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錦峰
【摘? ? 要】數學是許多學生都畏懼的學科,尤其從初中升入高中后,更是會有許多學生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如教材難度的提升、學生心態與學習方法的不適宜、教師教法的不適宜。所以,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學法,以及自己的教法,然后為學生構建態度、學法橋梁,并自主優化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初高中銜接;數學教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26-0107-02
Thoughts on the Connection of Junior and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The Fourth Middle School, Min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HOU Jinfeng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 subject that many students are afraid of, especially after entering high school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many students will encounter learning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increase in the difficulty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 inappropriate mentality and learning methods of students, and the inappropriate teaching methods of teachers. Therefore, in high school teaching, teacher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psychology, learning methods, and their own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n build attitudes, learning methods for students, and optimize teaching methods independently.
【Keywords】New curriculum background; Connection between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s;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blems
數學學科是高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學科,也是學生常遇到困難的一個學科。在由初中升到高中之后,大部分學生都會遇到不同階段間學習的銜接問題,這些問題既來源于學生自身,也來源于高中教師。為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有效性,高中教師需要在教學中著手解決銜接過程中存在的教與學問題,然后再基于存在的問題設計相對應的教學策略。
一、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中存在的教與學問題
(一)高中內容難度較高,學生心理易出問題
初中數學的教學內容較為偏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而高中數學則以專題分布,教學內容更加抽象,梳理結合內容較多,且學生要學習的知識較多。所以在由初中步入高中之后,許多學生會在數學學習中受到打擊,丟掉學習的自信心,進而降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二)高中壓力相對較大,學生學法需要更新
高中數學的知識點比初中階段的知識點更加豐富,且知識難度也更加高深。這樣的學習特點便要求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不能僅使用以往的學習方法,而是應當基于更復雜、難度更高的學習需求,掌握并應用更合適的學習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更新學法。
(三)學生能力有所加強,教師教法需要優化
在教材難度提升的同時,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樣也有所提升。但學生的能力提升是隱性的,即學生的能力提升體現在思維更加成熟、思維能力更加強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便要基于高中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心理特點,設計并使用契合高中生的教學方法,以此達到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二、進行良好初高中教學銜接活動的教學策略
(一)關注學生學習心理,構建態度橋梁
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中,由于知識相對較為簡單,所以許多學生對數學并沒有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而在高中階段,學習難度有所提升,同樣的學習態度并不能讓他們取得尚可的成績。所以,教師在高中教學中,首先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輔助學生構建態度轉變的橋梁,使學生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能夠以良好的態度進行學習。
學生的學習心理可以從許多方面觀察到,比如教師可以在《集合》這一內容教學之前為學生們布置課前預習的任務。通過這個任務,教師可以了解在新的環境中,較為亢奮的學生會如何對待數學的學習。在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先檢查學生們的課前預習情況,就結果而言,將近一半的學生進行了較為有效的預習,另一半學生都只是在課前匆匆瀏覽了一遍教材。并且,即使是那一半進行了預習的學生,他們的預習效果也同樣較差,只是簡單閱讀了教材。由此,教師便可以得知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并不端正。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教師可以使用兩種方式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態度。第一,教師順勢開展較為快速的教學活動,并表示這是需要進行有效預習才能聽懂的課程。這樣的課堂是大部分學生都難以聽懂的,這就會讓學生初步意識到認真預習的重要性。第二,教師可以基于高一學生尚帶幼稚的心理,開展小組競賽活動,以小組整體在各類學習活動中的認真程度為評價內容進行小組競賽評價。通過這兩種正反刺激的活動,教師能夠有效轉變學生們的學習態度。
(二)關注學生學習方法,構建學法橋梁
在初高中教學銜接中,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近些年各階段的教師都在重視培養學生“預習-自學-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但是這些學習習慣的培養結果并不樂觀。因此,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以這些學習習慣為基礎,深入培養學生于課前、課堂、課后的學習方法,提供給學生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教師需要以強硬的指導為學生構建學法橋梁,并同時達到優化學生學習態度的目的。以預習這一學習方法為例,教師可以基于高中生渴望肯定的心理特點,為學生們設計帶有激勵、肯定特性的預習任務單,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方法,并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動力。以“冪函數”這一知識點的教學為例,教師在設計預習任務單時,可以設計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個方面的內容是任務單的“裝飾、激勵”內容,即教師可以將一些鼓勵性的話語印在任務單的頁腳、頁眉處,以豐富的激勵話語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二個方面的內容是課時的學習目標,如了解冪函數的概念等,以這些明確的學習目標指引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為學生提供以函數為主的思維導圖,即主題是“函數思維導圖的分類”,分支為初高中函數,而冪函數與指數函數等函數一起,作為高中函數知識的分支。通過展示這三個方面的內容,教師可以從興趣、目標、知識定位等方面給予學生引導,讓學生了解并掌握預習的良好方法。
(三)關注學生學習能力,構建教法橋梁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之一,在引導學生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生活時,教師同樣需要使自己適應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活動。在現實中,高中教師都是專業教學高中數學知識的,這就保證了他們擁有足夠的專業素養。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認知學生的學習能力,然后基于學生的狀態、能力選擇或者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活動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學習。
以“冪函數”的教學為例,在這一章節內容的教學之前,教材安排了函數定義的章節,以便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相應知識。在函數定義的相關章節教學后,教師便能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定認知。以A班為例,這一班級學生中考數學成績普遍中等,結合函數課程的教學過程,教師可以認知到本班學生數學理解能力有限,并不足以高效進行自主學習活動。所以,在設計冪函數的教案時,教師便可以著重使用“問題導學”“合作探究”這兩種教學方法,即著重強調自己對學生的引導以及學生的合作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為學生設計一些較為簡單的自主研究問題,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如此,教師便可以基于學生的能力,設計并使用合理的教案,使自己的課堂不僅能擁有較高的效率,還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高中數學的教學銜接中,解決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是教師的重要教學工作內容。對學生而言,學習內容難度的提升會使他們遇到心理以及學習方法上的阻礙。而對教師而言,初高中教學內容的差異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會使學生不適應高中的數學課堂。所以,高中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時,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與學習方法,然后需要優化自己的教法。
參考文獻:
[1]劉福民.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問題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18).
[2]蔣菊萍.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問題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9(26).
[3]劉曉巍.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問題的研究與實踐[J].科普童話,2018(24).
[4]張永宏.關于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問題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8(33).
(責編?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