輯清晰、有文采。教師首先要做好表率作用,在日常的教學中以一副落落大方地姿態展示自己心中所想,結合自身的道德修養和言語修養將每一句說表達的邏輯準確、言語優美,給學生耳濡目染的影響。
例如,在進行有關“自我介紹”的口語表達時,一貫的表達僅僅是“我叫xxx,我來自xxx,謝謝。”首先從內容上過于簡單,不夠飽滿和豐富,對別人而言聽過就忘記了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是語句表達上平平無奇,是一個過于老套的句式,是最基礎的口語交際的表達,沒有什么實際的交際效果;最后就是不能凸顯個人的興趣、愛好、特征等。因此,我們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就要尤其注意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首先讓學生記錄一些內容比較豐富、形式比較多樣的模板,例如“齊悅,這就是我的名字,父母希望我能一輩子開心快樂,所以我的小名叫悅悅。”另外,從內容的豐富上可以借用一些名人名言、文藝作品等,以此來進行介紹能夠在他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嗎,而且對于有相同興趣的朋友還能建立起共同交流的話題,有助于破冰,展開下一步的交流。
2.利用故事情境進行口語訓練
大多數學生的成長啟蒙都是在聽故事中度過的,所以大多數學生都有著很豐富的故事儲備和基礎。但是更多地技能都是聽的技能,大多數學生不能自我轉化故事中的語言和內容,進行自我表達式的輸出。因此,結合這一特性,教師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有計劃地營造一定的故事情境,讓學生既要會聽故事,又要會講故事。故事因為其短小的篇幅、富含趣味性的語言廣泛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喜愛,教師應充分地利用學生對于故事的好奇心和吸引力,對學生進行系統性的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故事情境的營造能夠很好地帶動學生進行逐步地口語訓練,幫助學生在自然而然的狀態下進行口語的表達和輸出。首先,教師要在學生單純聽故事的基礎上理清故事中的邏輯性和思維性,明確其中的人物關系、事情發展順序等內容,同時還要掌握故事的完整性,在明白來龍去脈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更好地學習和運用;其次,教會要引導學生深化對故事情境的理解,加強自身的感悟和感受,必要時能夠進行角色的演繹和扮演,創造性利用自己的理解來表達文本內容。這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表現機會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