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珊
摘? 要:在新的時代,國家治理現代化是一次我們的黨在治國理政方面的的重大創新,它升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理念,同時也賦予思想政治教育全新的研究領域和科學內涵,以意識形態宣傳為重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保障黨和國家的事業順利開展提供了精神支撐。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兩者之間的高度關聯性和契合性,給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進行提供了可能,創造了條件,指引了方向,凝聚了力量。兩者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為不斷建設中國現代化而服務。
關鍵詞:國家治理;內在聯系;思想政治教育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被首次提出,其后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為了強調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意義,又提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要求。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國家治理的全過程,要厘清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更有效為國家現代化服務。
一、國家治理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創新與自我完善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含義也就是指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型城鎮化、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國家要采用現代的理念及方法,協助政府、企業、個人等多方力量,通過現代化、民主化、法制化手段共同管理國家事務,促進國家繁榮富強,保障人民和諧幸福的過程。治理體系現代化只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個方面,而另一方面要求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1]。這一理念所彰顯的現代化理念及其形成的制度,不僅是對過去傳統的國家管理理念的超越,也是對未來新時代國家治理提出全新的發展要求,是順應人民發展要求的,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堪稱中國的“第五個現代化”。不僅是有利于推進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又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凝聚主流意識。
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獨特的階級屬性和意識形態性
為了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時,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我們黨學習的主要理論知識,始終貫徹對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建設一直擺在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與建設的重要位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堅實的思想基礎,在社會大系統中具有獨特的階級屬性。通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探索,促使我國不斷向專業化、系統化、科學化、制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發展,并堅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武裝人民群眾,逐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提高黨員和人民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匯聚更強的國家凝聚力[2]。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黨就充分認識到以意識形態為宣傳重心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影響人的思想觀念,而且強調人的政治覺悟和價值觀念,引導著人民的思想與社會主流意識形態保持一致,同時也是促進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學校教育中,本著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應鼓勵學生認真學習,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養,以自身特有的實踐方式參與到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為國家與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由此可見,國家應該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積極參與到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各個方面及各個領域,加快促進國家現代化的進程。
三、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關聯
我國之所以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是因為思想建設已經深入滲透到國家的發展的各個領域及各個方面,既為國家進步提供強有力的驅動作用,又保證方向,能夠加速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實現進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生命線”
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生命線,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就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堅守政治立場、維護政治穩定、造就政治人才,使國家和黨沿著社會主義的方向發展[3]。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理念深入人心,促使每個人積極參與國家建設、廣泛凝聚人民團結一致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增強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助力實現國家現代化的發展。
(二)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一致
兩者都存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環境下,都深深扎根中國這片土地,兩者目的一致,相互契合,共同促進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從兩者共存的關系看,都是存在于國家現代化進程之中,都為建設社會主義,都為滿足人民的美好需求和根本利益;從兩者目的看,都致力于塑造全面發展的人,致力建設現代化強國,實現共產主義;從兩者相互支撐的角度看,彼此互惠互利、互融互通、共同進步[4]。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夯實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思想基礎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德治是我國治國的寶貴方法,通過思想的交流溝通、說服引導、傳遞并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從而保持社會成員的觀念一致性[5]。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廣泛的民眾支持與認同,目前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國家治理最需要著力解決的就是精神文化基礎,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擔負著精神文化建設及建立社會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責任,不斷獲得廣泛的社會認同、普遍的社會支持才能筑牢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礎。
(四)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協調共進
思想政治教育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夯實道德基礎,形成主流意識形態,凝聚國家力量,培養創新人才,先促進人的思想政治的教育現代化,進而通過將人思想的提升轉化為國家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6]。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我國優先發展的位置,不斷加強上層建筑建設,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國家政策落實到方方面面,并不斷自我完善,契合社會發展。實現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支撐、共同進步,滿足國家和人民的需求[7]。
結束語
總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生命線,能夠引導國家向正確的方向穩定發展,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國家治理現代化又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發展環境安全穩定的保證,在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在自我完善的同時,也能夠更好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提供服務。兩者之間既是有機統一,又是相互促進的,為增進人民福祉,從而實現共產主義崇高理想。
參考文獻:
[1]羅珍,蔣曉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實現機制探微[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5(02):145-149.
[2]葉方興.論思想政治教育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角色定位[J].思想理論教育,2021(02):18-23.
[3]陳宗章.國家治理現代化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設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1(01):32-37.
[4]吳宏政,王海龍.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國家治理功能[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11):124-128.
[5]趙繼偉.論思想政治教育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同一性關系[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9):19-23.
[6]鄧海龍,徐國亮.國家治理現代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理論意涵與提升路徑[J].思想教育研究,2020(04):96-100.
[7]楊威,董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與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J].思想理論教育,2020(02):19-25.