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仿寫訓練是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作為發展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基礎的教學環節,仿寫訓練的方法和內容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將通過加強閱讀理解,促進學生積累語文基礎、引導學生依據文章結構進行仿寫練習、在仿寫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三個探究方向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仿寫訓練的具體實施措施進行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仿寫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27-122-03
【本文著錄格式】加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仿寫訓練探析[J].課外語文,2021,20(27):122-124.
培養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是長期教育目標,從小學低年級階段語文教學中,教師便要將語文寫作教學列入教學計劃中,秉承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語文基礎、語文閱讀等多項內容中汲取寫作知識,繼而利用仿寫訓練等形式提升語文寫作效果,從而促進發展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水平。
一、加強閱讀理解,促進學生積累語文基礎
培養學生語文寫作能力要通過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積累進行教學。語文學習本身對于學生而言便是積累的過程,將所積累的語文知識運用至語文寫作學習中,不僅可以促進提升學生語文知識運用能力,同時可以有效促進發展學生綜合素質水平。通過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較強的語文基礎,是非常高效的教學方式。首先,通過語文教材內容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夯實語文基礎能力是極為重要的教學途徑。在語文教材中,存在很多值得學生學習和積累的元素,這是發展學生語文寫作水平,強化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方式。例如:在小學語文《搭船的鳥》一課的教學中,將課文中的生字、生詞等進行學習與積累,便是強化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主要途徑。在本課的教學中,其中包含多個生字,同時其中具有“啦”等多音字,這便是基礎性的語文知識,同時也是學生語文寫作的基礎所在。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語文教材內容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效果,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基礎詞匯運用至多項內容中,以仿寫訓練的形式將語文課文中的形容詞加以運用,從而促進夯實學生語文學習基礎,強化學生語文知識運用能力。另外,基礎知識的積累可以通過課外閱讀途徑進行汲取。小學生課外閱讀內容十分豐富,繪本、寓言故事等均是學生進行閱讀積累的主要途徑。為了提升課外閱讀積累效果,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課外閱讀內容中的好詞好句等關鍵性的語文知識進行記錄,并在之后的學習中不斷復習和鞏固,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要加強語文閱讀教學,結合科學的閱讀方式,是促進培養學生語文仿寫能力、提升語文寫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二、引導學生依據文章結構進行仿寫練習
仿寫教學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通過系列性的關聯詞或固定的句型,使學生通過自己積累和掌握的知識,進行仿照寫作。這種教學方式多運用于小學階段語文寫作教學中,主要目的在于夯實學生語文學習基礎,培養學生較強的語文寫作水平。對此,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依據文章結構進行仿寫練習,根據語文課文內容中的語言表達結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語文基礎,以完善的語言組織成為一段新的句式。例如:在小學語文《少年閏土》的課文中,其中以描述閏土形象充分展示了人物描寫方法,“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短短幾句便概括了“閏土”的形象,其語言表達形式十分生動。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文中對“少年閏土”外貌形容的語言進行仿寫訓練,可以結合身邊的人物進行寫作。這種仿寫訓練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語文寫作技巧,并進一步了解語文課文的結構,達到較強的學習效果。
