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 要:寫作本身就是學生根據自身的成長經歷、情感體會與人生感悟等真實感受為基礎,利用書面文字所展開的表達活動,應成為彰顯學生個性的重要方式。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滲透個性化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創作理念,讓學生自主確定寫作內容、隱性情緒、文本主旨、細節描寫方法等。本文將從個性化教學視角下審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狀,進而再由此分析組織寫作教學活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個性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2-0159-02
【Absrtact】Writing itself is based on students' real feelings based on their own growth experience,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life perception,and the use of written words to develop expression activities sh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show students' personality. For this reason,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must respect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writing teaching,infiltrate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concepts,respect students' individualized creation concepts,and let students independently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writing,implicit emotions,themes of the text,detailed description methods,etc. . This article will examin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ized teaching,and then analyze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organizing writing teaching activitie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writing teaching,personalized education,reflection on the status quo,teaching strategies
寫作教學一直都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項目,旨在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面表達習慣。而隨著語文素質教育的改革發展,寫作教學的要求也就日益提高,要求小學生寫出主題豐富、情感真摯、想象力充足、生命力鮮活的作文,而且要彰顯出學生的個性。但是,就目前來說,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卻存在如下問題,難以彰顯小學生的個性:
1.個性化視角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狀問題
(1)作文形式固定單一,限制了小學生的自主創作
一直以來,為了快速收獲教學效益,一些教師會反復強調作文的基本形式、寫作標準,在學生還未動筆時,就被條條框框限制住了。在這種狀態下,小學生不僅無法充分展現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還必須要被迫適應標準化的作文形式,所以便由此出現了照搬現成素材、模仿痕跡明顯等寫作問題,只是單純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寫作文,遺忘了自己為什么要寫、要寫什么,使得學生作文失去了核心,難以彰顯學生個性。而且,由此衍生出來的教學問題也比較多,比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小學生就像是寫流水賬、寫套話一樣去補充作文內容,導致學生并不喜歡寫作文,而教師也不知道該如何指導學生歸納寫作經驗,師生雙方都存在應付心理,漸漸便陷入消極被動的局面之中。
(2)由于片面拔高立意,導致作文主題類似
受到“應試思想”的直接影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也并不關注學生的真實感受,許多教師在寫作指導時會朝著高尚情操、真善美品質方面去引導學生。在此狀態下,小學生也會盡量拔高作文立意,去宣傳、贊美一些自己根本沒有理解的高尚品質。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是描寫朋友矛盾,那么即便學生在前期花費大量筆墨去描繪同伴之間的矛盾與沖突,但是最終卻也會給故事安排一個和諧圓滿的結局;如果是描寫父母情感,那么學生也一定會從父母的無私付出方面入手,缺乏新意與創意。而且,也正因如此,才導致小學生在寫作時會陷入創作瓶頸,因為他們缺乏足夠的人生經歷,不知道該如何抒情、立志??上攵?,如果小學生經常在寫作活動中產生挫敗感,那么也就很難順利實現自主寫作了。
(3)寫作評改標準統一化,忽視了學生個性
在批改學生作文時,小學語文教師雖然會寫下簡單的評語,但是也僅限于此。雖然每個學生所接收到的評語信息并不同,卻依然難以展現自己的個性。原因如下:第一,小學語文作文評改活動依然以教師的課堂講解為主,而教師卻很少會在作文評改課上指出每一個小學生的寫作優勢、表達特點,而是會再次強調標準化的寫作要求、統一的寫作格式,雖然會展示范文,但是整體評改重點并不清晰,學生雖然可以據此了解一篇好的作文具有哪些特點,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善自己所寫的作文內容、布局結構。第二,小學語文作文評改,只是停留在“評”層面,不管評的深不深、全不全,學生都很少據此修改個人作文,缺乏對比總結,所以即便小學生在評改課上受到了啟發,也很少會在寫作活動中落實個人想法,而這就自然會影響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而且,由于小學生并不能明確得知自己在寫作時存在的問題,只是知道一篇好的作文具有哪些特征,所以他們也有可能會自主模仿這些優秀范文,雖然有可能會因此產生寫作心得,但是整體來說,卻依然難以展現小學生的個性,反而因為模仿活動過多而出現“千篇一律”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