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紫芝
摘要:美術不僅是一門藝術類學科,同樣是一門社會實踐類學科,通過動手操作能讓學生掌握美術的原理和運用,探索到美術的奧妙,并體驗到動手的快感,從而讓學生保持更高的興趣參與到美術學習當中。然而就實際情況來看,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占據主體的現象依然存在,且更加注重審美技能、知識的傳遞,學生嚴重缺乏動手操作的空間,以致于學生動手能力不足。因而,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動手過程中掌握、運用美術知識,讓學生體驗到動手的樂趣,已成為小學美術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文本結合小學美術課堂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美術;動手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時代的迅速發展讓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成為了各科教學的主旋律。美術本身就是一門社會藝術類學科,通過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動手繪畫,制作藝術作品,既體驗到動手的滿足感,也能在動手過程中積極思考,發散其創新思維能力。因而,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美術教學,要深刻意識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必要性,結合多元策略,激發學生的動手欲望,給予學生動手的空間,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存在的問題
1、教師占據主導,學生缺乏動手的空間
當下小學美術課堂中,課堂內容通常是圍繞教師進行,通常是老師在黑板上講解,學生在聽、看,嚴格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美術探究,以致于學生的思維遭到限制,缺乏主動性和參與性,動手的機會和空間不足,動手能力自然低下。
2 教師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視度不足
部分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理念上存在較大不足,片面地認為只要傳遞學生基礎知識就算達成教學任務,嚴重忽略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責任感不足,極少帶領學生操作,更多的是借助于黑板進行演示,且更加注重對美術作品內涵的講解,將重心置于培育學生的審美意識當中,即使學生有動手操作的空間,也僅僅停留在繪畫當中。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策略
1、利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動手欲望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基于信息技術的多媒體、電子白板得到了廣泛應用,極大促進了信息手段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多媒體具備的顯著優勢在于其直觀的畫面展示,融匯了音頻、視頻、圖像等,且能夠將這些內容直觀顯示于大屏幕上,學生通過觀看屏幕信息,從強烈的視覺沖擊上分析、感知,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在多媒體畫面的吸引下,積極動手,繪畫、設計作品,無形中促使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以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千姿百態的帽子”為案例,在該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視頻播放功能,給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精美的帽子作品,如軍帽、安全帽、毛線帽...等,讓這些精美的帽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一步步給學生講解各種帽子的特征、作用,讓學生學會欣賞、設計帽子,在講解完全之后,教師說道:“同學們是不是覺得這些帽子很精致呢?同學們可以在自己設計一下哦。”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意識、動手欲望大幅度提升,紛紛利用紙片、顏料、細線等開展制作帽子,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將在此過程中得到提升。
2、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實踐操作
為給予學生動手的空間、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轉變教學目標,將“教師一言堂”的教學狀態轉變為“學生課堂”,利用合作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團隊活動中真正動手、真正操作。例如,在五年級上冊“陶泥的世界”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配為數個小組,給每一個小組一定的泥土,讓學生自己對其進行打扮或者雕塑,看哪個小組打扮又精致又漂亮,教師從旁進行引導,或者給予指點,學生就可以掌握如何利用色彩、泥土進行泥塑作品的設計,讓教學過程輕松愜意,學生也會體驗到親自動手的樂趣,讓其真正愛上美術。這樣的教學模式最大程度的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其審美能力,并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增強對民間美術的了解,對實現學生的多元發展有著重大意義。此外,在引導學生動手的過程中,教師要“言傳身教”,要傳遞相應的技巧,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步驟動手操作。如在關于“剪紙”的教學中,教師以“年年有余”為例,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步驟,一步步進行年年有余的剪紙設計,在剪紙時要注意“折疊”時需要對折重復,刺孔時需要先用小刀剪刻出基本輪廓等,在跟隨老師的操作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大幅度提升。
三、總結
新課程改革更加強調實現學生身心的全方位發展。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美術教師,要深刻領會新課程改革的內涵,轉變自身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將重心置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當中,讓每一位學生體驗到動手的快樂,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多重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鑫. 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措施[J]. 數碼設計(下),2020,9(5):200-201.
[2]常利文. 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J]. 速讀(下旬),202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