三、在仿寫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小學語文作文仿寫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模擬寫作的過程中,熟悉整個寫作流程,了解寫作的形式規范,但從過往的執教中發現,部分學生在仿寫訓練過程中,其思維方式常被原文所禁錮,不善于以創新的思維方式進行仿寫練習。如在修辭手法的仿寫教學中,總是照抄照搬地將“月亮”比作是“小船”,而在運用擬人場景中也是如此,常套用“花兒在笑”“小鳥在唱歌”這樣常見俗套的擬人、 比喻,這都是學生仿寫訓練固化思維的體現,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基于此,在今后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仿寫也是需要創新意識的,語文教師必須要在學生仿寫訓練的過程中,加強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例如:在小學語文《窮人》的仿寫教學中,其中以心理活動、對話描述以及環境描寫等形式作為主要表達方式,將課文中的人物刻畫得十分生動。在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練習期間,為了避免學生的思維方式被限制,語文教師可以充分激發學生想象力,結合“語言實驗”教學方式的運用,使學生在多元化的學習氛圍中掌握語文內容,進行針對性的仿寫訓練,從而促進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
四、聯系生活實際進行仿寫訓練
在小學語文作文仿寫訓練中,還有一項需要注意的問題,那就是一般學生仿寫的范文,教師多是選擇名家名篇,但常常與學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距離,而這樣的范文仿寫,容易造成學生寫作“空泛”的問題。如《新課程小學生作文選》中有這樣一篇范文《我的一天》,這篇游記文章的確構思新穎、句式豐富,但由于描寫景觀對象是西雙版納的見聞,而班級中絕大多數的同學并沒有去過西雙版納,這樣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就存在一定的困難,難以調動可用的語言詞匯。因此今后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仿寫訓練時,應該嚴格地把關仿寫范文,確保范文能夠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寫出“生根”、情感豐沛的優質文章。為此教師在選擇范文時,不應只局限于教材內容和專門指定的課外輔導書,教師還可以從生活中甄選更多的貼合小學生年齡實際的范文,明確只要是對學生仿寫訓練有益,就都可以成為學生的仿寫訓練的范文。而結合過往的執教經驗,筆者認為選擇“古詩文”作為學生仿寫范文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古詩文作為傳統文化的瑰寶,內容極其豐富,同時運用手法非常多變,且多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如李白的《靜夜思》就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月光”比喻成“地上霜”,非常生動且充滿生活氣息。仿寫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立足于這四句詩,進行仿寫訓練,可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作文仿寫訓練要注重因材施教
伴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作文要求,必須要面向學生全體,確保推動學生共同進步。但很顯然,不同的學生之間,是存在一定的素質差異的。在進行仿寫訓練時,有的學生很快就能掌握仿寫要點,但是有的學生卻不知如何下筆。針對這種情況,在今后的小學語文作文仿寫訓練教學中,教師就必須要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生因材施教。如對于一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應從提高詞匯量入手,引導及時記錄、及時積累,不斷地豐富自身的詞匯基礎。同時,還要立足于不同學生的興趣,選擇不同的仿寫范文。如對于偏愛想象的學生,可以選擇童話、寓言讓其進行仿寫;而對于喜歡探險、科研的學生,則可以讓其仿寫科普文,如《海底兩萬里》《自然博物館》等。這種因材施教的仿寫訓練,可以確保每個學生都獲得最適宜自身的仿寫訓練發展,這樣就極大地保障了作文教學面向全體,可為學生的共同寫作成長提供保障,這也是今后在小學語文作文仿寫訓練中教師需要把握的重要事項。
六、摘抄美文佳句賞析
教師為提高小學生仿寫能力,以多角度分析文章,引導學生從文章中積累素材,而這除了對學生提出文章閱讀要求外,還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摘抄習慣,只有實實在在的摘抄才能深化學生的記憶。部分學生多以“走馬觀花”的方式瀏覽文章,長此以往,并未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因而,將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作為仿寫的先決條件,在閱讀中引導學生摘抄美文佳句。在摘抄的時候進行賞析,只有帶著思考、探究的心態進行摘抄才能理解其中深意。重視學生對于文章的摘抄與賞析,加設仿寫訓練,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仿寫技巧。小學階段仿寫訓練應當專注于教材本身,因其內容收錄大量優秀范例足夠學生學習。因而,著重把握教材內容,在課程教學中,有效應用范例,為提高學生仿寫能力奠定扎實基礎。例如,在《黃山奇松》一文中,作者寫作手法豐富且辭藻凝練,教師以有效引導激發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能邊思考邊回應,在“一來一往”的問詢中深化學生記憶,并鼓勵學生進行摘抄,為后續仿寫提供素材。
