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華

【摘? ? 要】農村小學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其中大多數學生的家長為了生計選擇外出務工,這些孩子從小不在家長身邊,成了留守兒童。并且,由于受到經濟、思想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影響,一些留守兒童對學習的興趣薄弱,尤其是對數學這門課程。基于此,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數學學習興趣成為廣大教學工作者亟待探究的課題。
【關鍵詞】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小學數學;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6-0004-02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Interes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Zhouhuazhai Primary School, Qijiamiao Town, Weiyuan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YANG Weihua
【Abstract】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a relatively special group, the parents of most students choose to go out to work for their livelihoods, these children have not been with their parents since childhood and have become left-behind children. Moreover, due to economic,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influences, some left-behind children have weak interest in learning, especially in the course of mathematics. Based on this, how to cultivate the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has become an urgent topic for teaching workers.
【Keywords】Rural Primary School;left behind children;primary Mathematics;Learning interest
數學是小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課程,數學學習的成效關系著學生的未來。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說,這點也不例外。對此,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實效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但是就實際教學情況來看,一部分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因為從小缺乏充足的關心和愛,身心發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具體表現為認知水平低下、學習能力薄弱、行為習慣尚未形成等,所以他們在數學學習中出現了學習興趣不高、學習實效不理想等情況。那么,在實際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留守兒童的數學學習興趣呢?具體如下。
一、建立和諧關系,培養學習自信
“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農村小學中,留守兒童占據了較大的比重,基本上在學校生活,從小與家長分離,很難享受到家長的愛。作為教學活動的“領頭羊”,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愛來彌補這一點,盡可能填補他們情感方面的缺失。那么,如何填補呢?首先,教會學生如何進行生活自理。如:在課余時間,教師可以深入學生宿舍,引導他們正確洗衣服、整理床鋪等,讓他們學會以積極、向上的態度迎接生活;其次,幫助他們找回自信,嘗試著信任教師,培養其自主學習、成長的意識和能力,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積極投入數學學習,使其數學學習效果事半功倍。上文提到的方式都是循序漸進、由淺至深的,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且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地開展教學。例如:在教學“扇形統計圖”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試著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就此展開自主學習、探究,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體如下:讓學生在課前搜集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數學資料、素材,以便于后續學習的有序進行。在課堂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合理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探討。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還有利于學生對合作探究萌生興趣,從而間接地深入學習本節課的內容。為了取得更佳的效果,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自主動手畫圖。可以發現,學生對這一環節有著極強的興趣,通過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實施教學,使學生慢慢進入學習的狀態,最終真正投入到數學學習與探索當中,進而促進其學習能力與效率的提升,實現其學習自信心的培養。
二、優化教學氛圍,體會學習樂趣
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民主、活躍的氛圍能夠深深吸引學生,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對此,教師可以加強對教學氛圍的營造,由此實施數學教學,通過數學課程的趣味與魅力來感染留守兒童,使其切實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教學“商的變化規律”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提前準備好一些糖果,以便于后續教學的實施。在課堂上,教師首先拿出15塊糖果,要求將15塊糖果平均分給5名學生,設計如下問題:“5名學生中,每名學生可以獲得多少塊糖?”接著再次深入,拿出20塊糖,要求學生思考、計算。在完成上述過程后,教師帶領學生總結規律。在教學結束后,教師也將糖果分發給班上的每位學生,這不僅活躍了數學教學的氛圍,還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輕松感和愉悅感。除此以外,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活潑、好動,如若教師長時間地在講臺上講解,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容易隨之消散,對此,教師可以嘗試將講臺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進而更加喜歡數學這門課程。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好學習時所需要的材料,如硬紙片、剪刀等,當一切準備完畢后,讓學生自主實踐:先在硬紙片上繪制一個半徑為4cm的圓,接著將這個圓剪下來,并將這個剪下來的圓等分為圓片,嘗試將其拼成以往所學的平面圖形,如長方形、梯形、三角形等。結束完上述環節后,思考:用圓片拼成的平面圖形,它的邊長和圓的半徑、周長等之間有何關聯?實際上,在上述過程中,教師就是在優化教學氛圍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主人公地位得以全面彰顯,進而在親身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三、實施分組教學,改善學習困境
部分留守兒童較為內向、孤僻,很少與他人交流、互動,因此對于其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可以嘗試將教學互動作為入手點。如,常見的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考慮到大部分學生對游戲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實施教學,在達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實現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分組競技的方式展開教學,如下: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到體育場地。接著,將提前制作好的含有“100以內加減法”題目的標簽拿出來,將其分發給各個小組,如10人一組,除了第一位接力跑的組員,其余的九名組員背后都貼上了標簽,在接力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完成相應的跑步任務,還需要計算出標簽習題的答案,跑得最快且正確率最高的小組可以獲得精美的小禮品,這樣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會更加高漲。可以發現的是,在競技過程中,各個小組表現得十分積極,全身心融入其中,為本組的榮譽而“戰”。以這樣的方式實施教學,可以豐富數學教學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數學學習中更加活潑、開朗。
總而言之,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提高留守兒童的數學學習實效,那么教師就應當對其學習興趣的培養予以充分重視,并且通過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實踐,努力為其營造一個更加優良的學習環境,有效激發、培養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促使其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是數學學習、探究之中,為正式學習做好充分準備。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項漫長的系統工程,離不開廣大教學工作者的努力和學生的配合。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農村留守兒童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的研究”(課題編號:GS[2020]GHB1611)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董文虎.淺談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數學學習興趣[J].文理導航,2019(02).
[2]廖家那.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2).
[3]韋盛華.如何激發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J].中外交流,2020(05).
[4]許國華.淺談如何運用評價策略激勵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考試周刊,2019(78).
[5]陸艷飛.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中文信息,2019(10).
[6]姚榮秀.淺談農村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8(11).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