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雙藝
摘 要:在開展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時,其關鍵在于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充分體現該學科所具有的育人價值,也是改革地理課程的重要內容。作為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綜合思維對地理學綜合性特征的基本思想與方法進行了較好的體現,有助于人們對地理環境同人類活動的關系進行更加綜合、系統和辯證的認識。通過創設高中地理課堂情境,對學生的綜合思維進行培養,利用主體同環境間的交互作用,將知識產生的實踐背景揭示出來,促使學生在情境學習中,實現綜合思維的提升,對于未來的學習及生活作用顯著。
關鍵詞:高中地理;綜合思維;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1-0087-02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the key li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which fully reflects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he subject,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of geography curriculum.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re quality of geography,comprehensive thinking embodies the basic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y,and helps people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systematic and dialec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activitie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room situation,students' comprehensive thinking is cultivated,and the practical background of knowledge generation is revealed by us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environment,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thinking in situational learning,which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future learning and life.
【Keywords】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Comprehensive thinking;Situation creation
根據新課程有關規定,開展高中地理學科教學,要求教師應采取有利于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方式,更加關注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的情況,鼓勵學生在情境中進行學習,并充分發揮地理信息技術等輔助教學的作用,切實實現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以往在教學時,地理學科的課時量相對較少,但是學習任務較多,因而教師主要采用講授法進行教學。學生雖然掌握地理知識的程度較好,但是課堂參與機會有限,學習積極性較差。與此同時,教師教學對于知識邏輯更為關注,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較少,案例教學也較為有限,因而導致學生綜合思維等核心素養較差,難以實現知識遷移。當前實踐表明,教師通過合理應用課堂情境創設方法進行教學,有助于對學生地理綜合思維等核心素養進行培養,不僅有助于實現教師專業化成長,而且有助于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全面提升,體現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
1.創設課堂主題情境培養學生地理綜合能力
主題式情境是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所歸納的某一特定的主題,基于情境所構建的知識結構,主要是對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以及合作探究等方面能力進行培養的教學模式。就對于培養學生地理綜合能力方面所具有的作用來看,主要體現為有助于對學生思維“活”度進行激發,促使學生對于所要學習的知識產生好奇心與新穎感,由此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當中,對學生的想象力進行激發,促使其思維活躍度進一步提升;主題式的教學情境還有助于對學生的思維“廣”度進行拓展,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并對已有知識進行概括,基于此歸納和提煉整合同一主題的相關知識,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思路,促使學生思維容量更加豐富,也能對學生的思維廣度進行拓展;此外,主題式情境的創設與應用,還有助于對學生思維的“深”度進行挖掘,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視角認真思考問題,采用問題鏈的形式對情境問題的深度進行充分挖掘和實踐,并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最終實現對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教師而言,應掌握創設課堂主題情境的策略,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科學準確的提煉情境的主題,推進教學活動有序有效開展。
比如,在高中地理知識中,交通運輸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融合了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兩個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交通運輸廣泛存在,創設主題式的情境,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把握這一知識點,幫助其構建更為完善的知識體系,促使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得以培養與提升。教師在創設主題式情境時,可以以“中國經濟第四極之爭”作為主題,對情境進行創設。在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以此為主題進行探究學習,有助于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切實提高其思維活躍的程度,并對其綜合思維能力進行較好的培養。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針對“西三角”為我國經濟第四極的競爭者進行主題情境創設,對學生的要素綜合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設備,將“西三角”各城市近年來經濟發展情況呈現出來,促使學生形成基本的認識。在此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為什么渭河平原地區具有較大的經濟和交通運輸體量,然而渭河航運發展卻非常緩慢,原因是什么?”針對該主題,學生經過探究學習了解到,渭河主要是由于氣候影響,降水量較少,徑流量因而較小且并不穩定,同時渭河支流多經由黃土高原,河流容易由于含沙量較大而產生淤積,并且有較長的結冰期,因而導致航運發展緩慢。通過深入分析該主題可以發現,交通運輸布局與發展,會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影響,交通線路分布又容易受地形與氣候以及水文等自然要素影響,同時也受人口、資源與城鎮等經濟要素所帶來的影響。因此,要想對該地區的交通運輸區位進行分析,應從整體角度出發,綜合各要素充分考慮,才能確保主題探究學習的科學性,由此也在無形之中對學生的地理綜合能力進行了較好的培養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