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菊芳
【摘? ? 要】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想要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模式。本文通過闡述探究性學習的特點以及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的現狀,重點分析了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探究性學習;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6-0028-02
How to Carry out Inquiry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Third Senior High School, Wush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 SUN Jufang
【Abstract】Mathematics Lear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is difficult for some stud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can guide students to adopt the mode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quiry learning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several strategies of inquiry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High school mathematics; Inquiry learning; Teaching strategy
探究性學習最大的特點其實就是開放性,無論是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還是在思維模式的鍛煉上,相較于傳統的教學與學習模式來說,探究性學習都更加開放和包容。學生能夠從之前的“填鴨式”教學中徹底解放出來,能夠有更加廣闊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探索,對更加豐富的數學知識進行思考。
一、探究性學習的特點與優勢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不應再像中小學階段那樣處處依賴教師的講解,要想學好高中數學,則需要學生在課下時間進行獨立思考和獨立分析。因此,開展探究性學習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學習策略,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善于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且能夠主動提出問題。這一過程中,探究性學習方法重點考驗的就是學生參與數學問題探索的自發性與積極性。相較于傳統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中所采用的“灌輸式”教學策略,探究性學習做出最大的改變就是將學生視作課堂教學的核心與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引導學生以一種更加積極飽滿的狀態參與到數學學習中。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發現數學學習的魅力與樂趣,進而引導其愛學和樂學數學。
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做好教學引導
要想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探究性學習,教師首先要關注相關教學目標的確定,其中不僅包括教師的教學目標,還要包括對于不同層次學生所提出的學習目標。明確的教學和學習目標有著強烈的方向性和指導性,能夠帶給教師和學生一個更加明確的教學思路與學習思路。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嘗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以一種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認知相關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在相對輕松和諧的氛圍下,也會更愿意投入探究性學習。
比如,在講到高中數學中的“立體幾何”這一相關數學內容的時候,由于該部分知識對于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很多空間概念存在一定的認知障礙,高中數學教師就可以借助豐富的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創設與之相關的教學情境,輔助相關探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在整個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提前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從中篩選出有利于開展教學的各種視頻、圖片等素材,或者可以直接利用“3DMAX”這樣的專業軟件為學生創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三維立體模型,其中涉及基礎的空間坐標、空間中線與線、線與面以及面與面之間的平行、垂直以及交叉等不同的空間關系的展示等。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其展示給學生,學生在此過程中不用僅憑自己的想象去學習,而是可以直觀而形象地看到課本中所描述的各種立體幾何概念和空間幾何關系。此外,教師在展示過程中還可以將其制作成更加富有趣味性的動畫形式,配備上專業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在這樣一種輕松有趣的教學情境下,調動自身的視覺與聽覺等多重感官,這有助于其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
(二)鼓勵合作學習,拓展學生思維
在全民教育理念的推廣和普及下,人們對于教育問題越來越關注,很多學生從幼兒園階段就被父母送到各類不同的文化課補習機構。因此,盡管學生處于同一個班級,但事實上,不同的學生之間無論是在基礎知識掌握方面還是在學習能力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對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善于利用這種學生之間的差距,幫助他們實現互相學習和互相進步。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相較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整體氛圍會更加輕松和諧,壓力也相對較小,在這樣的氛圍與狀態下,學生自然會取得更加理想的探究性學習效果。
比如,在開展相關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式分組”,確保有著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夠在小學合作探索中有所收獲。在整個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日常課堂表現以及在各大小測試中的成績表現,將學生分成A、B、C三個不同的學習層次。其中A層次的學生無論是數學知識儲備還是數學學習能力都相對較強,并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分析和自主探索能力,教師要進一步培養他們的思維拓展能力;B層次的學生基礎知識比較扎實,但是缺乏創新思維能力,教師要提升其自主探索和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而C層次的學生尚且處于夯實基礎的階段,對于相關基礎數學概念還缺乏精準的認知。在進行分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以六人為一個單位,其中分別由A、B、C三個層次中的兩名學生組成,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通過互相交流和互相探索,B、C兩個層次的學生能夠從A層次學生身上學習到更多新的數學學習方法;而A層次的學生則會在與其他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發現看待同一個問題的不同視角,有助于其綜合思維的進一步拓展。
(三)結合生活素材,增強實踐學習
高中階段的學生長期在應試教育的桎梏之下,既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也缺乏豐富的情感體驗,在認識數學概念和數學知識時習慣于依靠教師的講解。但是數學學科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其實際的生活應用意義更大。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除了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以獲取更高的成績外,還要通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數學素養,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有必要提高對生活素材的重視,只有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出發開展教學,才能夠真正吸引學生的探索興趣和學習興趣,從而促使他們進行探究性學習。
比如,在講到高中數學中的“用二分法求解方程的近似解”這一個知識點時,為了更加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二分法”這一概念,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案例,以中央電視臺的一個十分經典的“幸福賬單”這綜藝節目開展課程導入。在該綜藝節目中總是有一個“猜商品價格”的游戲環節,所有參加這個節目的選手都希望能夠在節目規定的時間內猜中更多商品的價格,學生在觀看的時候一定也是這種心理狀態。這時數學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這一心理出發,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先為學生播放該綜藝節目的相關片段,當參加“猜商品價格”的選手猜到一半的時候,也正是游戲環節“白熱化”的階段,教師可以及時停止節目播放,讓學生思考如何才能夠幫助選手猜中更多的商品價格。這時很多學生都摸不到頭腦,教師可以順勢引入“近似解”的概念,其實猜出的商品價格與真正的商品價格就可以說是一對“近似解”,而為幫助選手猜中更多的商品價格,我們可以嘗試求出不同商品價格的近似解。教師通過使用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猜商品價格”游戲導入相關的數學概念,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對數學知識的親切感,與此同時也能調動學生去思考和探索生活中更多的數學問題。
三、結語
總之,想要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出探究性學習的作用和效果,教師需要先明確自己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與此同時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在本堂課程中的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這對于之后探究性學習活動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黃凱.淺談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J].現代閱讀,2017(02).
[2]陳苑.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7.
[3]梁博.高中數學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J].新課程(下旬),2018(02).
[4]閆春倫.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J].數學大世界(旬刊),2017(11).
[5]殷堰工.教材是開展高中數學探究性學習的重要資源[J].中學數學月刊,2011(05).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