七、開發多媒體資源,激活學生的仿寫思維
小學生的語文作文水平和仿寫能力都處于發展階段,所以教師在實施仿寫訓練的初期,教學難度是比較大的,這對教師應用仿寫教學手段的科學性和創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過往的小學語文作文仿寫訓練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將仿寫片段出示給學生后,就讓學生直接開展仿寫。這樣不但會給學生帶來嚴重的思想壓力,甚至會引發學生對參與仿寫訓練的抵觸情緒。在這種條件下,仿寫教學質量是無法得到保障的。面對這種不良局面,教師應該延展思路,綜合考慮小學生的寫作基礎、認知發展規律以及心理需求,將語文作文仿寫訓練和多媒體資源有機整合,根據仿寫片段的具體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多媒體情境。這樣一方面可以為仿寫訓練注入更多趣味因子,調動學生的仿寫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利用多媒體情境激活學生的仿寫思維、消除學生的寫作阻滯,從而幫助學生創作出更加新穎、優質的仿寫作品。比如,在仿寫小學語文課文《火燒云》時,教師就可以在多媒體資源中搜集與火燒云、晚霞相關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將這些資料出示給學生,為學生創設生趣盎然的仿寫情境,不但可以降低學生的仿寫難度,也能促進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散。在學生正式開展仿寫訓練之前,教師還應該帶領學生重新回顧一遍仿寫藍本的寫作順序,即作者先描述了火燒云的顏色變化,又描寫了火燒云各種奇妙的形態,還細致描摹了火燒云瞬息之間由小到大、由清晰到模糊、最后消失不見的幻化過程。這樣學生就可以跟隨多媒體情境的指引,在仿寫中既吸納原文作者的寫作精髓,又能融合屬于自己的創新性靈感,從而創作出一篇篇更加優質的仿寫美文,提升語文作文仿寫訓練有效性的同時,也能彰顯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和卓越的教學智慧。
八、抓住仿寫片段的綜合特點,提升仿寫訓練有效性
縱觀我國小學語文作文仿寫教學現狀,仿寫訓練的有效性一直無法取得突破性提升,追根溯源,原因主要是教師應用的教學手段不夠合理。首先,在以往的語文作文仿寫訓練中,大多數教師將仿寫片段出示給學生后,就不再進行過多的分析講解,學生對仿寫片段存在很多疑惑,何談在仿寫訓練中流暢地運用各種寫作技巧,進而致使仿寫訓練有效性提升遲緩。其次,在不同的仿寫片段中,作者應用的寫作技巧、修辭手法、想要體現的思想主旨都千差萬別,而多數教師在仿寫教學中都沒有將這些文本特點展開向學生講解,不但導致學生無法把握仿寫重點,也喪失了開展仿寫訓練的根本意義。面對這些教學弊端,教師理應積極優化不合理的仿寫訓練模式,扎根于仿寫片段、深度鉆探仿寫片段的寫作精髓,引導學生明確仿寫片段的綜合特點,將片段中的寫作技巧內化于心。這樣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仿寫方向,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跟隨仿寫藍本的指引,強化自身的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能力,從而發揮仿寫訓練價值,真正提升語文作文仿寫訓練的有效性。比如,在對課文《鳥的天堂》實施仿寫訓練時,教師首先應該帶領學生研習仿寫片段的綜合特點,如作者運用了平鋪直敘的手法,文章層次非常簡潔;作者在描摹鳥和周圍植物形態時,用詞準確傳神,語言表達生動形象;作者整體的謀篇布局節奏極為明快,文章思想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等等,上述這些仿寫片段中蘊含的藝術構思和寫作特點,教師都應該細致、完整地傳達給學生,引導學生在仿寫訓練中也能運用精巧縝密的布局思維、生動傳神的修辭語言,仿寫出和仿寫片段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佳作。
仿寫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為了發展學生語文寫作能力與綜合水平,語文教師要加強仿寫訓練的融入,突出學生主體身份,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逐漸掌握仿寫方法,達到相應仿寫目標。
參考文獻
[1]蔡佳怡.小學語文讀寫結合與習作訓練探析[J].才智,2020(2).
[2]張志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仿寫訓練探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2).
作者簡介:加木,藏族,1978年生,甘肅迭部人,大專,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